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谈判刚开始,两国就已经谈妥了?这次谈判最终会带来什么影响?现在最担心的国家又是谁呢?
如今,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正式拉开帷幕,这场被各方寄予厚望的谈判,在瑞典首相办公室及政府所在地罗森巴德展开,场内谈判紧锣密鼓,场外记者们屏息以待,各国媒体紧盯着这次会谈的一举一动。

(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始举行)
为了此次会议,瑞典警方准备周全,不仅派出警用巡逻车进行戒备和无人机进行监视,而且还封锁了会场附近的部分街区。
早前,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就表态,中美尝试达成协议,是一个积极进展。另外有瑞典专家指出,这次会谈巩固了瑞典作为国际对话平台的地位。
从瑞典方面对中美第三轮谈判的准备和表态来看,仿佛对于这次的中美谈判,最担心的不是中美两个当事国,而是瑞典。
(瑞典十分看重这次中美谈判)
当然,瑞典担心的自然不是中美的谈判结果,而是谈判是否能顺利进行,并且不受到任何的外力干扰,若是一切风平浪静,那瑞典的国际声誉自会水涨船高,得到更多国际社会的关注。
除了瑞典的“小心翼翼”,此次谈判最重要的就是中美的态度,而从一些消息看,有猜测认为,中美可能已经有了初步的谈妥迹象。具体来看,最主要的就是推迟8月12日到期的关税缓冲期,继续将“关税停火期限”延长3个月,也就是到了11月份。
从中方角度看,我们已经告诉了美方,不要试图挑战我们的利益,这也是谈判的最后底线。
这是因为,美国和欧盟最近达成的协议,被一些人视为“不那么理想”,所以有质疑称,中方会不会愿意接受次优之选。说白了,就是适当对美方作出让步。

(美欧达成协议)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强调,中国在经贸合作中仍持务实态度,强调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同时坚决拒绝损害自身利益的交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美国方面的风向标则显得相对复杂,美财长贝森特的态度无疑是最大的变数之一。
此前,他放话要说服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无异于给谈判加上了地缘政治的包袱。对此,中国显然更希望专注于纯粹的经贸问题,而不是被卷入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博弈。
当然,也不排除贝森特此举,只是为了提前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或许并没有真的想让地缘政治成为中美第三轮谈判的绊脚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美磋商如火如荼之际,一个美国商界高级别代表团正准备前往中国。这次行程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牵头,看起来像是在中美谈判结束后进行的商业活动续集。波音高管随团访华也说明,美国在第三轮谈判中,大概率考虑到了航空合作的重新启动。而此行能否顺利达成目标,关键在于中美是否能在大框架下达成共识。
要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商业活动,而是两国经济互动的重头戏。在特朗普掀起新一轮贸易摩擦后,这是美国派出的最高规格商界代表团,显示了美国商界对中美关系的重视。若中美能达成初步协议,那么这些商界领袖的到来,将使具体合作细则迅速落地。
从另一面来看,尽管有乐观猜测,但谈判桌上的变数从未减少。比如,美方是否会继续将其他地缘政治议题绑上谈判议程?中方又会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回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
若双方谈判成功,最直接的成果,或许将是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访华计划提上日程。这种高级别的外交行动,不仅是对两国关系的重新定位,也象征着一种外交信号:合作依旧是未来的主旋律。
然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分歧,都有可能导致新的僵局,特别是在牵扯到能源进口、知识产权及市场准入等问题时。中美这场谈判的成功与否,关乎全球经济走势,影响着无数企业和个人的命运。
总结来看,关于中美经贸谈判,好的结果不仅对双方都有利,对整个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毕竟这可不是两国的私事,而是事关全球经济走向的大事,在此也希望美方能做出积极改变,同我们相向而行,达到双赢结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