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韩美关系紧张,特朗普要求韩国出资4000亿美元,这让李在明政府压力巨大,其对华态度也因此生变。

特朗普的“大招”效果显著!韩国掏不出4000亿美元,李在明对中国的态度立马变了


李在明(资料图)

特朗普的“4000亿”重压,韩国经济难承其重

美国在与韩国的关税谈判中,提出一个堪称“天价”的要求——让韩国政府拿出4000亿美元,设立专门用于韩国企业在美国造船、汽车制造等领域投资的美国投资基金,以此作为换取美国关税豁免的条件。这一要求,直白点说,就如同美国直接向韩国索要4000亿美元的“保护费”。

4000亿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韩国一年的GDP大致在1.8万亿美元左右,按照财政收入约占GDP30%的比例估算,4000亿美元几乎等同于韩国年度财政收入的八成。即便这笔钱是投资基金,并非全由韩国财政承担,但韩国政府必定是出资的主要力量。并且,这笔资金用途受限,只能投向美国。从投资角度看,如今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劳动力成本高,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特朗普期望借助韩国、日本等盟友资金重振本土制造业,想法虽好,却缺乏有效降低美国生产成本的策略。也就是说,若将资金投入美国制造业,大概率是做亏本买卖。

韩国《朝鲜日报》就明确指出,这4000亿美元,超过韩国年度国家预算的80%,韩国政府在如何筹措这笔资金上,陷入了艰难困境。当下筹资困难的状况,表明韩国政府以及国内财阀心里都清楚,所谓投资美国,很大程度上就是花钱交保护费,让特朗普用来装点其政治门面。

重压之下,李在明对华态度180度大转弯

李在明上台伊始,曾展现出与前任尹锡悦不同的外交姿态。在竞选期间,面对对手抨击其“亲华”,他反驳称“韩美同盟是国家安全支柱,但不应全盘押注美国”。关于台海问题,他也曾表态“无论台海发生什么,韩国只需做好自己,并对两岸都说声谢谢”,这一表态被部分美韩人士视为“回避安全承诺”,成为其“亲华论”的重要依据。

特朗普的“大招”效果显著!韩国掏不出4000亿美元,李在明对中国的态度立马变了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随着美国压力的不断增大,李在明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7月17日,在青瓦台午餐会上,面对政坛元老金钟仁关于“美国政界存在广泛误解,认为李在明外交政策倾向中国,可能影响韩美关税谈判”的直言警告,李在明首次公开回应“亲华”质疑。他明确表示,在处理所有问题时,都会努力将韩美同盟和韩美关系置于首位,希望美国不要产生误解。

此前,李在明原定任命与美国共和党关系深厚的金钟仁担任访美特使团团长,却在最后时刻变更为前韩国商会会长朴容晚。韩国总统府虽解释称是因金钟仁“经验丰富”,需留国内提供高层咨询,但韩联社披露,李在明当面向金致歉,这也暴露了决策的仓促。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李在明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既需要安抚美国,又要避免被完全绑上美国的“反华战车”。

外交摇摆间,韩国未来路在何方

李在明原本试图在中美之间走出一条“钢丝”路线。对美国,在经济上做出一定妥协,以维持安全框架;对中国,保留一定合作空间,为经济合作留存可能性。但如今,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这种平衡策略正面临严峻挑战。

从短期看,韩美关税谈判僵持不下,美国威胁加征更高关税,这对韩国经济影响巨大。韩国作为出口占GDP比重较大的国家,对美出口至关重要。李在明刚上台,急需稳定的经济环境推行各项政策,若此时因美国加税导致韩国经济停滞甚至衰退,后续施政将困难重重。

从长期看,尽管李在明希望在经济上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安全上缓和与朝鲜的关系,但美国在韩国驻军的现实无法忽视,当前朝韩关系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根本性转变。所以,无论是从韩国自身安全考虑,还是在与朝鲜谈判时作为底气支撑,美国的态度都极为关键。若因中韩关系影响到韩美军事同盟,李在明的总统之位也将不稳。

特朗普的“大招”效果显著!韩国掏不出4000亿美元,李在明对中国的态度立马变了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方面,一直希望韩国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不要跟随美国生事,同时能够积极推动中韩经济交流。李在明是否“亲华”并非关键,重要的是他不能“反华”。当下,李在明在中美之间的艰难抉择,将深刻影响韩国未来多年的发展走向,而韩国能否在大国博弈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