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再爆猛料,原来印巴“5.7空战”中,竟有四架“阵风”战机遭巴空军击落!中国歼-10CE与霹雳-15E导弹表现惊人。巴基斯坦是否会借此机会全面换装中国战机?印度为何仍执意增购“阵风”。
印巴空战规模之大堪称本世纪之最,印度派出72架军机,包括苏-30MKI、幻影2000、米格-29,还有他们最得意的“阵风”;巴基斯坦则出动了42架,主力是中国的歼-10CE和JF-17“枭龙”Block3,背后还有F-16策应。
结果,52分钟结束战斗,巴方宣布“7比0”,击落七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阵风”战机,自己则无一损失。
一直以来被印度空军捧上神坛的“阵风”战斗机,这次真的摔得很惨。
如今印巴空战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但是热度一直未减,由于印度始终拒绝公开战损情况,所以外界这几个月以来,只能不断搜集证据。
英国《空军月刊》最近的一篇报道引发热议,甚至可以说是彻底撕开了印度军方最后一块遮羞布。
英媒称,在印巴空中对决中,印度不是被击落了三架阵风,而是四架!编号BS001、BS021、BS022、BS027全部有去无回。
更让印度深觉打脸的还在后面,根据《空军月刊》从巴军方获得的信息,印度的电子战系统几乎全程“瞎眼”。
歼-10CE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发射的复杂波形,让“阵风”的雷达预警接收机完全无法区分哪些是扫描信号、哪些是火控锁定的信号。
换句话说,印度飞行员直到被导弹击中前,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锁定。通信被干扰、数据链中断、雷达屏幕一片雪花,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而从英媒报道以来,印度从官方到媒体集体沉默,几乎也印证了英媒的说法。
英媒还在文章中点名夸奖中国的霹雳-15E超远程空空导弹,称它完全碾压欧洲导弹,是巴基斯坦空军能够取胜的关键。
空战初期,印度以为靠着“阵风”和欧洲的“流星”导弹就能碾压巴基斯坦,却没想到对方根本没打算近距离格斗。
霹雳-15E超远程空空导弹让巴方飞行员在视距外就锁定了目标,“阵风”连发射导弹的机会都没有,一架接一架坠毁。
欧洲的“流星”导弹虽然性能不俗,但射程和末端机动性完全被霹雳-15E压制,印军战机还没进入有效射程,就已经被命中。
更扎心的是,这还是巴基斯坦空军手下留情的结果!如果火力全开,印度只会输的更难看。
当然,这一切,离不开中国制造的装备和技术支持。
霹雳-15E和中电科研发的机载电子战系统,在这次战斗中扮演了“幕后王牌”。
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打出如此悬殊的战果,不只是因为导弹射程远,更因为整个作战体系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时代。印度还在强调单机性能,巴基斯坦已经打的是“系统战”。
也正是因为这样,巴基斯坦更加坚定了要继续采购中国战机的决心,不仅如此,巴军还打算将空军全部换装中国战机。
近日,巴基斯坦总统亲自访问中国成飞,站在歼-10C前合影。巴基斯坦官方也曾多次表示,要采购更多的歼-10CE,扩编两个歼10C中队,如果按照这个目标,巴方至少要采购40架歼10C。
不光如此,巴基斯坦还瞄准了更先进的五代机歼-35。
巴基斯坦很清楚,印度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次失败后,印度必然会想方设法的找回颜面,为了继续保持战略优势,中国战机是最佳选择。
从歼-10CE到枭龙Block3,再到未来可能引进的歼-35,巴基斯坦空军正在全面“中式化”。而印度要面对的,不仅是单一武器的较量,而是一整套作战理念、训练模式、后勤保障体系的迭代。
巴基斯坦的高瞻远瞩,反衬的印度更加“愚蠢”。
战斗惨败成这样了,印度空军还要继续购买法国“阵风”战机!近日,印度宣布,要继续推进“阵风”F5的采购计划,数量高达114架。
一边是实战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边是军购账单越写越长。这背后到底是军种利益、官僚惯性,还是莫迪政府的地缘战略焦虑?
恐怕都有。印度不是不知道问题所在,而是已经被绑上了“地缘政治”的战车,回头太难。
印度在数量上仍占优,但现代空战早已不是“数量胜质量”的游戏。一次空战打掉四架顶级战机,曝出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指挥失灵、电子战落后、体系协同薄弱。
而这些,绝不是买更多“阵风”就能解决的。除非印度彻底重新审视国防现代化路径,否则下一场冲突,结局很可能会更难看。
不过,即便印度重新审视国防现代化路径,恐怕在短期内也很难有所进展,强大如美国,如今都面临科技瓶颈和稀土短缺的悲惨局面,更何况是印度。
此次空战,中国没有直接参与,却通过技术和装备输出,重新定义了区域的军事平衡。而印度,是时候该放下“大国幻觉”,好好面对现实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