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论坛上吵翻了天,有人说韩语本质是“中国拼音”,这话一出,韩国网友集体破防:“我们发明了最科学的文字,怎么成拼音了?”

可现实就摆在眼前,废除汉字几十年,韩语早就和汉语缠成了拆不开的线团,汉字在朝鲜半岛扎下根,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三国时期,百济、新罗、高句丽就把汉字当官方文字用。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那时候没有韩文,写史书、记政令、写诗作文,全靠汉字撑场面,贵族子弟要是不会写汉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文化。

高丽国时期,汉字的地位更稳了,国家专门设了“太学”,教《诗经》《论语》这些中国经典,科举考试也学中国唐宋,考的全是汉文经义,会写汉字才能当官。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那时候的朝鲜半岛,汉字就是文化和身份的象征,到了李氏朝鲜,汉字依旧是“顶流”,世宗大王1446年搞出《训民正音》,也就是现在的韩文。

听着是给老百姓造的字,可《训民正音》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用汉字写的,没有汉字帮忙,连发明“去汉字工具”的说明书都写不出来。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虽然有了韩文,但上层社会还是认汉字,官员写奏折用汉字,文人唱和用汉字,连家谱都得用汉字记。

韩文那会儿被叫做“谚文”,意思是“老百姓用的字”,贵族根本瞧不上,这种“汉字主、韩文辅”的日子,一过就是几百年。

1945年韩国独立后,风向开始变了。有人觉得汉字是“中国印记”,要想民族独立,就得先丢汉字。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1948年,《韩国文字专用法》出台,说要推广韩文,慢慢不用汉字,但那时候报纸、法律文书还离不开汉字,只能偷偷摸摸试探着来。

1957年,韩国教育部先拿小学开刀,说要“废除汉字教育”,之前课本里都是“谚文+汉字”混着写,老师一边教韩文,一边讲汉字意思,这道命令一下,汉字课本就从小学课堂里消失了。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1970年,朴正熙总统下了死命令:全国小学、初中,一律不准教汉字!不光课本换了,街头路牌、银行招牌、庙宇匾额上的汉字,全被改成韩文。

“朝鲜银行”变成“조선은행”,老人们看着熟悉的地方换了新名字,直犯迷糊,官方说这是“去殖民化”,其实是想“文化断奶”。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他们觉得丢了汉字,才能彻底和中国文化划清界限,可日本《朝日新闻》1981年发社论,说韩国这是“主动丢文化根源,简直是文化自宫”。

这话从曾经殖民过他们的日本人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觉得讽刺。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刚开始,年轻人觉得新鲜,写东西全用韩文,说这是“民族进步”,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祖辈写的信,满纸汉字词,年轻人一个也认不出,85%的中学生说“读不懂祖父母的信”。

历史典籍更惨,《东医宝鉴》《三国遗事》这些古书全是汉字写的,年轻人翻开就头疼。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1995年首尔大学调查,58%的新生连《三国史记》的题目都看不懂,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快读不懂了,这“文化独立”独立得有点尴尬。

韩语里的同音词更是添乱,“성”这个音,能对应“性、城、声、圣、胜”等20多个汉字词,没了汉字区分,说话全靠猜,司法文件里“고소장”是“控告状”还是“起诉状”,律师得查半天。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有次市政通告写“本区域将방수作业”,居民们以为要“放水”淹地,连夜搬家,结果施工队来了才知道是“防水”施工,白折腾一场,这种误会,在韩国天天上演,全是没汉字惹的祸。

学术界更是乱成一锅粥,医学、法律、科技里的专业词,大多是汉字词,丢了汉字,医生写病历怕写错,律师查法条怕理解错,教授讲课得先解释半天词意。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为了凑数,学术界只好乱造词,韩文混着英文用,弄得不伦不类,1980年代末,韩国教育部不得不承认:“废除汉字有副作用。”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韩语早就被汉字词“占领”了,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统计,现代韩语70%是汉字词。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경제(经济)”“문화(文化)”“교육(教育)”,发音跟中文几乎一样,韩国人说“의사”,中国人一听就知道是“医生”,就是带了点韩式口音。

日本早稻田大学和韩国汉阳大学做过研究,说韩语高频词里85%来自中古汉语,发音还保留着明清时候的影子,词义跟北京话接近度高达0.82。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语法上韩语像蒙古语,可说话时蹦出来的词,十有八九是汉字变的音,更有意思的是韩文发音。辅音“ㄱㄷㅂㅅㅈ”读“gdbsz”,送气音“ㅋㅌㅍㅊ”读“ktpq”。

老师教学生记发音,得用“歌德不识字”“那么乐呵”这种汉语口诀,元音“ㅏ”读“a”,“ㅜ”读“u”,离了汉语拼音,韩国孩子都学不会发音。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2009年,韩国20位前总理、部长联名给总统写信,求恢复小学汉字课,他们说老百姓办事看不懂表格,企业招不到会写汉字的员工,年轻人连自家族谱都认不全

这封信在韩国炸开了锅,大家才意识到丢汉字丢出大麻烦了。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就业市场更现实,2014年调查显示,68%的企业招人时,要求“会写1000个以上常用汉字”;金融行业更严格,韩国银行2022年起,新员工必须通过“汉字能力考”才能入职。

老百姓也坐不住了,2014年盖洛普调查,67%的人支持“恢复小学汉字教育”,40岁以下的年轻人,70%都赞成,他们自己就是“去汉字化”的受害者,找工作时因为不会汉字处处碰壁。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当初把汉字赶跑,现在反过来求着学”,成了韩国社会的真实写照,2010年,韩国中小学悄悄把汉字请回课堂。初中每学期学80个汉字词,高中要学800个。

2022年高考语文里,还加了“汉字注音题”,让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当年被赶走的汉字,几十年后又成了高考重点,想想都觉得魔幻。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不光学校,社会上也刮起“学汉字热”,私立学校把汉字课改成必修课,每周专门上2节课,有些地方办“汉字文化节”,搞书法比赛、猜字谜,老人小孩都来凑热闹。

书店里的汉字教材卖得火爆,《常用汉字1000个》成了畅销书。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2010年,首尔光化门重修,因为一块匾额吵翻了天,光化门是朝鲜王朝的正门,历史上一直挂着汉字匾额。重修时有人说要换韩文,有人说必须用汉字。

反对用汉字的人喊:“我们是现代国家,别用中国字!”支持的人回:“历史原貌就得用汉字!”吵了好几个月,政府最后说:挂汉字匾额,但加行小字注释“古代遗风”。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堂堂国家正门,挂个匾额还要加注释,生怕别人说用了“中国字”。这种小心翼翼的样子,把韩国人的文化焦虑暴露得明明白白。

更讽刺的是日本,日本也用汉字,报纸、课本里到处都是,却没人觉得这是“文化入侵”。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韩国人一边防汉字,一边又离不开,身份证上韩文名后面必须标汉字,金在中、金世正,没汉字真分不清,婚礼请帖、祭祖文书上,也得用汉字才显得正式。

韩企更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SM娱乐、CJ集团这些大企业,去海外注册商标,非用汉字不可。

他们说在东南亚、中国台湾地区,汉字商标更容易被记住,生意才能做起来,连韩流明星发微博,都得加几个汉字,怕中国粉丝看不懂。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现在的韩国社会,对汉字玩起了“双面人生”,新闻报道里尽量不用汉字,怕被骂“亲中”,可医院病历、法律文书里,该用汉字还得用,不然容易出错,课本上标着韩文拼音,老师却在偷偷教学生认汉字,说“考试有用”。

韩国人自己也纳闷:为啥丢了汉字几十年,韩语里还是到处是汉字的影子?说“경제”知道是“经济”,说“교육”知道是“教育”,发音跟中文像双胞胎。

连学韩文发音,都得靠“歌德不识字”这种汉语口诀,这不就是“中国拼音”吗?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最新报告说,韩语核心词汇里68%来自中古汉语,语法结构也像中文拼音。
这个结果一出来,韩国网友又破防了:“我们的语言怎么成这样了?”

其实他们没明白,文化血脉哪是说断就能断的?汉字在韩国扎了上千年的根,早就融进了语言、文化、生活里。想靠一道命令就丢了汉字,就像想拔掉长在地里的树,表面上拔了,根还在土里。

韩国人又破防了!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