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陕西省一带的干旱正在快速发展,陕西几乎全省都达到了最高级别的特旱,像是周边的河南以及兰州一带气象干旱也达到了重旱或者是特旱级别,为1961年以来的最严重旱情。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指出在短时间内总体干旱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为何本次干旱如此严重?
这正是季风气候的特点,季风的降水规律就是如此,总体降水分配极为不均匀。可能汛期就能下全年50%甚至60%以上的降水,而在汛期前的两三个月还可能一滴雨都不下。例如2021年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就在那夏季这一段时间就下了全年80%以上的降水。还有便是全年的降水也不稳定,时多时少,有时某一年能直接偏多30%以上,也可能直接偏少30%以上。

还有便是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什么是拉尼娜?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通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两者都会对全球气候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由于拉尼娜的触发条件完全与厄尔尼诺相反,因此也被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出现时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水温持续偏低,西太平洋水温持续偏高,这种水温差异会打破原有的大气环流平衡。正常情况下大气环流如同一个精准的“水汽输送带”,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但在拉尼娜的影响下,这个“输送带”的运行路线和效率发生改变。原本能够稳定地把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输送到陕西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被打乱,使得暖湿气流难以按照常规路径抵达陕西上空。暖湿气流是降水形成的基础,其供应不足,陕西降水自然会有很大幅度的减少。

然后便是冷暖空气活动异常。受到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年的暖湿气流完全跑偏了,路径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但奇怪的是今年春季的冷空气路径也发生了改变,这两股气流完全不能交汇在一起。正常年份来看冷暖气流会在陕西附近上空交汇,形成一股温带气旋。如果这两股气流无法碰面,那么温带气旋自然也就无法形成,这样一来水汽就无法凝结成为水滴,降水自然就少的可怜。从先前以及目前的流场图上来看,今年温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大幅偏东,基本上都来到安徽到浙江一带了。

那么干旱什么时候才能缓解,会不会引起旱急转涝?
从GFS的超级计算机来看,在6月1日~3日时,西南季风便会全面爆发,大量水汽将冲向我国。并且从流场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届时可能会在南海一带生成1~2个季风低压系统,如果后续条件比较好那么可能会有1个发展为南海土台风,也就意味着今年1号台风蝴蝶可能会生成。南海土台风的强度可能不强,但是影响范围绝对是巨大的,并且降水量也是相当大。后续再搭配上西南季风的影响,陕西大大干旱很可能就会在这一段时间内有大幅度的缓解,但需警惕旱急转涝。

从今年来看最典型的旱急转涝现象便是广西一带,在稍早前广西一带也是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过程,和陕西一样也是出现了大范围的重旱甚至是特旱,那时干旱覆盖率一度达到了97.5%,特旱的覆盖率超过了60%,也就比本次陕西带带干旱略弱一些。可就在后来广西一带便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连续下了好几天的暴雨以及大暴雨,部分地区甚至还下了特大暴雨,暴雨红色预警连续发了好几天,直到现在广西仍然有三个暴雨红色预警继续生效,累计降雨量突破了400毫米,旱急转涝现象极为明显。

从近些年的例子上来看在发生严重洪涝的先前,一般都会发生严重的干旱。像是21年的河南郑州洪水以及今年的广西洪水,都是先抗旱后抗洪。从未来的趋势上来看,在6月初时西南季风便会爆发,并且可能会在南海一带生成1~2个季风低压系统,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会正式进入汛期,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明显降水。陕西一带的干旱很有可能就会在此时彻底缓解,并且其猛烈的降水量还可能会引发一次严重的洪涝过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