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SIRO 团队利用量子机器学习(QML)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基于量子技术的半导体,显著提升了半导体设计和制造中的参数建模与优化效率。

首款量子技术半导体来袭

研究团队开发的 QKAR 架构通过 5 个量子比特实现了复杂特征提取,优化了 GaN HEMT 器件性能,并在样本有限的非线性场景下超越传统 AI 方法。该技术已通过新器件实测验证,展示了量子模型在高维、小数据环境下的独特优势,有望变革未来微芯片的设计流程。

首款量子技术半导体来袭

事实上,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量子技术正以令人惊叹的颠覆性、引领性和独特性,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顾名思义,量子技术,即利用光子等量子的状态叠加和纠缠等基本物理原理实现的信息传输。由于作为信息载体的量子不可分割、状态不可克隆,可以实现抵御任何窃听的密钥分发,进而能保证用其加密的内容不可破译。

量子计算领域“奇点时刻”临近

值得一提,华尔街嗅到量子投资机遇,察觉到量子计算这一超级前沿赛道实现强劲投资收益的机遇,甚至押注量子科技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出现重大商业化应用层面突破的积极前景。

据悉,英伟达(NVDA.US)CEO黄仁勋近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量子计算正在接近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拐点,未来几年将强大到足以"解决一些有趣的全球性问题"。

首款量子技术半导体来袭

黄仁勋表示,就像摩尔定律暗示的晶体管指数级增长模式那样,量子计算机可处理的逻辑量子比特数量将沿着每5年增加10倍、每10年增加100倍的路径演进。黄仁勋还表示,英伟达未来将会以多种方式与世界各地的量子计算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此外,根据谷歌(GOOG.US)一份公开声明,Willow量子芯片在基准测试中展示了惊人的性能,能够在不到5分钟内完成一个“标准的基准计算”,这也意味着谷歌逐步跨进距离实现可控且商业化的“量子计算”应用。

同样美国科技巨头微软(MSFT.US)也为量子计算“打call”,在官方博客称2025年是“量子就绪之年”,另一科技巨头IBM相比于微软和英伟达布局量子计算的时间较长,但是今年以来可谓加大力度来加码布局量子计算领域,尤其是力争融合量子比特与二进制算力硬件基础设施。

首款量子技术半导体来袭

微美全息强化量子技术攻关

与此同时,公开资料显示,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微美全息(WIMI.US)作为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逐步崛起,产业拓展多领域应用落地开花,成为全球领先的量子科技高地,不断助力量子科技产业链加快完善。

当下,微美全息通过硬件模拟、算法优化、生态协同三大抓手,进一步提升量子人工智能模拟器的性能,如支持更大规模量子系统模拟,优化量子辅助算法的效率;同时其正在打造“量子计算”“量子产业”双高地,将量子计算技术推广至更多领域,这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源动力,也为未来量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结语

可以说,近年来,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在万物互联的当下,量子科技正为构建更智能、更安全的通信网络筑牢发展根基。未来,量子计算有望颠覆经典计算架构,成为解决AI算力瓶颈的颠覆性力量,也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或将推动基于量子计算的全球大规模商业化的轨迹步入加速曲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