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在不久前的对印冲突中取得胜利,为何还腹背受敌呢?巴方的敌人除了印度外,还有哪些呢?印度在关键时刻将水资源武器化,会不会引发核战争?
近期,印巴两国爆发一场激烈战斗,事后双方虽说达成停火协议,但由于停火协议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根本就无法确保两国不会再打起来。毕竟,巴基斯坦虽说不想升级紧张局势,无奈印度咽不下战败这口恶气,极有可能会为维护面子重启战端。印巴停战协议到期,双方会不会重新打起来?
之前印巴两国通过协商决定延长临时停火协议的期限,到了5月18日停火协议到期。为此,巴总理谢里夫日前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应像和平邻邦一样坐下来,解决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过,印方似乎没有对此做出积极回应,双方也没有利用临时停火这段时间进行对话。因此,随着停火协议的到期,印巴新一场冲突可能会随时爆发,为什么这样说呢?
印度近期虽说在国内大肆“庆祝胜利”,国会议员也被派出国,在外交官的陪同下向一些国家“证明”印军“赢得胜利”。不过,印度被击落多架战机的事情已全球皆知,这让莫迪政府渲染“胜利”的举动,非但无法掩盖印军战败的事实,反而引发国内民粹势力的强烈不满,甚至有国大党议员在国会当面要求莫迪“下台”。显然,莫迪在国内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是增加他为转嫁国内政治风险铤而走险的概率。
在这一背景下,巴基斯坦虽说愿意为了和平主动让步,但其善意不一定能被印度接纳。毕竟印度这次的确是吃了大亏,其民族性格在那放着,而莫迪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因此,尽管印度政府一再强调自己胜利,但若他们承受不了国内压力,叠加他们心里就憋着一股劲,极有可能会通过再次挑起冲突把吃的亏找补回来。因此,对于巴基斯坦而言,真的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制定好防范策略。毕竟,巴方虽说首战告捷,但其安全环境并不乐观,巴军以1挑3,“俾路支”武装卷土重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巴基斯坦军队现在不但要提防印度军队有可能的大规模入侵,同时还有两股敌对势力在其他方向捣乱。首先是作为巴基斯坦“心腹大患”的“俾路支”极端组织势力。在印巴冲突爆发之前,“俾路支”极端组织突然攻占巴中部的曼戈切尔市,劫持政府大楼与能源设施,直接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关键节点瓜达尔港,迫使巴军方不得不从印巴前线调派大量兵力进行围剿。目前,虽说印巴边境还算没出大事,但“俾路支”极端组织针对巴方目标的袭击一直没有停止。
而造成巴基斯坦腹背受敌的这支极端组织武装,其背后的支持者就有印度,有信源显示印度情报机构向“俾路支”武装组织提供资金与战术培训,利用俾路支问题牵制巴军东线部署。俾路支省武装分子近期更是公然宣布“独立”,显然就是印度通过他们给巴政府带来更多压力,从而搅乱巴军方在印巴边境的军事部署。为此,巴基斯坦多次提交印度支持“俾路支”武装分子的铁证,但是新德里方面完全不在意。
除了俾路支省极端武装组织外,巴方还有另外一个大难题,那就是阿富汗塔利班。据外媒报道,巴基斯坦边境的巡逻队日前在杜兰德线附近的巴马尔地区,再次与阿富汗塔利班边防部队发生激烈交火。由于阿富汗塔利班难以完全斩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联系,巴阿边境并不平静,因此类似交火时常发生,这无疑给巴基斯坦军队带来极大麻烦。而在巴基斯坦军队以1挑3陷入多线作战困境之际,印度趁势断水,莫迪还想干什么?
印度此举无非就是企图将水资源武器化,给腹背受敌的巴基斯坦增加更大的压力。日前,位于杰纳布河上游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再次被印度政府单方面关闭,昭示着印巴水资源大战的进一步升级。印度在水资源供应问题搞小动作,贯穿整场冲突。他们控制的水闸可以说是“关了又开,开了又关”,莫迪政府究竟想干什么?按照媒体的说法就是:意在向巴基斯坦发出强烈的“战略信号”。
其实在印巴爆发冲突之前,莫迪政府就曾撂下狠话,不允许任何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境内。不过,巴方对此也不甘示弱,他们早就已经向印度发出警告,如果印度方面胆敢直接断了巴基斯坦的水,那么巴基斯坦的130多件核武器,也不是只能用来看的摆设。印度敢断水,巴基斯坦就让印度“断气”,这几乎可以说是最为严厉的警告了。
实际上,巴基斯坦当前虽说三面受敌,其水资源也面临被印度“卡脖子”的风险,不过,如果说莫迪政府因此就敢冒险挑起新一场战争、或者说切断对巴水源供应,那就有点高估他敢于与巴方“同归于尽”的决心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本轮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在军事战场和“舆论战场”上均占了上风。他们不但善于占领道德制高点,同时还善于迎合主要大国及国际社会的舆论诉求。这无疑让国际社会更相信巴基斯坦是被迫的一方,为避免南亚大陆爆发大规模战争或者核战争,国际社会将更倾向于向印度进行施压,从而迫使莫迪政府断了再次挑起全面战争的念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