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这场持续了三年多的战争,如今正走向一个临界点——生死之战的时刻。怎么个“生死法”?先看特朗普给出的时间表。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宣称,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不能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那么就要对俄罗斯商品征收100%的关税。看上去是在放狠话,其实细看之下,更像是变相的默许,甚至是鼓励。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随着事件发酵,更多消息曝出,原来普京前几天才刚和特朗普通话,向他透露俄罗斯准备在60天内完成夏季攻势,而现在特朗普突然给了俄罗斯50天的“缓冲期”,正好套进这个进攻计划里。毫无疑问,这不是凑巧,是心照不宣。也就是说,特朗普嘴上说“必须谈判”,手上却给了俄罗斯放开手脚的时间和空间,这不就是暗示:你快打,打出个结果来再说。
所以,这50天就成了乌克兰能否守住阵地的关键,就成了俄罗斯能否一举吞下乌东四州,甚至打穿战线的关键。战争本身已经够残酷,现在还要加上一层政治算计,那就更难琢磨。而就在这微妙节点上,西方集团还不许中方做一件事,那就是切断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
此前特朗普已经放话要征收“二级关税”——也就是制裁那些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说白了,就是要这些国家“别买俄罗斯的石油”。现在俄罗斯的石油最大买家是谁?中国、印度,还有巴西。于是,北约秘书长吕特也跳出来了,他不光站在白宫说狠话,还直接点名三国,说“如果你住在北京、新德里或者你是巴西总统,请打电话给普京,告诉他必须认真对待和平谈判”,否则就准备好面对“严重打击”。
这背后逻辑很清晰,北约32国打不了俄罗斯,就打他的生意,逼着其他国家断供,这就是“二级制裁”的真实目的。只不过问题在于,中国不买账。中国外交部立场明确:中方不接受非法单边制裁,也不吃胁迫那一套。中方始终认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对话和谈判。更何况,中俄的合作是公开透明、基于互利的,不受任何第三方干扰。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一边喊着要谈判,一边又对着其他国家比划制裁大棒,实际上就是在制造舆论压力。他知道,打压中俄合作不容易,于是找了个话头,借“和平协议”之名,行施压之实。而北约32国,也不算是真统一战线,充其量只是被拉进来的“背书者”,大多数国家其实心里也清楚,谁是真正希望战争结束,谁又是在打“算盘”。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特朗普如今对普京的称呼也变了。过去,他一口一个“普京是朋友”,甚至被外界质疑“亲俄”。如今,特朗普却话锋一转,称我不想说普京是个“刺客”,但他确实是个“狠角色”。不过,从他一边“骂”普京、一边又在行动上配合来看,这不是改口,这是彻底甩锅。
毕竟,特朗普自己也面临压力,他原本试图对乌克兰采取“冷处理”策略,也就是不主动帮忙、不全面援助,甚至有意让乌克兰吃亏,好换取俄方在中东问题上的让步。但没想到,这套操作在国内外遭到了极大反弹,共和党内部有不少人反对他的“挺俄路线”,欧洲盟友也不满美国“袖手旁观”。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急需一个“转身”的机会。于是,他就拿这次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当台阶,一边说要军援乌克兰,一边放出制裁俄罗斯的狠话,还强调“对普京失望”。这相当于告诉世界:“我变了,我不再站在普京那边了。”——这是不是事实不重要,关键是他得这么说。
而普京那边呢?一听特朗普放话“50天内必须达成协议”,俄罗斯很冷静。佩斯科夫说,这事我们得研究一下;梅德韦杰夫直接说特朗普是在“作秀”;拉夫罗夫则说,想谈可以,但俄方还没收到乌克兰那边的任何回应。
所以,俄罗斯其实也看透了,这所谓的“最后通牒”并不真是通牒,而是特朗普给自己留的台阶。他明白,特朗普不是来真打的,是来真拖的。50天后,如果俄罗斯打出成果,那美国可能也就默认结果了;要是打不出,特朗普再来个“我已经努力了”的台词,也能交差。
另外,不得不说一句,俄罗斯确实没有被打垮,不但没垮,还越打越稳。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增长了4%以上,工业生产也在提升,战场推进的速度也比去年更快。用普京的话说,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俄罗斯挺住了”,因此,指望100%关税就能压垮俄罗斯,实在太乐观了。
总之,不管外界怎么施压,中国都不会被裹挟进这场冲突,也不会被动接受所谓“选边站队”。中方只做一件事——推动和平谈判,争取尽早结束战争,而不是像某些国家,表面劝和,背后煽风点火。真正想要和平的,不是喊得最响的那一个,而是愿意坐下来谈、放下姿态、不动干戈的那一方,这点,全世界都在看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