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梁思成出车祸住院,一个月内做了5次手术。 林徽因前去探望,看到梁思成出了一身汗,便找来湿毛巾,轻轻帮他擦拭身子。 这时,梁思成母亲突然闯进来,夺过毛巾,随后一句话让林徽因差点掉泪。 林徽因知道,梁母十分讨厌她这个未来儿媳。 可林徽因不明白,自己难道不配吗? 事实上,她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当时人人都夸她是才女。

林徽因是名门闺秀,16岁便跟随父亲游历欧洲。 游历期间,父亲经常带着她拜访各大学者,参观各大建筑,不遗余力地增长她的见识。 如此一来,林徽因便成长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进步女性,才华横溢且落落大方。 有一段话是这么形容她的: “林徽因向来是一个群体的中心,不管是远远向往着的群众,还是登堂入室加入她的沙龙的客人,旁人得到的画像,总是一群男人如壁灯一样地抬头仰望她……” 可见林徽因是多么优秀,追求她的男子多如过江之鲫。 这本该是林徽因的优点,可在李蕙仙看来,却成了“爱出风头”,是女子的羞耻。 因为李蕙仙的择媳标准,还停留在传统那一套。这跟李蕙仙的出生有很大关系。 1869年,李蕙仙出生于北京的官宦之家,从小循规蹈矩,接受传统家学。 23岁那年,她在堂哥的撮合下,嫁给19岁的梁启超。 李蕙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对丈夫言听计从,对公婆尽心伺奉,毫无半点怨言。

尽管在梁启超的影响下,她努力学习新学,但在挑选儿媳上,却仍坚持传统做派。 李蕙仙认为,好儿媳就该像她一样贤惠低调,懂得避嫌,尽量减少跟其他男子接触。 而林徽因恰恰相反,她的追求者越多,李蕙仙就越讨厌她。 其中,最让李蕙仙介怀的,便是林徽因和徐志摩那段亦真亦假的“康桥之恋”。 当年在英国的康桥边上,16岁的林徽因和23岁的徐志摩相遇了。 徐志摩早有妻儿,却仍被林徽因深深吸引,陷入情网。 林徽因不会也不允许自己破坏别人的家庭,于是转身离开。 即使后来徐志摩离了婚,对她苦苦追求,她也始终不为所动。 跟梁思成在一起之后,林徽因仍和徐志摩保持朋友关系,一起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她内心坦荡,不会刻意避嫌,也因此流言一再出现。 在李蕙仙眼中,林徽因更是背负了沉重的骂名:用情不专、破坏别人家庭……

林徽因觉得很无奈,常常一个不小心,就触犯了梁母的禁忌。 1923年,梁思成出车祸住院,林徽因一有空就去探望他。 有一天,梁思成出了一身汗,伤口还没痊愈,他没法自己擦洗。 林徽因见状,便找来一条毛巾,自然而然地帮他擦拭身子。 当时他们已经确定恋爱关系,这样的举动本来无伤大雅。 然而李蕙仙看到后,瞬间大怒,夺过林徽因手中的毛巾,训斥道:“未出阁的姑娘,岂可如此!” 林徽因敢怒不敢言,因为她知道,梁母已经身患重病。知书达理的她,怎么也不会跟一位重病的长辈争吵。 1924年,梁思成出院后,梁林二人在梁启超的支持下,双双出国深造。 在事态陷入僵局的时候,躲避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在国外,没有了梁母的压力,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日子变得简单而甜蜜。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消息传来,李蕙仙病危。 而且,病榻上的李蕙仙再次强调,不让林徽因当她的儿媳。 面对行将离去的长辈,林徽因不敢抱怨;面对悲痛中的梁思成,她亦不忍打扰。 她满腔的委屈,却无处诉说,终于病倒了。 林徽因连日高烧,卧床不起,梁思成衣不解带细心照顾。 梁思成何曾不明白林徽因的委屈,他安慰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和你在一起! 林徽因曾经提出分手,可最终还是被梁思成的不离不弃感动了,决定继续在一起。

1924年9月,李蕙仙病逝,林徽因陪伴梁思成度过那段难熬的岁月。 4年后,他们举行了婚礼。 此后长达27年的婚姻生活,让林徽因很庆幸,当初没有因为梁母的反对而放弃梁思成。 生活上,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养育一对儿女;工作上,他们相互协作,一起设计国徽,一起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贡献。 战乱时期,他们还一起经历磨难,扛过贫穷、疾病、死亡威胁…… 一对夫妇好友曾评价道:“他们(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是最完美的结合,两个人合为一体,比各自分散所得成果要大得多,他们是一种罕有的、奇迹般地结合。” 人世间最美好的婚姻,莫过于此吧!

李蕙仙不喜欢林徽因,是出于偏见。 而当一个人怀有偏见的时候,恐怕对方连呼吸都是错的。 林徽因太优秀是错的,被徐志摩喜欢是错的,照顾梁思成也是错的…… 然而,后来梁林夫妇的幸福婚姻,证明了李蕙仙才是错的。 可见,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宽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不会那么累,幸福感也会更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