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青橘罐头
编辑|青橘罐头
前言
一家A股上市公司,把375亿资产几乎全部搬到美国,更是赚了上百亿,但却长达15年没有给股东分工。
更离谱的是,审计师突然“撂挑子”跑路,公司股票被ST,面临退市风险。
那么从山东纺织厂摇身一变成美国“油田大亨”,新潮能源究竟在玩什么把戏?
那些相信价值投资的老百姓,怎么就成了这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
能源巨头公司
一家公司,山东烟台注册,总部却搬到了北京,核心资产和经营业务全在美国,这种“三地分离”的奇特模式,恐怕在A股市场也算得上独一份了。
新潮能源的故事,要从1985年说起。
那时候的新潮能源还只是山东烟台的一家普通纺织厂,主营毛棉纺织品。
到了1996年,这家纺织厂摇身一变成了“新潮实业”,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石油市场。
这一投就是大手笔,新潮能源收购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Hoople常规油田,以及Howard和Borden两个页岩油田。
说实话从纺织厂转型到石油巨头,这种跨度确实让人咋舌。
更让人意外的是转型后的资产配置,根据2023年的年报数据,新潮能源总资产规模达到335亿元,但其中99%的核心资产都在美国。
而到了2024年6月末,公司的货币资金有40.54亿元,其中40.4亿元存放在境外。
这样算下来,新潮能源有近375的亿资产都在美国,占比更是超过99%,换句话说该公司的所有资产都在国外。
这种资产配置方式实在有些耐人寻味,一个在中国注册、总部在北京的公司,几乎把所有身家都搬到了美国。
虽说石油生意确实需要就地经营,但把99%的资产都放在海外,要知道很多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也很少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空心化”的经营模式对国内投资者意味着什么,表面上看,新潮能源确实成功转型成了能源巨头,坐拥优质油田资产,业绩也相当可观。
但仔细想想,当一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都在海外,国内投资者的利益谁来保障?
万一出现什么风吹草动,这些远在美国的资产能不能及时变现回流?
远的先不说,就说新潮能源就连投资人的利益都不能保证了。
长达15年零分红
资产都搬到美国去了,那赚的钱呢?这恐怕是所有新潮能源股东最关心的问题。
答案可能会让人气得跳脚——从2022年到2024年9月,新潮能源累计实现净利润73.76亿元,账上未分配利润余额高达69.47亿元。
但从2009年至今,整整15年,股东们连一分钱红利都没见着。
这种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了,按理说一家经营良好、利润丰厚的上市公司,给股东分红是天经地义的事。
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持有的小股东来说,分红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投资回报,可新潮能源倒好,赚了大钱却一毛不拔。
股民们的遭遇更是惨不忍睹,今年3月新潮能源股价一度跌停,封单金额达到3.4亿元。
这意味着有3.4亿元的卖单堆在跌停板上,想卖都卖不出去。
对于那些高位接盘的散户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本来指望着能源股能带来稳定收益,结果不仅没分到红,连本金都要打水漂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就在小股东们欲哭无泪的时候,资本大鳄们却在暗中布局。
今年1月浙江金帝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出手了,斥资一股3.10元的价格收购新潮能源20%的股份。
而进入到4月资本市场的控制权争夺战再起波澜。
ST新潮的股权结构即将迎来重大变局,伊泰B股在4月18日正式加入竞购行列。
这家公司向包括金帝石油在内的全体股东抛出橄榄枝,开出每股3.40元的收购价格,其野心不小——志在拿下过半数的控制权,即51%的股份。
这一竞争性要约的发出,意味着ST新潮的归属权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多方资本力量正在这个棋盘上展开激烈博弈。
想想也挺讽刺的,小股东们辛辛苦苦攒钱买股票,指望着公司能好好经营、按时分红,结果等来的却是15年的“空头支票”。
而那些财大气粗的资本方,却能通过高溢价收购轻松入局,直接瞄准美国的油田资产。
如果说不分红只是让股民们心里不痛快,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简直就是往伤口上撒盐了。
这是因为3月14日,负责新潮能源审计的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突然宣布“撂挑子”了,不干了,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在A股市场可不多见。
审计机构跑路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就是2023年的年报出不来了。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规定时间前披露2024年的年报,而新潮能源拖到截止日期都没有提交。
果不其然证监会很快就出手了,在5月对新潮能源立案调查,而5月6日这天,交易暂停的决定正式生效,ST新潮的股票从市场上消失。
不仅如此退市阴云笼罩着ST新潮,投资者们只能焦虑等待,这家曾经活跃的上市公司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家公司的处境愈发严峻不仅错过了2024年年报的披露期限,连2025年首季财报也未能如期发布。
而监管规则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ST新潮在7月初之前仍无法交出2024年的成绩单,退市风险警示的标签将不可避免地贴在公司身上。
新潮能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但对于那些被套牢的股民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投资生涯中最惨痛的一课。
从山东纺织厂到美国油田大亨,从73亿利润到15年零分红,从股价暴跌到面临退市,这一路走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小股东们的苦难。
每日经济新闻2025-05-06——年报“难产” ST新潮被证监会立案,公司股票已停牌
财联社2025-05-06——年报“难产”被立案调查 谁在导演ST新潮竞争要约幕后大戏?
读创2025-03-18——审计机构闪电辞任,ST新潮连吃两跌停!公司15年未分红 全部核心资产在境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