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剧情太诙谐幽默了!且不说静敏追思会上孙宝琴的手机突然奏响了《好日子》,光张国立饰演的沈卓然这个角色,就能让大家笑得肚子疼了。

道貌岸然的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卓然,妻子静敏患肺癌去世后,在追思会上,别看他强装悲痛,但眼里却没有一滴眼泪,眼神中更没有一点悲伤。

送走静敏后,沈卓然除了整天躺在躺椅上,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继续假装深情外,其他什么也不干,吃饭都是儿媳妇刘丽娜伺候。
后来,沈卓然在老苟的撺掇下,能活动了,当他在学院的中秋节诗会上,声泪俱下地朗诵《墓碑》时,我还以为他会继续演下去呢。

为什么说沈卓然是假装深情呢?
很简单,都70岁的人,住了一次院,就光速喜欢上了护士长连亦怜,并且出院后就立刻同居了。

连亦怜的年龄比沈卓然小20多岁,和刘丽娜差不多,因为有沈老爷子的宠爱,刘丽娜还得喊连亦怜姨。
饰演刘丽娜的梅婷和饰演连亦怜的杨童舒,都是1975年的,她们俩同岁。

沈卓然和连亦怜光速同居,儿子沈青和儿媳妇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没有多说多做什么。按照刘丽娜母亲孙宝琴的说法,能治沈卓然的,只有沈家大小姐沈黛了。

从孙宝琴的朋友圈知道父亲同居的事情后,沈黛从美国回来,对连亦怜那是一个横挑鼻子竖挑眼,搞得家里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连亦怜这边,在沈黛面前,低三下四、小心翼翼地像个小媳妇,变着法儿去讨好这个黑脸大小姐。
人有所求,心怀鬼胎,就必然不能理直气壮。

连亦怜对沈卓然,可不仅仅是个感情问题,她是有其他想法的,包括沈卓然过万的退休金,以及他住的大房子。
老年人丧偶后,追求一段新感情,找一个新老伴,其实非常正常。只要双方都是从感情而不是从物质出发,都是真心的,对逝者也保持尊重的话,儿女们也没有必要去抵触和阻拦,即使在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
毕竟,儿女们都希望父母一方,对另一方绝对忠诚和从一而终。

问题是,沈卓然和连亦怜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就算都是过来人,也不能这样吧。
还有,沈卓然家里墙壁上挂着静敏的遗像,房子也是他和静敏共同的,家里全是静敏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全是沈黛对母亲的记忆和怀念。
连亦怜就这样住进来,并且自己带了四件套,上门就要改天换地,和沈卓然当天就睡在了静敏和沈卓然的床上,这的确有些不合适。

沈卓然嘴上天天对静敏念念不忘,身体却很诚实,这不就是典型的伪君子和假痴情吗。沈卓然是伪君子,连亦怜就是没边界,她的行为,和小三强行上位,其实没有太多区别,即使静敏已经不在了。
对于沈卓然和连亦怜的行为,沈黛不能接受,相信绝大部分观众,也不能接受。静敏人虽已去,但对她,应该保持最起码的尊重。
在连亦怜的事情上,这一波,我选择支持沈黛。

沈卓然想和连亦怜同居,最好重新花自己的钱去另外买一个房子,或出去租一个房子,让连亦怜去照顾他好了。
假如连亦怜懂得尊重静敏和沈黛的话,估计沈黛的反应也不会这么强烈。

还有,刘丽娜既要买菜、做饭、洗衣服,又要接送儿子沈多乐上下学,还要伺候自己身体倍棒的老公公,她该多么辛苦啊。
儿媳妇又不是沈家花钱雇佣的仆人,刘丽娜凭什么。不得不说,她这个儿媳妇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静敏走了,沈卓然心里空虚,由空虚又产生了更强烈的孤独感,这才是连亦怜光速填补真空的真正原因。
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是治疗空虚最好的良药,沈卓然有时间去装悲痛,由时间去听《梁祝》自怜自哀,他怎么不帮助儿媳妇去干活呢。中文系教授,难道除了去写些所谓的诗词外,就不能干点实在具体的吗?

沈黛以前遇到过渣男,在感情上受到过挫折,也就是这样,她才更怀念自己的母亲。不管怎么样,母亲永远是女儿的港湾,哪怕只是活在女儿的回忆里。

从《》剧情梗概和人物关系图来看,连亦怜后面果然因为房产问题,离开了沈卓然。

不过,沈卓然可没有闲着,激情的大门重新开启后,他后面又找了女科学家聂娟娟(严晓频饰演),工会主任吕原(丁嘉丽饰演),酷似静敏的乐水珊(邬君梅饰演)。

聂娟娟后来因为癌症复发不辞而别;吕原因为太强势,而使沈卓然心理倍受折磨;至于乐水珊,因为张丰毅饰演的李黑豹,和沈卓然展开了雄竞,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中老年婚姻,尤其是老年丧偶后的婚姻问题,比年轻人的婚姻,还要复杂。这个课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讨论,才有可能找到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

但是,不管什么方案,诚和敬,应该是最起码的,而敬首先要尊重逝者留下的东西,尊重逝者原来的空间,毕竟,他们曾经来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