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讲究“学而优则仕”。自科举制度出现以后,成为了打破阶级固化的一条通道。士子们只要通过努力学习,不论出身高贵还是低贱,都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随着历史不断进步,我国的科举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到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科举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通过者分别得到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身份。 其实最后一关殿试,只是对通过会试的考生们重新排名。所以说,只要通过会试,就必定能走到进士这一关,成为天子门生。当上了进士的话,未来的仕途可以说不用愁了,最坏的情况,也能当个知县。而如果能留在翰林院继续深造的话,还有可能留在京中做官,日后更是前途无量。

而如果一个考试能力不足,或者运气不好,就有可能止步于会试这一关,拿一个举人的功名。 理论上讲,拿到举人的文凭,也就有了当官的资格了。但实际上,全国空缺的官职就那么多,分配给进士都不太够,而举人的数量远远多过进士,想要朝廷安排官职,恐怕得排队排到老死。 因此,举人如果想做官,一般是先到地方官那里从幕僚做起,得到长官的认可和举荐,才由朝廷授予官职。比如晚清名臣左宗棠,就是因为会试一直考不过,入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府,后来才一鸣惊人,被朝廷所发掘的。 然而,全国的举人那么多,像左宗棠这样的人杰实在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举人,都很难自谋出路,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参加会试,希望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金榜题名。

乾隆看到那么多举人一直得不到任用,只能一次次参加考试,也不是办法。况且科举只是选拔人才的一个标准,若完全以这个标准来铨选官员,可能会遗漏掉一些不擅长考试的人才。所以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颁布了一道诏书: “下第举子中有年力、才具可以及时录用者,特予格外加恩,拣选引见,分别以知县试,教职铨补,俾得早列仕版。会试揭晓后,即行拣选,大省四十人,中省三十人,小省二十人。” 这就给了那些一直考不上进士的举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多了一个入仕的途径。这种选拔官员的做法,叫做“大挑”。 “大挑”一开始每六年举办一次,后来改为每九年举办一次,只有连续四次会试没通过的士子,才有资格参加。清人笔记记载,大挑选拔的人才分成三个等级:“一等用知县者,又借补府经历,直隶州州同、州判,散州州同、州判,县丞,盐大使,藩库大使,凡九班;二等以学正、教谕用,借补训导。”而第三等,自然是没选上,只好回家继续备考。

而“大挑”选拔人才的标准,在很多人看来是有点“奇葩”的。因为它不考察士子们的学识和能力,通过与否,完全是靠考生的相貌决定的。 每次举行“大挑”,都在皇宫的内阁进行,由皇帝钦派的王大臣充当面试官。考生们每二十人为一班进殿接受面试,王大臣们考察的,是他们的相貌符合“同、田、贯、日、身、甲、气、由”这八字中的哪一种。 “同”指脸型方长,“田”指脸型方短,“贯”指头大身长,“日”指肥瘦长短适中。这四种相貌,是面试官们比较喜欢的,一般都能通过面试。 而“身”指体斜不正,“甲”指头大身小,“气”指单肩高耸,“由”指头小身大,这种样貌气质都不太行的,就只能埋怨父母没给自己一副好相貌,乖乖回家读书了。 这种以貌取士的方法,看上去不太公平,但实际上也是为数量庞大的举人提供一条出路的权宜之计。由于每届参加“大挑”的举人人数一般为几百甚至几千人,不可能一个个去考察他们的才华能力,只能用观察他们的容貌有没有“为官之相”这种方法来提高效率。 其实无论采用何种标准,都没有百分之百公平的选拔方式。“大挑”的方式虽然“奇葩”,但却可以杜绝科举考试中舞弊和贿赂考官等弊病,完全看脸。所以也算是众多不公平的选拔方式之中,最公平的一种方法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