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国明确了技术引进模式,从以往的整套设备引进转向技术引进,以开放国内市场为条件,换取当时短缺的技术,由此开启了中外合资的热潮,汽车产业也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寻求发展机遇。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

中国汽车工业代表团在考察多个国家后,最终选择了愿意提供技术的德国大众。1984年10月10日,上海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合资合同,上海大众正式成立。

初期,上海大众以CKD方式组装桑塔纳,一辆桑塔纳包含5200多个零件,这对当时的工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

当时设定的目标是,到第七年实现90%的国产化率,可即便像方向盘这样看似简单的部件,我国的技术指标仅有4个,而德国的技术指标多达104个,足见国产化之路的艰难,上海大众的成立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大众并未满足于上海大众这一个合作伙伴。在上海大众成立几年后,大众将目光投向了一汽。当时一汽正与克莱斯勒洽谈合作,原本已谈妥引进克莱斯勒的发动机,因对方报价较低,进展颇为顺利。

但在整车生产线方面,克莱斯勒却突然抬高价格,这让一汽陷入困境。就在此时,大众集团CEO哈恩主动造访一汽,提出可以提供奥迪100的技术,一汽随即决定与大众合作。

1991年2月,一汽大众成立,南北大众的格局就此形成。四年后,奥迪以10%的股比加入一汽大众,开始负责生产奥迪系列产品。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

南北大众的竞争自此展开。

1996年,大众将第五代帕萨特的国产权交给上海大众,助力其在中高端轿车市场打开局面。上海大众的帕萨特上市后销量可观,但随着时间推移,第五代帕萨特逐渐进入产品末期,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

2003年上海大众销量达到40万辆,到2005年却不足30万辆。此时,第六代帕萨特的国产权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鉴于一汽大众奥迪的销量持续攀升,大众将第六代帕萨特的国产权交给了一汽大众,也就是后来的迈腾。

上海大众则对老款帕萨特进行改进,推出了帕萨特领域,直到2011年,上海大众才用上与迈腾相同的平台,双方的差距得以缩小。

为平衡南北大众的利益,大众让上海大众引入了斯柯达品牌。斯柯达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2012年销量达到23.5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后来,大众为实现2018年400万辆的销量目标,计划引入廉价品牌。2012年曾引入西雅特进行市场试水,不过反响并不理想。2015年,大众确认与一汽大众合作打造廉价车,即捷达品牌,与上海大众的斯柯达形成对位竞争。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

然而,一汽大众手握奥迪这一高端品牌,始终是上海大众心中的遗憾。上海大众一直在努力填补高端车领域的空白。2011年,大众和上汽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将引进全新平台,开发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C级高端轿车。

此后,上汽将名字从上海大众改为上汽大众,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2016年,基于MLB纵置发动机平台打造的上汽大众辉昂正式面世,圆了上汽大众的高端车梦。

同年,上汽和大众集团正式宣布引进奥迪品牌,即上汽奥迪即将到来,这一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其是直接受到影响的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他们纷纷表达反对,要求奥迪终止与上汽的合作。

经过半年的谈判,上汽、一汽和奥迪达成三方协议,约定上汽奥迪的产品需等到2022年1月才能开始销售,同时各方努力确保2022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90万辆。后续经过三年多的谈判,三方共同宣布,上汽奥迪的产品将由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

作为平衡,2020年10月,一汽和奥迪签署了奥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宣布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该项目涉及奥迪和保时捷共同研发的PPE纯电平台,且该平台仅限一汽使用。

2024年11月,奥迪发布新品牌,该品牌与上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联系紧密,将在高端新能源领域展开合作。

多年来,南北大众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虽有摩擦,但也在逐步平衡双方利益。双方在产品族谱和品牌对位上逐渐统一,竞争促使双方增强协同效应,降低成本。

大众凭借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获得了丰厚的营收和利润,这既得益于大众的战略眼光,更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勤劳付出,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汽车产业等诸多领域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