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宣布对75国减免关税后,特朗普就在反复强调一件事情,在多次接受采访时,特朗普都说:“正和中国谈判,有信心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外交部对此进行了澄清,表示并没有跟美国谈判,中方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会在不公平的情况下开启对话。
4月30日,中国央视旗下“玉渊潭天”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不愿谈判的真相。
毫无疑问,谈判是不存在的,但美国确实是在通过不同的渠道尝试和中国对话,但因为在核心利益上双方没有谈妥,中方始终没有退让。
这件事情绝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愿不愿意谈判”这么简单,美国所谓的谈判,无非就是围绕关税问题做文章,希望中方在经济领域配合美国,归根结底,这还是换汤不换药,就是我们熟悉的“极限施压”套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方在每次释放“善意”之后,都会拉上几个盟友对中国施压,可惜的是,最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配合美国,去得罪中国。
当然,美国释放这些假信号也不是为了骗对手,他们要骗的,其实是国内的金融市场。看看美股在过去十天内的表现就一目了然了,几乎每次特朗普造一次假,美股就会出现反弹,特朗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至于谈判,根本不是美国的真正目的。
但除了欺骗国内的金融市场,特朗普还有别的打算,4月30日,特朗普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剥削者”。特朗普轻描淡写地把美国的通胀危机说成是“小朋友少买几个布娃娃”,可美国国内现在实实在在地陷入物资短缺的险境,这可不仅仅是价格的波动那么简单,要知道,美国上一次出现物资短缺,还是在3年前。
至于“剥削者”的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上游并不完全是中国,还有很多美国资本的身影,比如马斯克。
就在5月1日,美国前财长耶伦就忍不住吐槽美国政府,说美国发起关税战导致在矿产领域被中国断供,这等于是慢性自杀。因为以美国目前的整体储备情况,不出6个月,几乎所有的军工以及新能源产业都会停产,到时候就是大罗金仙也无法挽救美国经济了。
除了矿产领域外,美国的农业、航空业也失去了超过50%的订单。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同时,美国大量农场主破产,波音和特斯拉面临失去中国市场的危险,债务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让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矛盾尖锐化。
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因为物资紧缺带来的商品价格暴涨,将导致他们平均一个月的开支增加1400美元,如果特朗普认为能通过转嫁责任来平息众怒,这就大错特错了。
美国的“认知战”套路,现在不仅仅用于民众,同样也开始施加在盟友身上,但如今全球多极化格局已经成型,前一段时间美国试图通过“极右翼势力”来干涉欧盟国家的选举,事实证明这一招又错了。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选择更中立的态度,因为在美国无差别关税政策攻击下,除了英国,其他国家都无法幸免。
一直以来,美国擅长的套路,就是通过威逼利诱,强迫各大战略资源出口国配合美国的动作,在供应链端对中国进行管制,但当中国的市场足够庞大,技术上不再受美国制约,而且有足够的反制能力时,这些手段都不再奏效。
现在美国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因为美国的单边主义,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全球经济都将衰退40%。
同时,各国为了提升抗风险能力,将不得不采取“去美元化”措施,事实证明,美国靠虚假信息构筑的“纸牌屋”是极不靠谱的。中方依靠稀土管制、芯片技术突围、“一带一路”网络这三大武器,就足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下,中国现在完全有足够的空间完成产业体系的调整,正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中方有底气跟美国继续打下去,而如果要谈,就必须摒弃过去的思维,就像我方讲的那样,“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从实力的地位出发跟中国谈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时候重新审视中美的实力地位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