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史书,众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大约是《史记》,其实在《史记》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尚书》《春秋》之类的书籍,史记之所以出名除了司马迁本身感人的事迹以外,更多是因为《史记》写得很好看,学术一点说就是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虽然被捧得很高,但司马迁的写作手法来说,并不值得作为一个严肃的史学家来推崇,因为《史记》的编写掺杂了很多司马迁本人的情感想象,甚至使用了诸多的艺术表现手法,过多的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让人感觉到历史有所失真。 相信有一个故事,大家从小都听过,那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至失信于人,最终导致西周被灭的故事。 据《史记》周本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冠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按司马迁的记载,说是周幽王有一个宠妃名叫褒姒,人长得很好看,但就是不爱笑。周幽王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假装有敌人入侵,点燃了求救用的烽火,等到诸侯们急匆匆赶来时,却发现没有敌情,于是气急败坏,看到诸侯被骗,褒姒很开心笑了。周幽王发现这方法有效,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最终失信于诸侯,也失去了江山。 其实我们认真去思考这个故事,是会发现其中有漏洞的。首先,周王朝虽然不像今天幅员辽阔,但也有方圆千里之地,古时候也没有汽车飞机,再怎么紧赶慢赶也得十天半月。 其次是烽火台建立的目的在于外族入侵时,可以对外发送求救信号,因此一般建在荒郊野岭的高处,这样才能保证远处的人们可以看到求救的烟火。 试想下,身娇体柔的褒拟在荒郊野外等了十多天,能受得了吗?即使身体受得了,还能笑得出来吗?而且还不是一次,而是折腾几回,即使褒姒笑得出来,周幽王也舍不得美人受此辛苦。

既然烽火戏诸侯是司马迁编造出来的故事,那当西周遭受到外敌入侵时,为什么诸侯们都不来勤王了呢? 西周建立以后,西周的天子不直接管理天下,而是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从而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为了维护这种制度,又实行了宗法制,也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通过权利的有序传承来达到政权稳定。可以说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维系周王朝的两根支柱。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实际上就是指这套规则遭到了破坏,周王室不能再用”周礼“来约束诸侯的行为。 周幽王背叛周礼的原因倒是跟褒姒有关。话说周幽王因为宠爱褒拟,于是便废掉了之前的太子,改立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这就是公然在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因此等后来周幽王原配的父亲申侯和外敌勾结发兵镐京时,诸侯们都坐璧上观,因为他们觉得申侯复仇是情有可原,他的叛变事实上是对周礼的维护。

这种废长立幼的把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不断上演,如三国时期袁绍死后几个儿子为了争位导致袁家的衰落,又如明朝万历年间争国本事件,其实也是因为万历皇帝宠信万贵妃想废长立幼,引起大臣反对,于是君臣间这场斗争持续了十几年,朝政也荒废了十几年。以司马迁的才情,想必他也知道这其中的原因,那为何在《史记》编写中还是继续沿用这个说法呢? 第一个可能是,司马迁本身就不是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他会在历史述事中加入很多想象,据传司马迁为了著《史记》,曾到处找人聊天,并把他们口中的历史记录下来写到书中,《史记》中诸如刘邦斩白蛇起义、项羽与虞姬霸王别姬的情节便由此而来。依此推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也是司马迁听来并记录在书中的。 第二个可能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历史学家都是男人,他们所代表的是男权的人生观,历史观。贵为一国之君,要命地断送了祖宗打下的江山,总要找块遮羞布挡挡。每个朝代灭亡的时候,都少不了有女人作为这块遮羞布,从妹喜、妲己、褒姒、杨贵妃到陈圆圆,统统如此。

第三个可能就是司马迁为了避祸自保。汉武帝刘彻原本也不是长子,他是以庶子的身份登上皇位的,如果司马迁将西周灭亡的锅推到“废长立幼”上,在汉武帝看来,是不是会有影射的嫌疑。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司马迁只好编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只是连累了褒姒被后人咒了数千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