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中国海军辽宁舰编队在西太平洋完成了一次任务,对方是美国庞大的航母打击群,面对强敌,055型导弹驱逐舰冲锋在前。一艘055就和美舰群周旋了二十多天,这种场面之前就是想也不敢想!中国海军以全新的姿态展示在世界面前。咄咄逼人的气势、紧锣密鼓的展示,让人想起一句话,别以为中国还停留在以前那个阶段。到底是怎么走到这步的?中国海军的进步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但说到中国海军,每次都得提到一批撑起海军脊梁的人。有个名字,绕不开——张定发。这个第六任海军司令员,他到最后一刻都在海军的战位上。没多少人知道他的故事,但那些年中国海军每一次突围、每一次技术跨越,都留有他的影子。仔细梳理他的履历,会发现,他就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缩影!
先看张定发的“起点”,1943年生,上海浦东的小伙,家庭很一般,倒也朴实。他是被保送进的军校,那时候同龄人都是迷迷糊糊,但他被直接挑进了新设立的海军潜艇学校,能进这里绝非侥幸。其实我国50年代开始就考虑干大事——自主搞核潜艇。那年头,既没经验,也没现成模板,所有人都是硬着头皮上,张定发跟其他人不同,他在学校里出类拔萃,理论和实操都不落下,连续两次拿下“五好学员”,表现堪称完美。
学业完成后,他参加首批核潜艇队伍建设,在岗位上摸爬滚打,从鱼雷长干到参谋,一步一步来。有人说起中国核潜艇初创期的苦,绝对不是唬人:没有像样的设备环境,训练全靠自己设计、自学、摸索,出错了只能重来。其实张定发也是边练边想办法,慢慢积累经验。1971年起,他就成了潜艇副艇长、艇长,挑大梁,领着人训练,带队远航,路上风浪不小,但成绩全优。他底子好,这样的成绩自然容易被上面看中。
到80年代,他带着一批年轻干部进了海军学院深造。新理论、新战法都得学,学成后又去带某潜艇支队,负责任务也比先前大了。搞训练,他喜欢琢磨实用的新方法,经常搞出些“奇招”,效果确实出来了。那几年,海军在实战演练上推行创新,他是先行者。很快又调去北海舰队,再到青岛基地。角色变了,经验却越来越足,尤其组织实战进攻——直接把导弹打出“八发八中”,消息传开,全军都服气。
1990年代是中国海军初步转型的关键阶段。这时,张定发进入舰队高层,先后干过北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之后还兼济南军区副司令。他把实战化训练抬到新高度,改革各项军训规定,推进了“全系统、全功能训练”。老部队出身的人,骨子里就有种不服输的劲,他抓细节很严,常常自己下部队,哪儿不对就立刻纠正;有时遇到棘手问题,拉着人直接搞讨论,不拖泥带水。有同事回忆,他说话直,有时候甚至冲得要命,这种人说到底,海军正需要。
他对海军建设的布局,远不止训练。比如搞科技练兵,组织战役演习,早就意识到设备、人才、后勤三方面必须一条线走,不发展科技强军,光靠人蛮干迟早落后。有的时候他很挑剔,有的人不服气,后来发现他就这性格,容不得松懈。
2000年,他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再往上,2002年成了军事科学院院长,跨度不小。这时候,正值中国军队全面现代化浪潮。张定发没拖泥带水,一上任就设定工作思路:以军事科研创新为核心。研究军事基础理论、培养科研队伍、升级科研硬件。他有个小细节,经常自己跑实验一线,工厂、研究室、训练场到处转,搞得底下人跟着他跑,有人说张院长真是有点难缠!
照理说,能当上军科院院长,以他的资历,就算稳定坐两年也没问题。但是2003年的一次重大人事调整,把他推回海军司令的位置。这个任命多少有人觉得突然,当时的前任司令班子是被集体免职的。仔细查查,原来是跟北海舰队316潜艇那场事故有关。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在,张定发临危受命,没得选,顶上了。
当上海军司令员,张定发没有什么“适应期”,直接接手改革大局。他重新梳理了训练主题,从正规化到战备演习,样样细致入微,尤其重视科目设置——比如使命课题训练、实战对抗训练都被反复斟酌。那些年,海军连续展开了几次极大影响力的联合军演。中俄联演、首次参加多国反恐演习,都是新鲜事。大家现在觉得理所当然,但放在当时,绝对是破局之举。这种决断力其实算不上他个人的“风格”,更像是一种时代即将转折时的必然。
海军的顶层设计、后勤保障、兵员动员,他都自己操心,忙得不可开交,也不计较个人得失。毋庸讳言,这个阶段中国海权思路调整很快,许多方案不一定都合他的心意,他有时也犹豫——比如现代化装备采购,到底多快推进,优先什么型号,他自己也没百分百把握。
有人觉得他太重视理论,忽视了基层实践。可再翻细节,他每次下部队,必定一头扎进一线,装备有问题跟岗位工对话,训法改革直接找操作者现场“对嘴”。他和科研人员说话特别直接,常常不带客套话,喜欢当场发问,弄得现场气氛紧张。有时候事情没个头绪,张定发干脆一句话丢出去:“笨办法也得试,活干出来就得了!”这种做法其实也有弊端,特别容易出现局部跟整体脱节。但对于那个阶段的中国海军来说,或许只有这么一步步熬出来。
2004年,张定发晋升上将。那会儿他已经病得不轻了,但没人能说他懈怠,身边人都记得他带病坚持。单位安排体检,他有时根本不理会,一来就说,我不走,这事非我不可。有人说这是责任心,也有人说根本是拖累,万一哪天突然倒下了怎么办?可最后的事实,谁又能说对错呢。
2006年1月,张定发突发重病,住进医院,事情到这里彻底变了。他身体早就吃不消,替班的安排在所难免。当年夏天,他不得不交出指挥棒。年底,张定发病重去世,63岁,瞬间就没了。他的葬礼低调,却有不少高层出现。
他的一生,苦、累、争议、争强好胜,样样不少,海军这些年一系列“新成绩”,说到底没多少人能单独完成。如果说他什么都亲抓亲管,有点夸张;其实他有时反倒会信任别人,给下级非常大主导权。可他又确实盯得紧、操心细。怎么说都对,也怎么说都不完全贴切。
中国海军今天有了崭新一面,是那些年许多前辈一鼓作气,硬生生闯出来的。张定发只是其中极其突出的一员,好像他既是符号,又不是。
后人不能忽略任何一位“无名者”的付出,每一处转折都隐含着一群人的摸索与牺牲。中国海军的身影已在蔚蓝之上,许多故事还在继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