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慧这个人,说起来不少人可能还得想想,但一提到“黑妹”,很多人就想起来了。

她是那种靠实力一步步走出来的演员,早年生活挺普通,没啥特别的背景。出生在青岛,那地方海边城市,气候温和,她从小就皮肤黑黑的,这在北方不算常见,但她也没当回事。

家里父母都是普通人,母亲管得严点,父亲上班养家,她是独生女,过得还算自在。从小喜欢文艺,九岁就拿了个当地表演奖,那时候青岛有儿童文艺比赛,她唱歌跳舞,评委觉得她有天分,就给了奖。这让她对舞台有了兴趣,后来上学也选了音乐方向。

她曾5上春晚,有一生理缺陷却因此成名,丈夫去世后无奈淡出舞台

上中学时候,她报考青岛音乐专科学院,学的是表演和音乐。学校环境一般,但老师教得认真,她在那学了基本功,像声乐、台词啥的。

毕业后,直接进南京前线话剧团,这是个军区团,纪律严,排练苦。她从底层做起,先演小角色,慢慢积累经验。

1988年,她参加全国演唱大赛,拿了个三等奖,这让她在圈子里有点名气。接着,演话剧,1990年获文化部奖,1991年拿上海白玉兰奖,这些奖项让她在话剧界站稳脚跟。

她曾5上春晚,有一生理缺陷却因此成名,丈夫去世后无奈淡出舞台

话剧团里,她认识了徐然,他是导演,比她大十三岁,两人通过一部音乐话剧合作,渐渐熟悉。她主动追求,徐然起初犹豫,但后来同意了。婚后,徐然帮她事业上不少忙,他懂策划,还指导她表演细节。

戚慧的表演风格朴实,不花哨,她演农村角色多,因为皮肤黑,容易贴合形象。早年她还演过音乐剧,像《迷人的海湾》,拿了全军奖。

这些经历让她从地方舞台走向全国。徐然在旁边支持,她的事业稳步上升,到九十年代初,已经是团里的主力演员了。

她曾5上春晚,有一生理缺陷却因此成名,丈夫去世后无奈淡出舞台

她不爱炒作,就靠作品说话,这在娱乐圈挺难得。皮肤黑这事,本来是她小时候的困扰,但后来成了优势,让她角色更接地气。父母支持她结婚,觉得徐然稳重,能照顾人。两人生活简单,她工作忙,徐然管家务,两人配合好。

九十年代,戚慧开始接触春晚,那时候春晚是演员的梦想平台。她1992年第一次上,演短剧《拜年》,戏份少,但这是起点。

两年后1994年,又上《八哥来信》,和王馥荔合作,她演山里姑娘,台词带点方言,观众反馈还行。1998年是高峰,她和潘长江、大山演《一张邮票》,小品讲邮票故事,她自嘲皮肤黑,观众乐了,“黑妹”这称呼就传开了。

她曾5上春晚,有一生理缺陷却因此成名,丈夫去世后无奈淡出舞台

本来皮肤黑被当缺陷,但这让她成名,媒体采访多了,邀约增加。徐然高兴,为她定制歌曲《相爱着分离》,她唱了MV。但同年,徐然突发心肌梗死去世,她没见最后一面,这打击大。

丈夫走后,她勉强上1999年春晚,《将心比心》,演女商贩,表演努力,但心情低落。2001年第五次上,《家有老爸》,演小芳,这是她最后一次央视春晚。

丈夫去世让她不想面对老地方,她离开南京团,去北京煤矿文工团,减少曝光。

她曾5上春晚,有一生理缺陷却因此成名,丈夫去世后无奈淡出舞台

春晚让她出名,但也消耗精力,那几年她状态差,淡出是无奈选择。皮肤黑成名这事,挺讽刺,本是缺点,却成标签,让她从话剧转小品成功。但成名后,生活变忙,丈夫支持没了,她得自己扛。

在北京文工团,她工作低调,演话剧为主。遇见林安,是同事,他细心照顾,两人慢慢相处。2007年结婚,同年生孩子。从这以后,她重心在家庭,偶尔演戏,像《家有儿女》里演母亲。孩子出生让她生活稳定,丈夫林安体贴,她不再像以前那么拼。

近年,她演电视剧,《欢乐颂4》里客串阿姨,2023年上安徽春晚,小品表演。也有电影待映,她现在家庭事业平衡,孩子长大,她自己也健康。

她曾5上春晚,有一生理缺陷却因此成名,丈夫去世后无奈淡出舞台

淡出后,她没完全退出,就低调点,这让她生活更踏实。

参考资料

黑妹.新浪娱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