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文| 侃球部落

编辑」侃球部落

前言

中国女篮的热身赛四连胜,在澳大利亚队的强硬防守下戛然而止。

63-76的比分不仅终结了球队的连胜势头,更让球迷意识到——这支球队的短板,远比想象中更明显。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三名球员的集体低迷,让比赛早早失去悬念。更关键的是,当李梦不在时,中国女篮的进攻体系似乎少了一把“万能钥匙”。

那么,这场失利究竟暴露了哪些致命问题?接下来的调整方向又在哪里?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热身赛意外折戟

7月6日,中国女篮与澳大利亚队在海口五源河体育馆开打。

比赛开始后,韩旭率先为中国队取得2分,随后双方比分交替上升。

然而,当韩旭下场休息后,澳大利亚队立即抓住机会,利用内线优势不断冲击中国队防线。第一节结束,中国队以19-28落后对手。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第二节的表现更让人担忧,中国女篮一直未能找到顺畅的进攻节奏,外线投射效率低下,一度仅靠罚球得到4分。

半场结束时,中国队已经落后18分。下半场中国队开始发力,杨力维和罗欣棫的三分球帮助球队缩小差距。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特别是第三节打出一波12-0的攻势,将分差缩小到10分。

在末节比赛中,中国女篮一度将分差缩小至7分,但澳大利亚队随后连续命中两记三分球,彻底锁定胜局。

这场比赛,咱们女篮姑娘们的表现,还是挺叫人意外的……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三剑客”失手:核心球员集体哑火的警示

这场比赛中,三名关键球员的表现尤其令人失望。

首先是被寄予厚望的杨舒予,作为球队重要的进攻点,她在27分钟的出场时间里仅得3分,8次出手只有1次命中,进攻端完全失去了威胁。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翟若云同样表现平平,12分钟的上场时间只拿到3分。而贾赛琪的表现更是低迷,7分钟出场时间内两次出手全部偏出,一分未得。

三人在进攻端的低效率直接导致了中国队在上半场陷入得分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名球员在面对澳大利亚女篮强硬的防守时,显得束手束脚。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杨舒予的突破受到严重限制,翟若云的外线投射失准,贾赛琪则几乎没有发挥空间。

这种情况下,球队急需一位能够在高强度对抗中依然保持稳定发挥的球员。

而更让宫鲁鸣头疼的,是球队在高端局中暴露出的两大硬伤……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事实一:世界级对抗,中国女篮还没准备好

中国女篮输给澳大利亚13分,最直观的差距就体现在对抗上。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实打实的身体和力量差距。

澳大利亚队虽然没派全主力,但她们的球员在场上就像一堵移动的墙,中国女篮的突破、卡位、篮板拼抢,几乎每一步都受到压制。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数据不会骗人——篮板球36比28,澳大利亚多抢了8个;罚球23次对中国队的12次,说明她们冲击内线的侵略性更强。

更扎心的是,中国女篮的12次罚球只进了7个,而澳大利亚17罚命中,基本功的差距一目了然。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韩旭拿了15分9篮板,但前场篮板只有1个。这意味着,即使她能在防守端干扰对手,但一旦投篮不中,中国女篮很难拿到二次进攻机会。

锋线的问题更明显。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张茹、罗欣棫在亚洲级别的比赛里能靠灵活性得分,但面对澳大利亚的强硬防守,她们的突破频频受阻,投篮也失去节奏。

杨舒予8投1中,翟若云3次出手只进1球,这种效率在高端局里根本不够用。

宫鲁鸣赛后说球队“慌慌张张”,其实就是在说球员们不适应这种强度的对抗。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中国女篮过去几年在亚洲称霸,靠的是技术和团队配合,但到了世界级赛场,光有这些不够。

澳大利亚队的防守压迫让中国女篮的传球变得犹豫,很多次进攻到最后几秒仓促出手,自然命中率暴跌。

同时问题也来了——如果连澳大利亚的二阵都扛不住,到了正赛面对全主力的日本、美国,又该怎么办?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事实二:没有李梦,中国女篮的“硬解”能力不佳

中国女篮对阵澳大利亚的热身赛,把球队进攻端的一个关键问题暴露无遗:

缺少李梦这样的核心得分手,球队在攻坚时刻显得办法不多。

这不是说其他球员不努力,而是当战术打不开时,确实缺少一个能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球员。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看看比赛中的几个关键数据:第二节全队仅得12分,三分球17投5中,命中率不足30%。

更直观的是,当澳大利亚加强防守强度时,中国女篮的进攻明显变得滞涩,很多回合都是在外线不断传导,最后勉强出手。

这种时候,以往李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她既能持球突破造杀伤,也能在进攻时间所剩无几时完成高难度投篮。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目前这支中国女篮的锋线配置很有意思。张茹防守出色但进攻偏功能性,罗欣棫能投三分但持球能力有限,杨舒予有冲击力但稳定性不足。

这样的组合在打亚洲球队时够用,但面对澳大利亚这种级别的防守,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比赛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战术跑没了,球传到锋线手里,但没人敢打或者打不进。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韩旭作为内线核心表现稳定,但她的得分更多依赖队友传球。杨力维作为控卫组织能力出色,但她的主要任务是串联全队。

当这两个强点被针对时,球队确实需要第三个能自主创造机会的得分点,这正是李梦的价值所在。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这场比赛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女篮在培养新一代持球攻击手方面还需要加强。毕竟李梦已经30岁,球队需要为未来做准备。

不过从短期来看,想要在即将到来的亚洲杯取得好成绩,李梦的回归可能还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面对即将到来的亚洲杯,以及更远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篮是否应该重新考虑李梦的位置?这场失利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失败是成功之母:及时暴露问题的积极意义

虽然这场比赛的失利令人失望,但从备战的角度看,这反而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正式比赛前暴露问题,总好过在大赛中措手不及。

这场比赛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女篮在面对世界级强队时的短板,包括身体对抗能力不足、外线投射不稳定、关键球员在高压下表现失常等。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这些问题在之前对阵亚洲球队时并不明显,但在遇到实力更强的对手时立即显现。

同时,也让教练组有机会测试不同的阵容组合,特别是在缺少关键球员的情况下,哪些球员能够挺身而出。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韩旭在本场比赛中拿到15分9篮板的数据,展现了她的内线统治力;杨力维贡献10分,罗欣棫得到9分,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另外,这场失利为球队提供了宝贵的心理锻炼机会。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球队并没有放弃,而是在第三节打出一波攻势,将比分差距缩小。这种韧性和抗压能力在未来的大赛中将非常重要。

对于宫鲁鸣来说,这场比赛是一个及时的警醒,提醒他需要在战术布置、球员轮换和心理调适等多方面做出调整。

距离亚洲杯开赛还有一段时间,球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战术调整。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未来展望:重整旗鼓再出发

面对这场失利,中国女篮需要冷静分析,及时调整。

7月8日在长沙,中国女篮将再次对阵澳大利亚女篮,这将是一次重要的检验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对于是否需要重新考虑李梦的位置,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这场比赛看,李梦的作用确实难以替代,特别是在面对世界强队时。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但同时,球队也需要为长远发展培养更多具备类似能力的球员。

无论如何,这场失利都不应该被过度解读。中国女篮依然是亚洲顶尖球队,具备卫冕亚洲杯冠军的实力。

关键是如何从这场比赛中吸取教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提升。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正如古语所言:“失败乃成功之母”。相信经过这场比赛的洗礼,中国女篮将变得更加强大,在未来的赛场上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我们期待在7月8日的长沙之战中,看到一支重整旗鼓、斗志昂扬的中国女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输13分惨败!3人表现拉胯让宫鲁鸣看清2个事实,李梦一作用难替代

原文刊载新华社新媒体2025-07-07关于“中国女篮热身赛不敌澳大利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