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哪吒2》上映的第一天,章兵买票到电影院认真看了。“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他最大的感受。作为见证了《哪吒1》到《哪吒2》成长历程的人,章兵参与了《哪吒1》分镜头制作、灯光渲染;他指导的多名学生,从2017年到2025年,陆续到影片主要制作方之一成都可可豆动画实习及工作。

“我们学校大约50多名师生、毕业生作为主创全程参与了《哪吒》1、2的美术设计、3D资产制作(角色、场景、材质)、骨骼绑定、解算、动画、灯光、渲染、后期、制片、配音等环节。”

截至2月10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52亿美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章兵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影片片尾。

哪吒2团队:做一个动作需要一星期

从《哪吒1》到《哪吒2》

是很多人的从0到1

20多年前,章兵和和妻子陈畅江原本在深圳做动画。那时候爱人做制片已经小有名气,在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片《摩比斯环》中,她担任了制片工作,而章兵则参与了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的动画制作。

“我爱人决定回成都,到饺子的公司做制片,是看好《哪吒》的故事。”章兵说,而他自己则因为资深的行业背景,来到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担任老师。

当时参与《哪吒1》的制作,是因为章兵深知,干这行,无论是老师的专业水准和对学生的指导,都应该来源于一线项目实践:“动画这个行业发展很快,知识更新也很快,从2D到3D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离开了,被淘汰了。”

章兵进入到《哪吒1》的创作,担任了2场分镜的设计师。“我负责的镜头是哪吒与他妈妈踢毽子的画面。”他已经不记得自己画了多久,改了多久,“差不多1个半月吧。CG动画制作是一个完成的链条,很复杂,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错,分镜画好了就不能改。”

那时候,做动画电影的人才缺乏,饺子团队到各大高校招人,“他们要求很高,刚去实习的学生不一定能够胜任。我跟学生说,去就是学习,到一个大项目里面锻炼自己,只有到更高的平台才能接触顶尖的人。”章兵说。

从《哪吒1》到《哪吒2》,8年间,对很多去《哪吒》团队磨练的四川传媒学院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从0到1的蜕变。“制作初期困难重重,经组长传授经验,加上自己摸索角色性格特征后,才成功完成角色塑造。” 学生丁恋晶回忆。

哪吒2团队:做一个动作需要一星期

四川传媒学院参与影片《哪吒2》师生

解码CG动画产业

CG-计算机图形生成,利用三维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构建出一个现实外的虚拟的世界。在特效制作、动画电影、广告设计、建筑设计预览、虚拟现实体验等领域,CG有着广泛的应用。

1995年皮克斯动画《玩具总动员》上映,作为第一部完全使用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是CG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0年1月,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动画学院,当时中国精通CG制作的不超过十个人。

2006年,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起着“投石问路”作用的CG动画片《摩比斯环》上映,耗资1.3个亿,400余人的制作团队耗尽5年青春。

2019年上映的《哪吒1》创造50亿票房,参与制作人员1600人;2025年《哪吒2》已创造超过80亿票房,参与制作人员4000余人。

“CG动画创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制作流程。前期剧本、人物设定、场景设计、分镜设计,中期三维建模、材质、人物绑定、灯光渲染、特效、解算,后期剪辑合成、整体校色、音效等等,工作量很大,环节众多,每一步都影响着下一步。” 章兵介绍。

哪吒2团队:做一个动作需要一星期

哪吒重生火焰特效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教授马茜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殷夫人的模型师,作为模型师,需要从模型制作的角度,去还原原画,塑造角色性格。

作为女性,殷夫人的脸型、眼睛塑造起来需要显得很漂亮,但是为了突出角色刚强的一面,原画对鼻梁进行了设计,有一个比较硬的转折。模型建好了后,还需要进行绑定,比如她的手指头有几个关节,要让她的指头动起来,把场景和人物合并起来,这些又是另外一个工种。要让动画的人物、场面逼真,符合物理环境的特点,还有一道工序叫做解算,“以动画人物的服装为例,在人物运动的过程中,衣服布料要跟着人物运动,飘起来,不同人的衣服材质不同,飘起来的幅度还不一样,有轻有重,这些都需要解算技术。”

资产制作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工种。章兵的学生丁恋晶,在学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下,从大四开始参与《哪吒1》角色制作。她参与的首个角色制作是结界兽。“资产,就是人物的服装、道具的材质等,一部动画电影,如果人物众多、场景众多,它的资产管理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章兵介绍。

哪吒2团队:做一个动作需要一星期

章兵带学生参与《哪吒》项目

AI时代 CG动画还能提档升级吗?

《哪吒2》耗时5年半,总参与人数超4000人,特效镜头就1900多个,总镜头超过2000个。在特效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动作捕捉、流体模拟、粒子系统等。电影中的特效细节,例如敖丙的龙鳞,达到了220万片,在海底妖兽围攻陈塘关的场景中,登场的妖兽数量达到了上千万只,上万条锁链纠结在一起,于近处看链条上还有锈迹……在媒体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都对哪吒团队的细节控刻骨铭心。

那么,当AI席卷全球所有产业,AIGC是否能够重塑技术密集的CG动画行业?

“CG制作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软件和硬件。人工智能的介入是必不可挡的趋势。”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院长马建明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未来低端人员的淘汰是必然会产生的,但是因为有了人工智能,也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模式,新的岗位。”

他介绍,作为应用型大学,学校从去年开始在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等专业里开设了人工智能课,开展人机交互,创作审美,机器训练等内容教学。“技术的进步是必然的,但是创作中,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的创意和审美。”

“电影级别的动画各种细节都要被看见,制作要求会非常高,精品需要不断地打磨,比如动画的某个动作的表现张力不够,特效精密到每个粒子的表现上,这全是需要人力手动的,即使未来有了AI,也很难完全跳脱人力。”一位从事AI动画生产的资深人士告诉封面新闻,“但是我觉得未来有一部分可以用AI进行辅助,比如数字绘景、大空镜、3D角色和打斗,未来应该会实现,今年我估计AI在3D方面就会有很多新的技术迭代。”

“饺子并非专业出身,但是他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灵魂。” 章兵说,“一个动画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故事创意才是动画的灵魂。因此创意与技术应该并重。动画是一门视觉艺术,我们一切的制作技术都是为怎么去做好一个个镜头服务的,多观察多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非常重要,这样在行业里才有更大的发展基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