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话题特别火,叫做“请给保洁阿姨一个休息区”。

▲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

IP来自各地的网友晒出自己所在写字楼、学校或商场的保洁阿姨“休息室”,大多是女卫生间的最后一个隔间,不到1.5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用简单木板遮挡坑位,饭盒茶杯工作服,和拖把抹布消毒液堆放在一起,每天还要忍受异味。

▲图源抖音@故事的一页

有网友po出去年冬天夜晚在某高速服务区卫生间拍到的保洁阿姨:

我们难以忍受的地方,安放着她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许多写字楼,保洁阿姨干活累了只能靠在楼梯间的角落里休息,旁边就是垃圾桶。

▲图源抖音@露一十八

她们大多五六十岁,常年弯腰干活很容易积劳成疾,这样“休息”雪上加霜。

有一句评论扎疼了大家的心:“一想到这是谁的妈妈,就异常辛酸。”

在纪实文学《我的母亲做保洁》里,作者张小满大学毕业留在深圳,先做记者,又进大厂。她的妈妈,52岁的陕西农妇春香和60岁的丈夫也来到深圳,想在这座有女儿在的超级都市里找一份工作,攒些钱养老。

春香在商场负一楼反复擦拭电梯时,小满才发现,保洁员是站在边缘处的隐形人,以几乎全部时间,满足着商场对干净近乎失控的追求。

春香在很多地方做过保洁,有开心的时候,也有气哭的时候。在写字楼里,她头疼的一件事是清理年轻人喝剩的奶茶,大家随手扔进垃圾桶,黏糊的糖水沾在垃圾桶上,或流得到处都是,春香没喝过奶茶,却要日复一日在垃圾桶边处理它。

因为妈妈,小满注意到了城市巨轮运转下保洁员们的眼泪,妈妈春香也是一样,她心疼灯火辉煌的写字楼里焦虑脱发的年轻人,母女俩在代沟之外多了一层相知相惜。

▲图源《苦尽柑来遇见你》

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稍微往深一点去观察,就能看见生活的褶皱。

比如每年这时,泡一杯新上市的春茶实在美好,所以大家很容易误以为采茶也是一件岁月静好的事。

毕竟各种文艺作品展示给我们的采茶女,都是穿花布衣服戴斗笠的漂亮女孩,步履轻盈上春山的样子。

事实上采茶女是怎样的呢?

是四十多岁至六十多岁的中老年女性,从外地来到茶场,几十人挤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凌晨上山开工,三餐就是自己带的馒头包子,或者最简陋的清水煮挂面。

▲图源网络

风吹日晒只是日常,蛇虫鼠蚁也常见,更怕的是下暴雨,很容易山间迷路、滑倒摔伤。

保洁阿姨和采茶女都需要被关注,她们做着最朴素的职业,为我们创造着生活中的美,她们都是最平凡的妈妈,终日勤勉劳动,托举自己的孩子,她们的处境都可以有所改变和进步,就像保安都有保安室,保洁也可以有保洁室。

这是胖东来的保洁员休息室:

▲图源网络

这是杭州某写字楼的3平米保洁员休息室: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柳明烨/摄

有网友在安徽一个高速服务区拍到,洗手间旁边有一个看起来十平左右的保洁室,有储物柜,有长椅。

▲图源网友@慕紊寐

武汉地铁站内也配备有保洁员休息间,大约十几平米,有桌椅和储物柜。

▲图源:九派新闻

不需要宽敞豪华,只要一份平视的关怀,让身体和尊严都能舒展,就够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推动着名为生活的巨石,不敢停下来。

就像张小满说的:在城市里生活,大家很少能向下看,在家庭生活里也一样,有时看不到保洁、保安、菜贩、快递员,有时看不到配偶、同事、子女。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用平等和善意的发心去看见别人,对生活就会理解更多,这个世界就会更圆满一些。

你认为呢?评论区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