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美国突然宣布了, 把在菲律宾临时部署的“堤丰”中程发射单元撤走。 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联合声明,甚至连菲律宾官方都没收到正式通知,这套去年刚在菲律宾吕宋岛安营扎寨的“王牌装备”,就被美军连夜打包运走,只留下空荡荡的发射阵地和一地鸡毛。这波操作看着猝不及防,实则早有预兆,美国霸权的底色从来都是:挑事时张牙舞爪,担风险时溜之大吉。 要搞懂这出“溜号大戏”,得先说说“堤丰”这东西的来头。2019年美国撕毁《中导条约》后,立马砸钱研发这款陆基中程导弹系统,给它起了个霸气的名字“堤丰”——希腊神话里的风暴巨人,摆明了要在亚太掀起风浪。 这套系统有多能吹?美军宣传时说,它装的“战斧”导弹能打1700公里,覆盖中国东南沿海;“标准-6”导弹5分钟就能摧毁370公里内的军舰和飞机,把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都纳入“掌控范围”。 2024年4月,美国借着“萨拉克尼布-24”联合演习的由头,把这套宝贝疙瘩部署到菲律宾,当时阵仗大得吓人:美军太平洋陆军司令亲自站台,菲美联合发布“威慑声明”,西方媒体更是铺天盖地报道“美军用导弹锁定南海”。 可这“威慑利器”刚站稳脚跟,就开始状况百出。首先是菲律宾民众不买账,部署地附近的村民拉着“赶走美国导弹”的横幅抗议,担心自己的家乡变成“战时靶场”。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强硬反制,从2024年5月开始,中国国防部和外交部就没断过表态。发言人吴谦直接点破,“堤丰”是开历史倒车的进攻性武器,只会制造地区紧张;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更是一针见血:“菲方配合美方引入中导,是把国防拱手于人,典型的害人害己”。 嘴上警告的同时,解放军的行动更实在——南海舰队加大了战备巡航力度,火箭军公开了新型反导系统的试射画面,意思很明确:敢动真格,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菲律宾的反复横跳,更让美国坐立难安。一开始菲方承诺“演习结束就撤走”,结果美军一忽悠,就改口说要“延长部署至2024年9月以后”,甚至放话要自己买一套“堤丰”系统。这种出尔反尔的态度,把自己架在了火上。 中国外交部直接批评菲律宾“自食其言、背信弃义”,周边国家也纷纷表态反对,担心南海变成“导弹竞技场”。菲律宾总统府后来私下找美军诉苦,说再留着“堤丰”,国内抗议就要压不住了,这让美国意识到,这个“盟友”根本扛不住压力。 真正让美国下定决心跑路的,是“堤丰”的“纸老虎”本质被戳穿。别看美军吹得天花乱坠,这套系统其实毛病不少。它是用海军的Mk41发射系统改装的半挂拖车,看着机动灵活,实则娇气得很——必须依赖固定的后勤保障点,一离开就成了“移动靶”。 更要命的是,它的部署位置早被解放军摸得一清二楚。有军事专家测算,吕宋岛的发射阵地在解放军远程火箭炮和巡航导弹的覆盖范围内,真要是冲突爆发,“堤丰”连发射的机会都没有。美军自己也心虚,去年在澳大利亚“护身军刀”演习中试射时,特意避开了中国侦察卫星的过境时间,生怕暴露真实性能。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溜号”。今年9月,美军借着“坚毅之龙”演习把“堤丰”部署到日本岩国基地,当时也喊着“强化对日威慑”,结果演习一结束,就被日本民众的抗议逼得仓皇撤走,比原计划晚了半个多月,狼狈不堪。如今菲律宾的戏码只是故技重施——把武器拉过来造声势,吸引眼球后捞取战略利益,一旦嗅到风险就立刻抽身,把烂摊子留给盟友。这种“离岸制衡”的套路,美国玩了几十年,但现在越来越不管用了。 美国撤走“堤丰”的同时,还在嘴硬说这是“战略调整”,要把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威慑手段”上。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认怂。11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美国代表还在抹黑中国“破坏南海稳定”,结果第二天就被曝出“堤丰”已从菲律宾撤离,这种言行不一的嘴脸,彻底暴露了其霸权逻辑的荒谬。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早就点破:“美国在亚太部署中导,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霸权”。 现在的南海,早已不是美国能随意撒野的地方。中国的航母编队常态化巡航,岛礁防御体系不断完善,周边国家也越来越清楚,跟着美国搞对抗没有好下场。菲律宾最近就悄悄转变态度,重启与中国的南海问题磋商,显然是不想再当美国的“棋子”。美国要是还抱着“挑事不担责”的老思路,只会在亚太越来越孤立。 “堤丰”的来去匆匆,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霸权的衰落。曾经那个说一不二的“超级大国”,如今连一套导弹系统都不敢留在热点地区扛风险,只能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来刷存在感。这波撤走不是结束,美国肯定还会搞新的小动作,但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团结周边国家,就不怕任何霸权挑衅。毕竟,在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任何“纸老虎”都注定逃不过被戳穿的命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