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7日白玉兰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刘亦菲的缺席,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显然,继未能获奖之后,她的处境因为这一点变得更加危险。
甚至这几天的沉默,连官媒都看不下去站了出来。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舆论风波呢?
缺席争议
事实上,入围白玉兰但没有去的演员并不罕见,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陪跑,如果有更重要的事情,自然会选择别的。
而且本来典礼也没有那种强制规定,说明必须出席之类的。
然而刘亦菲的事情不同。一方面,她本身自带大量流量,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被议论分析。
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前一天高调出席了提名晚宴,第二天临时缺席的人。如果本身就不打算来,那晚宴也根本不会参加。但她已经参加了,给外界的信号自然是会去典礼现场的。
在此之前,刘亦菲参演的《玫瑰的故事》,就已经传出有很大可能获奖的消息。她参加晚宴的同一时间,LV的高定秀也开始了,其舍后而取前者的选择在大众眼里也佐证了这一点。
结果临阵缺席,这在大家看来,估计是因为她忽然得知奖项没有自己的,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因此就没有来到现场。
在当时,她剧组出席的所有人都拿了黄玫瑰亮相。不管是在提名者里,还是在剧组代表中,她都是唯一的缺席者。
不少人猜测,可能是之前白玉兰给了她获奖的暗示,让她以为自己能够获奖,完全是在遛人博话题,不出席也没有啥问题。
但更多人觉得,她这样临时变卦的举动,完全是自己输不起。
在女主演获得提名的时候,很多人都十分关注,而这些人不管是谁,演技都非常优秀,深受观众认可。
不过最终获奖的,还得是宋佳,而她演绎的张桂梅老师,更是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
不管是观众还是她的对手,都会觉得这份奖项是实至名归,心服口服。
而在台下,同样获得提名,有能力与宋佳一争的闫妮,送给她一朵棉花,马伊俐则是微笑着为她鼓掌。还有很多人,都在为宋佳感到高兴。
可以说,这一刻,他们都是艺术的创作者,都是有共同目标的演员,而不是什么竞争、对抗的关系。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美好氛围,衬出了缺席者的“狭隘”心胸。
评委发言
本身刘亦菲的行为就已经极具争议性了,结果事后白玉兰的发文,更是把这件事推上了舆论的浪尖。
所谓“尊重规则”,被人认为在暗指刘亦菲的行为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还有之前,但凡是有她奖项的典礼,不管是下雨还是拄拐杖,她都克服困难出场了。而后来因为自己的国籍问题没有入围的奖项,以及这次只有提名的典礼,她都没有到场。
在一些人看来,她只会出席给她颁奖的场合,可以说是毫不掩饰。
而且细数白玉兰,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把奖项颁给外籍人的情况了。当年刘亦菲在小时候跟着家里人改换国籍,虽然不是出于自主意愿,但如今即便她成就再高,也很难在这方面取得主动权。
但如果明知自己得不到奖,干脆不参加,给双方都留个体面,也没什么不好。那为什么刘亦菲还要出席晚宴呢?
有传言称白玉兰曾对其透露说能够得奖,其团队以为是最佳女主,结果可能后来才知道准备给她颁发的是人气奖。
但这个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对刘亦菲来说更是没有必要。这种行径,也无疑是在拿她来博热度。
但显然,这里面的原因和内情,都是网友的猜测,根本没有实证。
官媒发声
对于这个情况,当时双方都没有正面对此回应,各种阴谋论也甚嚣尘上。于是有官媒在6月30日的时候相继发声。
成都的官媒认为,刘亦菲之前在晚宴上的发言,对于演戏的体悟和谦逊的态度,这一点值得肯定。
正因如此,为了自己的形象和公众舆论不向坏的方向发展,在事情不断发酵的时候,她更应该在这种时候有所回应,而不是一直保持沉默。
而湖北官媒认为,其实缺席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完全是看个人的意愿。
不管究竟出于什么原因,但归根到底也是她自己的事情,网友是没有必要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猜测理由的。
本来得奖或者没得奖,都是各得其所,典礼整体的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放着这些不去讨论,而是去关注这些流言蜚语,正是关注点的失衡。
刘亦菲从入圈的《金粉世家》开始,后来的每一部剧都极为经典,也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无论是王语嫣这个神仙姐姐,还是金庸中的经典角色小龙女,很多人的童年回忆赵灵儿,其前几年的角色都在观众心里留下了痕迹。
后来参演电影后,她之前积累的人气更是勃发,不仅观众缘好,还成为了能抗票房的存在。
她在《倩女幽魂》中扮演的聂小倩,收获了海内外观众的关注。《铜雀台》、《夜孔雀》等各种影片,都将她推向更优秀的高度。
在2017年的时候,她的《花木兰》更是在全球上映,将中国的文化元素和故事推到了国际。近几年她的各种影视作品,更是接连斩获了各种奖项,她的每一部作品的质量也都有保障。
对于出演这些角色的她,或者是对于更多的有优秀作品但仍然陪跑的演员来说,这些都只是一次失败,而不是一直如此。
他们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作品,既是出于对事业的追求,也是对文艺作品的奉献。即便没有得奖,但观众的认可就是他们的丰碑。
像是这次的舆论,不是因为演员缺席又保持沉默,就完全是她的问题,而是演员和颁奖方两者都没有进行有效的应对。
因此,如果无法保持沉默,两方都应该对此发声,让优秀的作品不再淹没于失控的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