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带头不跪不退,日韩接连拆美国台,可这些都没挡住印度“一跪到底”。

环球网消息,外交部一部短片《不跪》向世界亮明立场:对于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不跪也不退。

视频这视频把美日《广场协议》和法国阿尔斯通被肢解两个血淋淋的案例摔在桌面上:跪下去容易,想再站起来?门都没有。

先看日本这个反面案例。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爆炸,贸易逆差像雪球越滚越大,和今天的情况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年日本半导体、汽车产业把美国打得找不着北,结果美国抡起《广场协议》这把钝刀子,逼着日元三年升值86%,出口企业利润直接被砍掉半条命。

更损的是301调查连环套,十五年里盯着东芝、丰田这些龙头往死里整,最后逼得日本签下《半导体协定》自断经脉。

这就是软骨病的代价,跪着求来的"美日同盟"里,日本永远是个提包小弟。

法国人栽的跟头更窝囊。阿尔斯通当年握着全球顶尖的核电技术,美国司法部直接跨境抓人,把高管皮耶鲁齐往监狱一扔就是五年。

媒体人谈外交部发布《不跪》视频

马克龙当时作为经济部长非但不护犊子,反而帮着美国通用电气砍价,最后用130亿美元就把法国工业明珠四分之三的业务贱卖了。

现在法国电力公司修核电站得看通用脸色,马克龙当年在交易文件上签的字,如今都变成扎向法国自主的刀子。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美国试图复制当年对付日本和法国的成功经验。特朗普政府要求中国作出"实质性让步"的表态,本质上是要中国重蹈日本和法国的覆辙。

但中国显然已经看透了这套把戏。王毅外长在金砖会议上的表态掷地有声:一味退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

美国看清楚,中国不是80年代的日本,我们制造业占GDP比重27%,比日本当年高出一截;也不是2014年的法国,华为高管在加拿大被捕后,中国反手就扣押两名加拿大人。

现在全球都在盯着中美这场关税拉锯战。特朗普原计划用关税大棒各个击破,没想到中国第一时间对等反制,搞得欧盟马上跟进报复措施,逼得美国不得不暂缓对欧征税。

中国扛住第一波冲击后,巴西、南非这些金砖国家腰杆明显硬了不少,毕竟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摆在这儿,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媒体人谈外交部发布《不跪》视频

所以说,只要中国继续扛下去,最先撑不住的一定是美国,其他国家也可以在中国的羽翼下继续挺一挺,直到美国彻底认输,或者等中美分出一个胜负,再做决定。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即便是在中国带头不跪不退,日本和韩国接连拆美国的台,打美国的脸的情况下,印度还是选择“一跪到底”。

观察者网消息,美财长贝森特日前表示,印度将成为首轮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之一,预计在“几天内”就会达成协议。

贝森特还表示与日本和韩国的谈判都取得极大的进展,他称“韩国希望在总统大选前建立贸易谈判基本框架”,与日本的谈判“非常具有实质性”。

不过这番言论很快就被韩国拆台了,就在贝森特发布消息的次日,韩方火速否认,明确表示,在总统大选之前,韩方从未向美传达过敲定贸易谈判框架的意向。

韩国还再次重申,并不急于推进谈判,这一立场从未改变。这就是要继续观望的意思,韩国着急澄清的态度狠狠打了美国的脸。

媒体人谈外交部发布《不跪》视频

至于日方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贝森特觉得石破茂那句“美国的关税政策破坏了自由和公正的贸易秩序”,能代表美日谈判“非常具有实质性”,那笔者无话可说。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日关系正在决裂,甚至日本的态度要比韩国更加强硬。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倒是成为第一个“腿软下跪”的国家。

而印度向美国递出的投名状确实分量十足。印度正逐步减少俄罗斯能源进口份额,为美国页岩气腾出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印度还有意接手部分被中国退订的波音客机,这就解决了美国的燃眉之急。

而且,相比越南等国需要消化上千亿贸易逆差,印度仅需调整457亿美元逆差就能满足美方要求,这种"性价比"在发展中国家阵营中实属罕见。

至于莫迪政府这次对美“腿软”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首先当前印巴局势紧张,中国已经出声力挺巴基斯坦,莫迪急需大国支持为自己造势,所以此时与美国达成协议意味着能暂时稳住西线战局。

最重要的是,得到美国的支持就能确保在边境冲突升级时,不会遭遇国际社会的武器禁运或经济制裁。

媒体人谈外交部发布《不跪》视频

其次,莫迪与特朗普的私交甚好,两位领导人今年2月的会晤不仅设定了2030年贸易翻倍的目标,更建立起"定制化谈判"的特殊通道。

但印度的选择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不同于中日韩通过RCEP构建的区域合作网络,印度既缺乏产业互补的缓冲区,也没有多边机制的政治防护栏。一味地对美国妥协退让,最终受损的只会是印度自己的利益。

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印度对美低头会不会损害到中国?或者如贝森特此前所言,美印协议中有涉及“排除中国的供应链”?

印度是少数未承诺“不损害对华经济利益”的国家之一,而且印度多次将美国与中国脱钩视作一种“机遇”。

印度的一些官员甚至公开表示支持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措施,认为这将为印度带来从中受益的机会。

所以大家担心印度可能会“卖华求利”比如对中国商品施加额外关税,以期迅速与美国达成协议,并从而获得特朗普政府承诺的“优惠”待遇。

但中方早就有言在先,任何通过牺牲中国利益换取美国豁免的国家,都将受到中方的对等反制,印度不怕大可试一试,看看是美国的关税大棒打的疼,还是中国的反制打的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