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警告称,政府债务上限已经处于“警戒线”,白宫方面喊话中国,在本周内就关税问题进行会谈,希望推动贸易协议进展。
目前摆在在美国特朗普政府面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人可能都会说是美债问题,确实如此,相比中美贸易战,民间支持率,盟友的不满和批评,伊核问题、朝核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那么紧迫。
但是美债危机,是最为迫在眉睫的。截至2025年6月初,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经突破了36万亿美元,确切来说的话数据为36.2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政府2025年内到期需要还的钱,高达9.2万亿美元,仅6月单月到期规模就达6.5万亿美元。
这可不是建学校、修公路、发养老金的钱,而是用于“还信用卡利息”的沉重负担。
仿佛一个失控的家庭,信用卡刷爆了还不够,还要靠“拆东墙补西墙”来维持日常运作。财政部的官员们,已经连续几个月靠暂停政府退休基金投资、推迟军工合同付款等方式勉强续命。
但到了6月,这些“非常规手段”已濒临枯竭,6.5万亿美元的到期债务正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
财政部长在6月1日的公开讲话中语气罕见地紧张,称“债务压力已达警戒线”,却又急忙补上一句“美国永不会违约”。
在这样一个关头,白宫突然高调放出信号:希望在本周内与中国启动关税问题会谈。
7日生死谈判:中国的四大筹码
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紧急喊话:“本周必须启动关税谈判! ”但中方亮出底线:
取消单边制裁(芯片管制+留学限制);停止科技打压;履行贸易协议共识;
不得干涉中国内政。
而中国手握的硬牌让美国如坐针毡:
稀土控制权:全球90%稀土加工在中国,美军F-35战机生产线依赖中国供应;
农产品精准反制: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暴跌70%,爱荷华州农场主联盟已向白宫发联名信;
美债抛售能力: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若加速抛售将直接引爆收益率;
东盟统一战线:东南亚十国集体声明“反对单边关税”,越南暂停对美钢铁出口谈判。
协议签了,刀却未收
时间回到日内瓦,2025年4月,中美达成临时性关税协议,暂时将税率拉回“可控区间”。90天期限被称作“稳定窗口”,实则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两国上空。
彼时美方意气风发,特朗普奔赴中东拉拢资源,中国则推进拉美论坛拓展同盟。第二回合谈判尚未开始,地缘合纵连横已暗流汹涌。
但形势急转直下。美方误判了关税战的传导速度。中国未按照美国设想主动联络,反而以静制动,将外交回合引向全球布局。就在这沉默中,资本市场率先发出警告——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自己。
中国的态度,则稳如泰山,透着一股战略上的从容。想谈判?可以,中方不拒绝。但坚决反对的是美方那种一边喊着要对话,一边又在背后搞小动作,不认账以前达成的共识。
中国商务部在6月2号说得很明白,日内瓦会谈后,美方压根没拿出半点诚意,反而变本加厉,又是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又是停售芯片设计软件,甚至还取消了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的签证。这种连基本信任都没有的接触,中方觉得,还不如不谈,免得浪费口水。
更狠的还在后头,真正的反制,落在了关键战略资源的掌控上。当美国贸易代表火急火燎地在首尔约见中国商务部官员时,中方直接摊牌:稀土管控,没得商量,不可能松动。美国加征的那些232关税,必须统统取消。
中国掌握着全球大约八成的稀土加工产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掐住了美国高端制造业的脖子,连F-35战斗机都得仰仗这个。5月13号,中国发的四张稀土磁体出口许可证,愣是没有一张给美国企业,这信号,再明显不过了。
那位美国贸易代表在会谈中,不小心说了句“没有试图让中方出售美国国债”,反倒像是不打自招,暴露了美方心底里对中国可能抛售美债的深深忧虑。
釜底抽薪:精准打击与战略筹码
不仅如此,中国商务部还开出了条件,要求美国必须取消对华钢铝产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否则,能源、农产品那些采购大单,门儿都没有!这一招,精准地打在了特朗普政府最依赖的“铁锈带”票仓上,够狠,也够准。
北京亮出的每一张牌,都打在了华盛顿的痛点上。稀土是高端制造的命脉,农产品和能源订单则牵动着实实在在的选票和经济利益。这套组合拳下来,让一直试图极限施压的美国,尝到了被人拿捏的滋味。
面对中国的强硬底牌和精准反制,华盛顿方面试图通过媒体释放的“谈判意愿”显得苍白无力。所谓的“两国经贸团队每天都在沟通”,更像是一种单方面的心理安慰。
毕竟,没有实质性的让步,没有对等尊重的姿态,任何沟通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中国用行动表明,想要打破僵局,球在美国脚下,诚意是唯一的敲门砖。否则,一切免谈。
此消彼长:美元的黄昏与世界新变局
美债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这团乱麻背后,其实是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的缩影。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已经掉到了57.4%,创了快三十年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之间的数字货币合作搞得有声有色,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系统也在快马加鞭地推进。这些,都在一点点蚕食美元几十年来的传统霸权地位。
而中国呢,则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套战略方针指导下,玩得风生水起,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朋友圈。跟俄罗斯签能源大单,在巴西投资大豆专用港口,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大力推动本币结算,已经跟沙特、巴西这些国家签了人民币石油协议。这棋局,越下越大,也越下越活。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家里也吵翻了天。财政部长贝森特跟总统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简直是针尖对麦芒,互相较劲。商界大佬们呢,则集体给白宫施压,哭着喊着要求缓和对华关系。
这种内部政策的撕裂,加上外部战略的失焦,让美国在应付这团乱局时,显得更加左支右绌,力不从心。就连前总统卡特都曾直言不讳地对特朗普说,中国一分钱都没浪费在战争上,而美国呢,数万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反倒把自己给拖垮了。
若谈判破裂,全球可能面临 “经济核冬天”,半导体断供或引发 3000 亿美元产业链崩塌;若达成协议,数字货币、气候金融等新规则制定权博弈将开启多极化经济秩序。
这场债务与关税交织的危机,本质是旧霸权与新秩序的碰撞。
当 36 万亿美元债务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关税战引发全球经济地震,世界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与另一个时代的破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