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集团的人事“地震”与债务危机

图源:杉杉集团官网

周婷卸任,杉杉集团深陷高层震荡与债务危机。

吴若凡|文

近日,曾以服装产业闻名,转型新能源的杉杉集团,高层闪电更迭引发市场关注。掌舵不足三个月的“二代”接班人周婷突然卸任集团法人及董事长职务,叠加公司深陷债务违约、法院重整听证会等负面消息,外界对这家老牌企业的命运走向充满疑虑。

01

人事“地震”与债务危机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5年2月,杉杉集团完成工商变更,创始人郑永刚的遗孀周婷不再担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由周顺和接任法定代表人并担任董事长,孙伟卸任董事职务。

据悉,周顺和实际上为周婷的直系亲属。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周顺和同时担任上海慰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股东,其持有该公司10%的股权。“慰笛”是周婷在电视台任主播时的艺名。

此前的2024年11月,42岁的周婷被杉杉股份董事会推选为公司新任董事长,正式开始掌舵“杉杉系”,前任董事长郑驹任副董事长一职。

杉杉控股方面回应称,上述职位变动为公司正常调整,杉杉控股各股东、董事及高管均正常履职。

2024年11月18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郑驹因工作原因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庄巍因个人原因辞去副董事长职务,公司于11月17日召开董事会,选举董事周婷为新一任董事长,选举郑驹担任新一任副董事长。庄巍在辞去副董事长职务后,仍担任公司董事。

同日,周婷在杉杉控股官微“杉杉通”发布《致全体杉杉同仁的一封信》表示,已于当日和郑驹完成工作交接,日后双方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杉杉前行。

人事动荡背后,杉杉集团的财务危机持续发酵。公开信息显示,杉杉股份(600884.SH)自2023年下半年起被曝有多起贷款利息逾期、债务违约。

2024年7月以来,杉杉股份接连公告,其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杉杉控股所持有的持股先后被多地法院司法冻结。

自周婷正式接手“杉杉系”以来,曾拜访了一众债权银行,以期为“杉杉系”再争取一些喘息的空间和翻身的机会。不过,收效甚微。

1月27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悉,控股股东杉杉集团于2025年1月23日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书,其中载明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宁穿支行、兴业银行宁波分行于2025年1月21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杉杉集团进行重整。

2025年2月7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杉杉股份重整案召开听证会,意味着公司或面临破产重整程序。

02

转型阵痛

2022年杉杉集团创始人郑永刚离世后,其子郑驹与遗孀周婷的“接班之争”一度成为舆论焦点。尽管最终周婷被推至台前,但其上任后,杉杉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扩张步伐明显放缓,核心业务锂电池材料面临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压力,叠加债务问题集中爆发,企业治理能力备受质疑。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杉杉股份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超百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不足50亿元,流动性压力凸显。

据悉,杉杉股份目前公开债务规模超200亿元,涉及数十家金融机构及供应商。2023年12月,其子公司杉杉科技一笔5亿元短期融资券未能按期兑付,触发交叉违约条款,导致多家银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

2024年6月28日,杉杉集团发布了一则贷款利息逾期公告,其应于6月20日向兴业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浙商银行支付的1963.91万元贷款利息未按照计划还款。但在公告披露日,杉杉集团已与所涉贷款银行进行沟通协商并达成一致,完成相关款项支付。

“杉杉的危机是激进扩张与行业周期叠加的结果。过去几年,其在锂电材料领域大量投资,但行业增速放缓导致回报不及预期。若想‘断臂求生’,需大幅收缩战线,聚焦盈利业务。”

另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若重整失败,杉杉股份或将面临破产清算,但其在负极材料等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仍具备一定并购价值,不排除被同行接盘的可能。

二级市场上,杉杉集团股价在过去一年内跌幅超40%,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持续下降。

在过往的发展进程中,杉杉集团凭借多元化战略,积极涉足锂电池材料和偏光片等领域,成功开拓出多条业务增长曲线,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与业绩的显著增长,一度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企业。

如今,这家从西装品牌转型为新能源企业,正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人事动荡与债务危机交织下,杉杉集团能否在重整中重获生机,仍待时间检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