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永乐宫,叶锦添被满墙元代壁画《朝元图》牢牢吸引。400多平方米的墙面上,近300位神仙衣袂飘举,每一件道服、冠冕和饰物都栩栩如生。几年之后,画中元素出现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这幅恢宏的壁画,成为“封神宇宙”的美学基础。
叶锦添是《封神》三部曲的美术指导和服装造型设计,这个“宇宙”的视觉总设计师。2023年首先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叶锦添操刀的美学系统无疑“上了大分”。
《封神》是一个历史与神话拼贴的世界。在《封神》之前,叶锦添已经数次在银幕上复现古代世界。
作为电影艺术指导和服装造型设计,他在《夜宴》中创造过轻灵飘逸的宫廷和江湖,在《赤壁》中复现过阳刚雄浑、鲜衣怒马的三国时代,也操刀了电视剧《大明宫词》和《红楼梦》(2010版)的服装造型。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为电影《卧虎藏龙》做的设计,他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奖。
而电影人只是他诸多身份之一。他在舞台剧上投入了不亚于电影的心血,为国内外众多舞台剧设计舞台和服装,不乏百老汇的音乐剧。他还是一位资深摄影师,摄影生涯甚至早于电影。他的艺术展登陆世界各地,他涉足各类艺术形式。
叶锦添很难被定义。一以贯之的是,他用色彩、造型、视觉讲故事,他以明暗、深浅、浓淡勾勒人心难测的江湖。华人世界中,他是最懂得用视觉调动我们文化血脉的艺术家之一。
吴宇森说,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田壮壮形容,叶锦添“心随天马,独自往来”。
叶锦添坐在《封神》三部曲龙德殿场景中,该场景大量融合了商周历史文化元素。本文图/受访者提供
只道是寻常
2001年3月25日晚上,一群华人电影人风光地走进美国洛杉矶中国剧院,参加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他们被安排在观众席中最重要的区域,与大热影片《角斗士》相对而坐。
数台摄影机对准这个东方面孔的剧组。他们没有令人失望,颁奖礼开场,开奖嘉宾念出第一个奖项“最佳艺术指导”奖的归属,获奖者就在这群人中间。
满堂喝彩中,叶锦添从迷幻中惊醒,站了起来。摄影机围绕在他周围,尖叫声“如骤雨一般从星空降下来”,李安和章子怡的脸向他迎来。
史上第一次,中国人在奥斯卡获奖。那一夜是华语电影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最高光的时刻,《卧虎藏龙》一共捧回四座小金人。除了叶锦添的“最佳艺术指导”,还有谭盾的“最佳原创配乐”、鲍德熹的“最佳摄影”,李安则捧起了“最佳外语片”奖杯。
2000年,《卧虎藏龙》剧照,叶锦添凭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
“无可置疑的是,我的人生已经迈向广阔的高台,只有一种超越世界的欲望。”在新近出版的自传《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中,他回忆那一夜的心潮澎湃。
攀上电影业界的顶峰,他只用了15年。
20世纪80年代,他还在香港理工大学摄影系读书,绘画作品已经得了不少奖。当时,徐克正到处物色年轻人才,加入他的工作室,摩拳擦掌准备拍一些大胆创新的新作品。他找到了叶锦添。他自己暂时没有开机的项目,正在监制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就让叶锦添也到剧组帮忙。
参与《英雄本色》的那一帮人,或在经历人生的转型,或正徘徊于低谷。
谁料,《英雄本色》空前卖座,一众演员跻身或重返一线,吴宇森也借此开创了香港黑帮片的新潮流。戏里戏外,皆成传奇。
那是1986年,新气象正在香港电影界萌动,奇迹随时在发生。初入行的叶锦添,迎面撞上大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徐克、许鞍华、严浩等一批年轻人,在传统大片厂的武侠片潮流之外,创造了一批风格新颖的香港新电影,涵盖社会写实、黑帮、神怪武侠等题材,被称为香港电影新浪潮。随后,警匪、动作、喜剧等各种类型影片喷涌而出,才华横溢的导演和演员层出不穷,在八九十年代创造了辉煌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港片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现在看起来很特别,当时身处其中,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叶锦添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时每天看到张国荣,也不觉得多特别。但现在真的没有人能跟他们比,没有他们那么特别,那么有性格。”
那个年代不仅缔造了很多经典电影,也制造了大量明星。为大明星做造型很难,虽然各自有风华绝代之处,但往往已有完美的、深入人心的造型在先,尤其是一些明星形象并不完美,但之前的造型很好地掩饰了弱点,突出了气质。困难在于,是沿用以往的造型,还是破旧立新,冒险创造新的形象?比如张国荣在《英雄本色》中年轻四射,已经魅力非凡,第二年,叶锦添准备为他打造新的造型。
1987年,张国荣在歌坛如日中天,在电影银幕上却还没有太多代表作,前一年上映的《英雄本色》是他最知名的电影作品。这一年,关锦鹏邀他主演《胭脂扣》。给他做造型的时候,叶锦添发现,他简直是天生的演员,一扮成十二少,“就立刻让人觉得非常温润、柔弱,同时又非常纨绔、颓废”。
跟张国荣搭戏的是梅艳芳。叶锦添觉得梅艳芳不是百分之百的漂亮,他尽量将她的形象做得神秘,设计出介乎古代和现代之间的平衡感。她的服装是一种带有时髦感的古装,古装都不会太舒服,叶锦添保留了那种不舒服,梅艳芳穿着旗袍会一直挺起腰,这样人就不会太松散,“产生回到那个年代的感觉”。
风华绝代,当时只道是寻常。叶锦添回忆,那时明星没有架子,也没有很多钱,非常尊重他的想法,一切只以电影为重。
无限透明的蓝
《胭脂扣》是叶锦添的一个顿悟时刻。当时他刚刚接触电影,还没有太多经验,《胭脂扣》让他领悟到,他可以重新搭建时间。
《胭脂扣》的故事从20世纪30年代延绵到80年代,横跨半个世纪。筹备时,叶锦添深深震撼于30年代的气氛,他走遍香港所有古董店,收集各个年代的物品,将它们按照时代分门别类。整理物品的过程中,时间被重新建立和组合。
就在此时,他领悟了电影美术的意义。“这个过程使我相信,电影可以重新建立每一个细节。年代的氛围其实可以被阅读和感受,当场景变得越来越真,就会散发出更多各种时空的东西。”他说。
虽然最热门的港片,是那些癫狂与过火的警匪片、动作片、喜剧片,是独具香港特色的娱乐电影,但叶锦添始终对文艺片情有独钟。在文艺片里,他可以创造独特的时空。
《卧虎藏龙》里那场著名的竹林大战,李慕白和玉娇龙的衣服都需要格外突出飘逸感。同一套造型的衣服,他用不同布料缝制,以适应环境变化。
他为李慕白的长袍选择了现代化纤面料,人在竹梢浮动,衣服也会轻轻浮起,达到迷离的状态。试装时,李安曾捏捏领口,问叶锦添:“当年有这种面料吗?”叶说:“没有啊。”当李安看到布料在空中飘逸的效果时,便不再提及布料的问题。
李安后来回忆,他其实喜欢写实,而叶锦添喜欢设计,一些太华丽的设计他吃不消。但通过与叶锦添的合作,李安也接受了,武侠片可能就需要虚实相间,全然复刻古代也不行。李安觉得,合作中最成功的部分,就是周润发和章子怡的造型,尤其是布料轻盈的那几身服装。
叶锦添最满意的设计,是李慕白的造型。但李慕白的服装式样从头到尾都没有变化,只是使用了不同材质。主角一套造型演到底,在电影造型设计中很不寻常。叶锦添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之所以减少李慕白的变化,是因为他觉得李慕白心里藏了很多东西。
“他的形象不太清晰,虽然永远可以看见这个人,却看不清楚。”他说。
他给李慕白设计了一个单纯的形象,达到一种间离的效果。他既渴望安定,又心存欲念,内心越富有层次,造型就越简单。他认为这部电影就是李慕白的主观世界,“他闭关归来时,是带着超脱人间的心境的”。所以当他回到京城,看到的京城,也是被抽去了色彩的城市,没有漆红的柱子,没有彩绘,没有青花瓷,满目素净。对话的堂屋、对打的庭院,都一片空寂。
在这样的美术设计里,叶锦添透过视觉反映他对作品的理解。美术是故事的布景,也是情绪乃至观念的底座。
导演赖声川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叶锦添对角色、人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度理解。他们合作过舞台剧《如梦之梦》,他觉得叶锦添完全放下了自己,为戏剧服务,而不是做叶锦添。
在给电影《风声》设计造型时,叶锦添将情感的密码藏在了旗袍上。
片中两个女性角色,是李冰冰饰演的李宁玉和周迅饰演的顾晓梦,叶锦添为李冰冰设计了绿色旗袍,周迅则是酒红色旗袍。他能感觉到某位演员穿什么颜色会好看,“周迅如果穿绿色,感觉就跟李冰冰不一样”。陈国富找叶锦添合作时,叶锦添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个场景:一个人脱掉旗袍,露出内衣,另一个人为对方缝补旗袍,私密而信任。这个场景定下了两人的基调,旗袍自带戏份,衣服会讲故事。
有一年,导演蔡明亮在巴黎拍《你那边几点》,一个冷冷的雨夜,剧组在街边杂货店拍女主角陈湘琪的戏份。叶锦添说,不要红色。蔡明亮安排人手,七手八脚将货架上的红色物品全部重摆。陈湘琪在杂货店买了点饼干和矿泉水后离去,又折回来,在门口不知在等什么。蔡明亮从侧录机屏幕前扭头,对叶锦添说,不会有人知道没有红色。叶锦添说,对啊。
那些星星点点的不存在的红色,隐藏着电影美术的奥秘。不仅是看见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情绪。那个雨夜,踟蹰的女主角内心是清冷的,没有暖色。
叶锦添觉得男主角李康生头发的颜色不对,将他的头发染白,再染黑,还是不对,再染一次。8个钟头后,他对蔡明亮说:“这个黑,已经不是那个黑了。”
《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和《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奔向无限透明的蓝》。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他对颜色有敏锐而暧昧的感受。自传出版的同时,他也出版了一本阐述创意美学的书,他也用颜色为书起名《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奔向无限透明的蓝》。
“蓝色对我来讲有某种深层的意义,这是禅意潜意识的梦境,里面包含了所有时间的回忆。”他说,“蓝色是一个无限深邃的冥思之地,是意识的海洋,是我伸手触碰不及之处的一个神秘世界。”
梦的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叶锦添的电影轨迹扩展到更广阔的华语世界。他与田壮壮合作新版《小城之春》,与蔡明亮合作《你那边几点》《天边一朵云》,与陈凯歌合作《无极》,与冯小刚合作《夜宴》《一九四二》,与李少红合作《大明宫词》《红楼梦》《大宋宫词》,再度与吴宇森合作合拍片《赤壁》……从三国到民国,从神话到历史,他在视觉上构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他还与张艺谋合作,打造了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
在片场,叶锦添要求十分苛刻。他的美术设计,并不只是制作布景与裁缝衣服,他需要深入走进故事中去。
拍《夜宴》时,他发现章子怡和周迅的角色服装皱了,不符合宫廷的气氛。他要求暂停拍摄,让工作人员先去熨衣服。当时拍摄节奏紧张,但导演冯小刚二话没说,给出了熨衣服的时间。冯小刚对着所有工作人员发火:“东西那么皱就给我拍,你们看看叶锦添是怎么做事的。”
2006年,《夜宴》剧照,叶锦添担任该片美术指导和服装造型设计。
叶锦添看到饰演宫女的演员踮着脚走路,速度很快,他告诉她们不能这样走,要慢下来。他花了很多时间教她们走路,脚底贴在地面上,非常缓慢地往前移动,这是宫廷的礼仪。他并不是表演指导,但走路走得不对,衣服就不对了。“如果衣服做对了,走路姿势不对,就会干扰整体气氛的建立。”他说,“衣服是要动起来看的,动起来好看,才是真的好看。”
敏锐的感知力和强大的执行力,让叶锦添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把握住故事和人物,决定美学方向,他因此常常成为导演们的“救火队员”。《卧虎藏龙》《大明宫词》《无极》《风声》等作品,都在最后关头找到他求助,而最终都成了他的重要作品。
最新上映的作品,是与乌尔善合作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三部曲的后两部还未揭开面纱。这是一个庞大的项目,不仅制作规模庞大,美术和服装造型设计的工作量也堪称浩瀚。乌尔善构想的封神世界,是一个商周历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美学世界,这个世界又该如何实现亦真亦幻、以假乱真的境界?
叶锦添与乌尔善遍访国内与商周历史有关的博物馆和遗址,从瑰丽的青铜中想象那个遥远时代的气息。乌尔善希望观看这三部电影,有类似于参观一座博物馆的感受。但《封神演义》小说的写作时代是明代,本身就存在时代的错位。比如,在《封神榜》故事发生的时代,道教尚未产生,故事里无处不在的道教元素又如何看待?
他们创造的商周时代,是一个美学融合的世界。无处不在的青铜和饕餮,源自真实的商周图腾,而昆仑山的整体风格,参考自北宋山水画,人物的造型则以元明水陆画风格为基底。
在《封神》三部曲众多人物中,费翔饰演的商王殷寿,是叶锦添造型设计的起点。只有确定了殷寿的形象,其他人物才可以推演下去。在故事的第一阶段,叶锦添将整体美术氛围都聚焦在殷寿的角色细节上,与姬发形成对比。他寻找费翔的特点,发现他的眼睛很漂亮,蓄须也为形象增色不少,他为费翔修改了眉毛,加强他阴柔和阳刚的矛盾性格。
“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不能最后走向虚幻,走向虚幻,是因为底子没有了。”叶锦添说,《封神》的底子是人伦,而不是神魔交战。因此在美学设计中,再放飞的故事最终也要努力落脚到人,让人物可信。
叶锦添并不只是复刻一座冰冷的博物馆,他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不是简单挪用。
从1993年的电影《诱僧》开始,他形成了自称为“新东方主义”的理念,将东方古典元素与西方现代元素相融合。在《诱僧》里,陈冲饰演一个唐代公主,叶锦添却是以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形象塑造她,电影里的人物造型还有些许工业风的痕迹。《封神》,从故事模型到视觉效果,也有熟悉的神话史诗大片味道。
叶锦添觉得,不仅《封神》是一座博物馆,他的每一次电影美术创作,都在建一座博物馆。在特定时代物品的集聚与对话中,人们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代,产生梦境般的感受,博物馆如此,电影亦如此,都是造梦的机器。
发于2024.10.21总第116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造梦者叶锦添
记者:倪伟
编辑:杨时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