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分析师王向博
2024年,受养殖规模下降饲料需求不振、进口粮源较多替代国内玉米需求、小麦价格下跌形成顶部压制、国内玉米产量再创新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持续弱势运行。全国玉米均价以2500元/吨开局、以2090元/吨收尾,全年跌幅16.4%,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益下降。2025年,预计在进口严控、政策托底、消费好转的大背景下,玉米供需有望逐步回到“紧平衡”状态,多重支撑下,2025年玉米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价格疲软进口下降
2024年,受养殖规模下降饲料需求不振、进口粮源较多顶替国内玉米需求、小麦价格下跌形成顶部压制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持续弱势运行。2024年全国玉米均价以2500元/吨开局,上半年在中储粮增储的托举下,全国玉米均价在2400元/吨附近徘徊;进入下半年,华北地区小麦开始大面积上市,小麦全面增产且价格下跌,其2500元/吨左右的开秤价格对玉米形成直接冲击,持续压制玉米价格下跌。虽然东北地区2024年玉米生产遭受不利天气影响,但对全国局面影响有限,至年底全国玉米均价跌至2090元/吨,全年跌幅16.4%。至年底,玉米价格相对较低的黑龙江地区,深加工企业挂出1850元/吨左右的收购价格。
2024年我国进口玉米1364万吨,较2023年下降49.7%;进口大麦1424万吨,同比增加25.8%;进口小麦1118万吨,同比减少7.6%;进口高粱866万吨,同比增长66%。玉米、小麦、大麦、高粱总进口量4772万吨,同比下降14.42%。
同时市场主体信息显示,各保税区玉米粉类产品生产和原料进口也受到较大限制,因此2024年进口方面压力较2023年已经大幅减轻,但整体进口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由于目前国内玉米价格较低,预计2025年依然会严控进口,新年度进口压力有望进一步下降。
产量增加收益下滑
主产区克服不利天气影响最终实现丰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474.07万公顷,同比增加1.18%;总产量为2.949亿吨,上年为2.888亿吨,增加607.5万吨,增幅为2.1%;单产6591.7公斤/公顷,同比提高0.91%。
据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信息,2024年沈阳市玉米单产较上年大幅减少,总成本基本稳定,收购价格低于上一年度,收益同比大幅下滑。
种植成本基本稳定。当地玉米每亩总成本为1276.38元,较2023年增加7.32元,增幅为0.58%。其中生产成本略降、土地成本略升,变化幅度均不大,土地成本2024年为488.09元/亩,生产成本为788.29元/亩(其中物资与服务费用470.57元,人工成本为317.72元)。种植收益大幅下降。根据样本测算,当地2024年玉米平均亩产为426.04公斤(14%标准水分),相比2023年575.82公斤降低26.01%。
按照报告时间节点(10月上旬)每50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111.08元(同比下跌14.29%)计算,每亩产值预计985.49元,减去种植成本后,每亩净利润为-290.89元,比2023年的262.51元减少553.40元。如果按照2024年底沈阳地区1元/斤的价格核算,亏损更加严重。
虽然沈阳地区2024年出现灾情,玉米产量、质量双双下降,但即使按照2023年相对较好的575.82公斤亩产计算,产值也仅达到1279元/亩,仅与1276.38元/亩的种植成本持平。而吉林、黑龙江虽然受灾程度相对辽宁较轻,但其玉米价格更低。辽宁沈阳的收益模型,反映出整体东北玉米种植收益已经普遍下降,不少地区陷入亏损。
预计2025年增产幅度可能收窄。在种植收益不理想的情况下,预计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在我国继续大力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背景下,年度玉米生产预计在单产提升的支持下,出现一定程度增产,但幅度可能不如2024年。
另外需要注意,2024年我国又有2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经转基因技术培育的玉米品种往往具备更好的抗病、抗虫、耐旱特性,能够实现产量提升。当前我国已经将“提单产”作为保障未来粮食安全的核心途径之一,放松相关技术政策限制存在可能,转基因技术助力我国玉米单产进一步提升值得期待。
两次增储支撑市场
2024年上半年,中储粮持续在东北进行2023年产玉米增储,市场主体预估增储总量在1000万~1500万吨。下半年,中储粮继续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2024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据统计,累计布设玉米收购库点超过500个,持续发挥政策性收购的稳预期、稳市场、稳价格作用。同时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2024年秋粮21092万吨,收购进度总体快于上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估2024年粮食收购量将达到4.2亿吨左右,连续两年稳定在4亿吨以上。预计2025年相关政策仍会持续,政策的托底作用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不过在底部强支撑的背景下,2025年玉米仍面临着进口玉米库存拍卖和已经存放时间较长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的压力,市场主体预估二者合计可能达到2000万吨量级以上,具体投放方式、价格、时机会对玉米价格造成较大影响,需要持续保持关注。
深加工盈利大幅改善
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深加工产品性价比快速提升,全国玉米均价下跌约16.5%,而玉米淀粉价格仅下跌13%,加工利润持续好转,多数地区淀粉加工理论利润在10~200元/吨之间浮动,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平均在60%~65%,高出上年5~10个百分点,市场主体预估年度玉米淀粉产量较上一年度增长10%~15%,企业玉米采购积极性相对较高。2024年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每日剩余车数全年累计有25.5万辆次,较2023年的19万辆次大幅提升,也印证了深加工企业消耗增长。
考虑到当前玉米供应充足,整体价格重心仍会处在相对低位,2025年玉米深加工利润有望持续,企业采购积极性仍会维持较高水平,年度玉米消耗有望继续攀升。预计2024/2025年度玉米深加工消费增量可能达到400万吨,总消费量上升至8800万吨。
生猪养殖利润向好
2024年饲料养殖产品价格下降、养殖存栏下降、饲料产量下降利空玉米价格。
饲料产量整体下滑。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合计2.81亿吨,同比下滑2.54%。
生猪出栏有所下降,牛羊禽生产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663万吨,比上年增加22万吨,增长0.2%。其中全国生猪出栏70256万头,比上年减少2406万头,下降3.3%;猪肉产量5706万吨,减少88万吨,下降1.5%;家禽出栏173.4亿只,比上年增加5.1亿只,增长3.1%;禽肉产量2660万吨,增加97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3588万吨,增加25万吨,增长0.7%;肉牛出栏5099万头,比上年增加75万头,增长1.5%;牛肉产量779万吨,增加26万吨,增长3.5%。
养殖规模集体下滑。全国生猪存栏42743万头,比上年末减少679万头,下降1.6%;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减少64万头,下降1.6%;全国牛存栏10047万头,比上年末减少462万头,下降4.4%;全国羊存栏30049万只,比上年末减少2183万只,下降6.8%;全国家禽存栏64.8亿只,比上年末减少3.0亿只,下降4.5%。
2024年养殖利润向好,2025年整体养殖规模有望回升。饲料养殖端玉米消费的绝对核心是生猪养殖、肉鸡和蛋鸡养殖。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整体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200元,在利润刺激之下,2024年整体生猪养殖规模处在缓慢回升的态势,考虑到生猪养殖固有周期,2025年生猪存栏和出栏预计好于2024年;蛋鸡方面,2024年一直保持较好盈利,且下半年盈利进一步提升,2025年养殖规模有望扩大;肉鸡方面,虽然2024年下半年略微亏损,但整体亏损幅度不大,规模有望维持稳定。生猪养殖、蛋鸡养殖规模回升,肉鸡养殖规模稳定,因此预计2025玉米饲料消费会出现一定增长。
综合分析认为,2024/2025年度饲料用玉米消费稳定略增400万吨,总消费量有望达到1.95亿吨。再综合考虑相对稳定的食用消费、种用消费和损耗量,结合前面分析的深加工消费量,年度总体消费增量大概率超过供应增量。
2025年价格或触底回升
供应端,生产小幅增长,进口显著下降,政策库存压力虽大但投放存在变数,总体供应压力较2024年更为可控;需求端,饲料养殖恢复性增长,玉米深加工保持增长,整体需求增幅有望大于供应;政策端,政策支持力度有望保持强势,支撑种粮收益改善;市场端,玉米有望逐步回到“供需紧平衡”格局之中,2025年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全文刊登于2025年2月8日粮油市场报B03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