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3岁小伙新婚夜对妻子说:“婚后我不管做啥事,都要支持我。”谁知,婚后他却宅在家里,大门不迈,分文未挣,女人白天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做家务带孩子,十几年毫无怨言,妻子:他打工是对才华的浪费! 熊庆华,1976年出生在湖北仙桃市永长河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家里祖祖辈辈靠种地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里人眼里只有庄稼和粮食,啥艺术啊文化啊,根本没人当回事。可熊庆华小时候就不一样,别的小孩跑出去玩,他却喜欢一个人蹲着,用树枝在地上画画。家里人看他这样,觉得这孩子不务正业,干啥不好,非弄这些没用的东西。父母忙着下地干活,看到他手上沾满泥巴,总是皱眉让他别瞎折腾。可他就是停不下来,从小就对画画着了迷。 长大点后,他开始用炭笔画,纸不够,就捡村里不要的废纸,趴在家里那张破桌上画。家里条件差,没钱买啥好工具,他就自己琢磨,用布头和土法子调颜料,手上脸上经常弄得脏兮兮的。村里人路过他家,瞅见他在那画,没人觉得这能有啥出息,有人还冷嘲热讽,说他懒得下地干活,尽搞这些没用的玩意儿。他不爱搭理这些话,别人不理解,他也不解释,就是一门心思画自己的。出去干活的间隙,他也闲不住,随手捡块石头都能画上几笔。日子苦是苦,但他心里有股劲儿,觉得自己这辈子就得干这个。 1999年,23岁的熊庆华和付爱娇结了婚。新婚夜他说那句话时,付爱娇没多想,就点了头。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心地也好,嫁过来后才发现,这日子跟她想的不太一样。熊庆华婚后还是老样子,天天在家画画,出门都不带出的。家里啥活也不干,挣钱更别提了,全靠付爱娇一个人撑着。她每天一大早就去村外的砖厂干活,扛砖搬货,累得腰酸背痛,中午啃个馒头对付一下,晚上回来还得做饭、带孩子、收拾屋子。村里人看不下去,私下里议论,说熊庆华这男人太不像话,靠老婆养活,懒得没边了。 付爱娇从没跟人抱怨过。有人当着她的面说熊庆华,她也只是低头笑笑,不吭声。熊庆华也不是完全没想过改变,他也试着出去干活,去砖厂搬过砖,去镇上工厂待过几天,可每次干不了多久就回来了。不是他偷懒,是他真干不下去,手一碰工具就觉得不对劲,心里惦记的还是画画。付爱娇知道他这脾气,也没逼他,默默把家里的事全扛了下来。她嘴上不说,心里却信他有才华,觉得他出去打工就是浪费时间。夫妻俩就这样,日子紧巴巴地过着,外人看不懂,他们自己心里却有数。 坚持的转机 时间到了2007年,事情终于有了点变化。村里有个叫雷才兵的人,偶然去了熊庆华家,看到他画的那些画,觉得有点意思,就主动提出帮他把画拿出去试试。他收拾了几幅画,带到深圳找人看。结果还真有人欣赏,一个画廊老板看中了,拿去展览,没想到卖了个好价钱。从那以后,熊庆华的名气慢慢传开了。2010年,他在深圳开了第一次个人画展,来的全是城里人,画一幅幅被买走,他自己都不敢信。到了2016年,他一幅画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30万,这在村里人眼里,简直是天文数字。 他画的那些东西,其实就是村里常见的景象,田野啊,河流啊,老树啊,可人家城里人就吃这一套,说他画里有乡土味儿,有感情。熊庆华自己也没想到,当年村里人笑话的“没用的事”,居然真能让他翻身。付爱娇这些年吃的苦,总算有了回报。她还是那句话:“他打工就是浪费才华。”这话以前听着像笑话,现在村里人想想,也不得不服气。 熊庆华出了名,日子也好起来了。他和付爱娇没忘了村里,拿钱修了小学,给孩子们弄了个地方读书,还建了个小艺术室,让村里的小孩也能摸摸画笔。他俩搬进了新盖的砖房,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付爱娇不用再去砖厂干活,每天种种花,日子过得踏实。熊庆华还是画画,不过现在不是为了糊口,是真喜欢。村里人路过他家,不再指指点点,反倒有点佩服。他们的故事传开了,大家伙儿都说,这两口子真不容易,愣是熬出了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