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买房最怕啥?

县城地产狂人,终成一地鸡毛。

不是降价,是楼盖到一半开发商先躺了。

县城地产狂人,终成一地鸡毛。

2024年6月,老同学老周在群里甩出一张法院截图:陆哥名下最后两栋楼被查封,起拍价还不够把电梯装完。

我盯着那串数字,脑子里蹦出一句话——“陆哥”这俩字,在咱们县已经等于“坑”。

三年前,他西装笔挺站在售楼处门口,拍着我肩膀说,兄弟,内部价给你留一套,转手就赚二十万。

我信了,我舅信了,连在济南打工的老同学都回来掏了定金。

后来楼停了,陆哥的手机也停了,只剩一群买房人天天在抖音直播间里刷屏:今天复工了吗?

没人敢回答。

陆哥的钱怎么没的?

简单。

银行先抽贷,民间借贷跟着挤兑,工程款一拖再拖,材料商把塔吊拆了抵债。

最惨的是给他垫了300万电梯款的老周,俩人小学同桌,现在见面跟仇人一样。

老周跑去政府上访,工作人员摊手:项目封了,账上没钱,先排队。

老周转头去修老旧小区电梯,回款周期18个月,他说就当慢性回血,总比血本无归强。

有人骂陆哥黑心,我倒觉得他是被“县城速度”反噬。

过去十年,谁胆子大谁发财,拍地、抵押、预售、再拍地,左脚踩右脚就能上天。

陆哥把这套玩到极限,结果政策一收紧,左脚踩空,整个人拍在地上。

法院算过,他账面上还有几栋没卖完的房,可价格跌去四成,真卖掉连利息都盖不住。

30%的资产覆盖率,听着像医生宣布“截肢吧,保不住了”。

更绝望的是,县里跟他同节奏的开发商还有仨,排着队暴雷。

政府弄了个“白名单”,上榜的国企、央企才能拿地,陆哥们直接被踢出局。

以前饭局上他吹“有人脉”,现在人脉群把他踢了,怕截图外流。

县城不大,走两步就能碰见受害者,大家默契不提房子,只问孩子成绩,假装没被套。

有人提议“国企接盘”,县领导摇头:容积率超标,改保障房都不合格。

一句话,这楼只能继续烂,像骨头卡喉咙,吐不出咽不下。

购房者最现实的动作就是冲进二手房市场,只买看得见摸得着的砖,期房送都不要。

数据也直白:去年期房还能卖八成,今年直接砍到三成,买房人学精了,不见兔子不撒鹰。

陆哥本人?

听说躲在海南小旅馆,天天研究破产重整文书,头发白了一半。

他老婆在超市收银,儿子私立转公立,学费都靠亲戚接济。

最讽刺的是,当年他花两万块请人写的“XX集团辉煌之路”宣传册,如今被金融监管科拿去当反面教材,封面还印着那句口号——“与城市共成长”。

老师指着投影对学员说:记住,这就是高杠杆的终点。

台下坐着的,一半是银行新人,一半是城投小兵,笔记刷刷响,没人抬头。

我晚上路过那块工地,围挡广告还没撕,灯坏了,剩半张陆哥的大脸悬在空中,笑得比哭都难看。

风一吹,画布啪嗒啪嗒,像有人在黑夜里鼓掌,给这场闹剧收尾。

县城的玩法已经换了,慢周转、现房、白名单,一条比一条硬。

陆哥们没赶上刹车,直接冲下悬崖,连回声都没有。

所以别再问“陆哥什么时候翻身”,他翻不了,他成了时代换轨时那颗被甩出去的螺丝钉。

买房也是,谁还幻想一夜暴富,就看看那块黑灯瞎火的烂尾楼,然后摸摸自己口袋——现金在,睡觉才踏实。

县城地产狂人,终成一地鸡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