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初,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经公布了,包括央视等很多媒体,都转发并强调一点:四川濛溪河遗址群填补了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空白,有力反驳“非洲起源论”的观点!

先来说说这个“非洲老祖宗”到底是咋回事? 1987年,美国科学家拿着148个胎盘DNA搞了一场“学术占卜”,硬生生把全人类的祖宗算到一位20万年前的非洲女性那里。

还大言不惭宣称:“6万年前她的后代走出非洲,然后走到东亚,清理掉‘落后’土著,包括中国最早期的蓝田人、北京猿人的后代”。

所谓的现代智人“大迁徙”

更荒诞的是,这套“非洲起源剧本”,连一块对应的非洲化石证据都拿不出来,全靠“基因逆推”:说白了就是用现代数据编祖宗!

可偏偏这套“学术神棍”理论在欧美风靡一时,还被国内某些“文化买办”当圣旨捧回来,恨不得给北京猿人扣上“灭绝废物”的帽子。

但四川濛溪河遗址群,实锤证据,实打实的考古实物,而不是西方那些“凭空编造”,这些真是7万多年前的铁证:“跪族们醒一醒,中国人的老祖宗在这儿活得好好的,用不着非洲人来当救世主!”

濛溪河遗址群(本文图片都来源央视等媒体)

如果说非洲起源论者嘴里的东亚古人是“等灭绝的傻狍子”,那濛溪河遗址就是一本《舌尖上的旧石器时代》。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郑喆轩介绍,濛溪河遗址群测年结果:遗址群的第一点位距今8万~5万年左右,年代主体为距今约10万~5万年。

遗址里挖出了鱼鳖、熊虎的骨头、核桃橡果,甚至还有花椒和葡萄。这些老祖宗不仅懂“荤素搭配”,还会专挑剑齿象的肉集中处理,把“广谱革命”提前了几万年。

并且系统性用火,有切割、砍砸痕迹,某些人吹嘘非洲智人“更先进”?怕是连工具都用不好。


濛溪河遗址群出土的石器


考古发现有硅化木做的精致石器(本地特产),骨器、木器(全球罕见保存),甚至还有疑似标枪的加工痕迹。对比同期非洲的“石头砸石头”技术,濛溪河人简直在玩《石器时代》顶配版!

更打脸的是,这群“东亚土著”活蹦乱跳的年代(7万~5万年前),按非洲论剧本,他们早该被“非洲天降猛男”团灭了。

可现实是:濛溪河人不仅没灭绝,还搞出了“国际最早的复杂现代行为证据”:考古出土的以硅化木为原料的小型石器,与东亚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一脉相承,与西方同时期的石器技术明显不同。且早期人类生存的全部证据链,都找齐了,这可能是世界唯一!

西方学者吹了几十年的“非洲独有创新”,在中国遗址里全找到了!而且一挖就是一大堆,这和西方考古经常出现的“孤证”形成鲜明对比。


濛溪河遗址群部分出土动物化石和植物种子


之前“非洲论”大行其道的时候,某大学团队死磕DNA给其洗地,中南大学反手就用分子生物学证明“现代人出东亚”。吴新智院士还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意思是中国老祖宗是土生土长的,只不过偶尔和隔壁尼安德特人串个门而已。

但国内某些“知识分子”不死心,硬是弄出个“夏娃说”,帮西方完善“非洲起源论”,合着某些人宁可相信非洲虚拟祖宗,也不愿挖自家后院?

非洲起源论者最爱哭嚎“东亚缺5~10万年遗址”,可他们自己呢?欧洲非洲同期遗址在哪里?要么少得可怜,要么干脆空白,濛溪河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够他们挖一百年。

濛溪河遗址群部分出土核桃、橡果

濛溪河遗址群的考古发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非洲论”最爱说的“进化空白期”给填上了,让这些人再也没有借口。10万年前这里就有本地人活动,7万年前这里就已经进入到繁荣活跃期。

说到底,“非洲唯一论”本质是学术霸权加上殖民遗毒。首先是政治正确,鼓吹“人类同源非洲”,方便西方扮演“文明父亲”。其次是资金操控,非洲项目有金主砸钱,东亚研究?自己玩泥巴去!

那些“精神跪族”,国内某些人一听洋人发论文就膝盖生根,吴新智们挖穿地皮也换不来他们一句“真香”。

濛溪河遗址出土种子遗存

濛溪河遗址的每一块石器、每一颗果核,都在抽打“西方中心论”的脸:7万年前的中国,老祖宗们吃着烧烤唱着歌,压根没等非洲人来“拯救”。

某些人若非要跪舔“非洲夏娃”,建议先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非洲“夏娃”的化石在哪?答:在科学家想象里。

第二:凭什么东亚百万年化石证据链不如你一段DNA?答:因为论文是英文写的。

第三:濛溪河的石器比非洲还精致,谁更“先进”?答:我不管(撒泼打滚)!

最后送上一句四川话点评:“莫在外头认野祖宗,屋头腊肉香得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