![](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a50af77aj00srnicf000zd000he00blm.jpg)
探寻真相是耐心的水磨工夫,不能逞一时之快的情绪上头。尤其是面对背景复杂、情节曲折的舆论热点事件,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撰文丨关不羽
近期,明星大S身故后,母子和大S家的纷纷扰扰引发了舆论关注。
从2010年俩人闪婚至今,双方可谓纠纷不断。闪婚生子、出轨疑云、婆媳关系、离婚风波、隐退复出、家庭重组……堪称内娱时间跨度最大、剧情最曲折复杂的明星爱情婚姻家庭伦理剧。
网友吃瓜评瓜的情绪消费,人之常情。入戏太深,却是大可不必。呼吁平台“替天行道”出手封禁,就成了情绪化的“被消费”。为了娱乐圈的狗血剧情,随意破坏既有社会运行规则,在我个人看来,实属不应该。
01
社交平台应该对舆情保持高度敏感,该出手时就出手。保持和公众的沟通、倾听公众的诉求,也是必要的。但是,公众也应该意识到,平台对舆论的干预是一种危机处置的紧急措施。
汪小菲母子和大S家的风波,没有危机,也不紧急。闹得再凶、舆论再热,也只是豪门家事。无论事态进程如何,最后以何种方式收场,都和公共利益没有多少关系。
他们更不是需要平台保护的“弱势群体”。两家都是娱乐圈名人,公关团队、法律团队武装到牙齿,人脉资源、资金资源丰富。需要平台出手保护吗?
所以,没有必要为此吃瓜上头。保护欲过剩的情绪化,若无意中成了绑架舆论,那就非常不智。
应该注意到,两家不仅是争“气”,还是争“财”。这场纷争不涉及公共利益,却涉及到巨额遗产归属。一般的家庭矛盾都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不用说上亿家产的高端局了。双方铆足了劲,手段尽出,披露了大量外人难辨真假的“内情”。平台有“青天断案”的能力吗?
这种公关高手“神仙打架”的高端局,网络声音的倾向未必“公道自在人心”,司法程序才是正解。
这两家又不是打不起官司。平台上你来我往、刀光剑影的口水仗不过是司法程序的预热。谁造谣、谁诽谤,谁侵犯了谁的名誉权,最终结果还得在法庭上见分晓。
对于这些纷争和网友呼吁,平台有时候也会感到为难。不介入会被部分网友骂不作为,介入了又可能被指责干预舆论。
实际上,平台站位靠后,才能给司法程序留出足够的空间。平台贸然干预,不仅存在情绪绑架舆论的直接风险,还存在情绪绑架司法的间接风险。如果平台“从民之请”封禁一方,一边倒的舆论压力可能导向司法程序,反而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
02
同样的舆论热点事件,网友和平台的立场不同,决策难度大相径庭。站在平台的角度,处理这种“家务事”形成的热点,技术难度很高、风险很大。
涉及巨额财产归属的敏感问题,网友是旁观的吃瓜群众,置身事外吃瓜、无所顾忌地公开站队,都不成问题。可是,平台不是旁观者,而是运营舆论空间的供应商,争议双方都是用户。平台的站位对用户利益举足轻重,何况这次影响的还不仅是流量收入,更是上亿家产的归属。所以,平台干预必须以查明真相为前提。
可是,这种高端局的“真相”哪是那么容易查明的?娱乐圈的大咖,哪个不是浑身心眼子?哪家不是公关能力拉满?剧情反转、舆论转向的戏码比比皆是。要求平台做出是非曲直的终极判断,是强人所难了。
因此,理论上讲,平台对这类事件的干预,只有在舆情发酵前就介入处置“掐火苗”。等闹得沸沸扬扬后再来“灭火”就晚了。“火”未必能灭掉,平台的中立性难免会被质疑。“大快人心”的欢呼,压不住“吹黑哨”的腹诽。平台的品牌形象就这么无端端地损失了,汪小菲母子、大S家可不会为平台埋单,网友也不会。
可是,见“火苗”就掐,把平台经营成无瓜可吃的岁月静好,是网友想要的风景吗?娱乐八卦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网友有情绪消费的需求。情绪压力总要有个宣泄出口,无法回避。
只不过,情绪消费也得理性消费,不能过头。嫉恶如仇,过头了就成了暴戾易怒。共情同情,过头了就成了吃瓜的命、操明星大腕的心。失控的情绪泛滥,为了一时的“出气”,绑架舆论、裹挟平台,只会造成舆论环境的恶化。
同样,平台面对舆论纷争,也不必急于下场干预,特别是在事实不清、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更要守住中立立场,谨慎使用封杀大权,以免被舆论绑架。
03
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尊重规则为底线。舆论场上的争议很多,平台不应是“终极裁判”。
平台应该重视网友的意见,网友也要理解平台的角色定位。平台是规则之下的运营者,而不是“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代替不了司法,不能任意剥夺用户的发言权。
平台对舆论的主动介入和干预,必须是规则之下的可控行为。平台的干预权不可滥用,既不能用来讨好用户,也不能用来损害用户的利益。
舆论是复杂的,人心更是复杂的。光影交错的现实,“真相”并非唾手可得,往往需要多元多视角反复观察和比较才能初窥其貌。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时间的冲刷,才能真相大白。岂能轻言?对网友、对平台,都是如此。
所以,探寻真相是耐心的水磨工夫,不能逞一时之快的情绪上头。尤其是面对背景复杂、情节曲折的舆论热点事件,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网友应该鼓励平台严格遵守规则的谨慎行事,当好维护正常舆论环境的守门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