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这3年多以来,保持中立态度并和俄罗斯继续进行贸易合作的国家,除了中国就是印度了。虽然印俄在能源结算上出现过一些矛盾,但莫迪为了持续大规模进口俄罗斯原油,然后倒卖给欧洲赚差价,最终也选择了让步。但随着近期俄乌冲突打响总攻的消息传来,西方媒体突然爆料称,印度曾向俄罗斯提供大批炸药,言外之意是指责“印度援俄”。

与此同时,美国这边还对中国软硬兼施,希望中方切断和俄罗斯的合作,但却遭到中方的明确拒绝。那么印度炸药是什么情况?美国又打算用什么手段针对中国呢?

美欧为何对印度“援俄”保持沉默

据路透社爆料称,印度一家公司在2024年底向俄罗斯出口价值约140万美元的高能爆炸物HMX,这是目前投入使用综合性能最好的单质炸药,具有高密度、高能量等特性。广泛作用于采矿、石油工业等民用领域,但它同样适用于火箭发动机、鱼雷和导弹等军事层面,所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就将HMX列入严峻对俄出口的“重要物资”。

随着消息曝光,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也公布了更多消息,他们宣称和印度对接炸药交付的公司名为“Promsintez”的爆炸物制造商,去年4月俄军对乌克兰发动无人机打击时,相关残骸就发现印有Promsintez的字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在西方国家眼中已经达到了“援俄”的标准。

美欧为何对印度“援俄”保持沉默

然而美西方早就警告称,任何与俄罗斯展开军事层面交易的企业、机构或者公司,都将面临美国的严厉制裁,此前还通过金融手段直接威胁第三方银行冻结资金,可见美西方是多么忌讳此事。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印度现在有了“援俄”的嫌疑,美欧却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制裁威胁更是一点儿没有,这多少让人有些奇怪。

但提起“中国援俄”,这个西方炮制了3年多以来的抹黑舆论,几乎任何领域的制裁都要和这4个字挂钩。远的就不说了,7月中旬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能源加征100%关税制裁,就曾威胁50天内不结束冲突,就对购买俄能源的中国、印度加征500%关税,因为经济援助也是“援俄”的一种。北约秘书长吕特也公开喊话,要求中国主动切断和俄罗斯任何常规贸易往来,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美欧为何对印度“援俄”保持沉默

而在近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美国代表又继续炒冷饭,指责中方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物资,大量的无人机零部件、汽车配件都被现身俄乌一线战场,美国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话简直太讽刺了,美西方对乌克兰提供直接的武器装备却无视全球各国的抵制和不满,中国这边合法的贸易出口却要被扣上“援俄”的帽子?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驳斥称,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当事国,也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所有出口的军民两用产品都有严格的管控,美方的指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也是没有任何政府的肆意抹黑。

至于为什么中印之间有着如此大的“区别对待”,原因也很简单:中国是美国眼中的“最大威胁”,而印度虽然看重利益,但却是美国所谓“印太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美欧为何对印度“援俄”保持沉默

俄乌冲突爆发初期,美西方就曾要求印度站队,但莫迪政府却罕见的拒绝,并在西方封锁俄能源期间进口大量原油,提炼之后翻倍出口。欧盟因为能源管道被炸,不得不高价从印度购买石油,久而久之,美国也清楚自己拿印度没办法,只能默许印度发“战争财”的行径。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对俄输送炸药被曝光,美欧却没有任何动作的根本原因。

现如今,俄乌虽然举行了第三次和谈,但仅仅谈了30分钟就不欢而散,俄罗斯留给乌克兰3000具士兵遗体达成战俘交换协议,其他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而前线俄军已经拿下了红军城,这个战略要地的失守不仅意味着前线70%的乌军的补给被切断,俄军甚至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乌克兰中部,直逼基辅。西方专家很早就表示,如果红军城北俄军占领,冲突结束就不远了。

美欧为何对印度“援俄”保持沉默

总的来说,“援俄”本就是西方制定的双重标准,一方面是为了打压他们想要制裁的特定国家,另一方面就是压缩俄罗斯获取军事力量的渠道,从而延长俄乌冲突的期限。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俄乌冲突的结束并不是以西方主观意志来决定,希望这场冲突能够早日结束,避免引发更大规模的地缘动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