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员承认“正与中国就稀土进行谈判”,想要获得特殊待遇,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学者:中方须防止印度倒卖稀土

6月10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透露,在接到印度相关企业关于稀土储备即将耗尽的反馈后,他们正在与中国进行谈判,以确保稀土供应。

与此同时,这位印度高官还暗戳戳的污蔑中国,说什么这件事情“对所有过度依赖特定地区的人来说是一个警钟”,“提醒大家在供应链中需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很显然,这就是污蔑中国不值得信赖。

不得不说,印度人的脑回路的确异于常人,他们一方面低头有求于中国,希望中国能够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恶意抹黑。

这显然不是希望谈判以及有求于人的态度。

说白了,这就好像一个乞丐到别人家讨饭吃,一边讨饭还一边辱骂别人。

这种行为态度,只会得到一个被主人轰走的结果,最终只能继续饿肚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稀土进行出口管制方面,中国的做法,完全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是非歧视性的,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中方是管控而不是禁止稀土产品的出口。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并没有说不出口给印度相关稀土产品。

学者:中方须防止印度倒卖稀土

关键是印度方面需要按照中国的管控规定和流程,比如,先申请、再等待审核,只要申请符合中方的要求,中方一定会依法批准的。

而印度方面说他们正在跟中国谈判,其实就是想要获得某些特殊待遇,希望中方能加快相关审核,让印度企业尽快获得稀土产品。

但问题是,全球范围内想要稀土产品的企业,又不是只包括印度企业,事实上,大家都在排队等待中国审核批准,印度凭什么获得这种优先审批的特殊待遇呢?

更何况,印度就算是想要获得某种特殊待遇,也必须首先符合中方的要求。

比如他们不能在获得中国稀土后,转手再倒卖给别人,从中牟利。

因为目前有一些美国企业,已经被列入了中国的管制清单,谁如果获得了中国稀土,又转卖给他们,中方肯定是不允许的。

而印度这个国家,最喜欢做的就是当中间人,赚取差价。

学者:中方须防止印度倒卖稀土

比如,趁着西方制裁俄罗斯的机会,通过“低价”购买俄罗斯石油,再“高价”转手卖给欧洲国家,一进一出,轻松两头赚钱,印度可谓是做得风生水起。

因此,印度企业申请进口中国稀土产品,是不是自己用?

是不是符合中方的使用要求?我们当然需要核查清楚。

我们有理由怀疑,印度会不会伪造稀土民用承诺书,以骗取中方审核通过。

客观讲,以印度这个国家的习性来看,他们绝对是能够做出来这种事的。

直白点说,我们不相信印度。

从这个角度讲,印度之所以暂时没能获得特殊待遇,原因在于他们自己,而不是中国。

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对待稀土出口管控的态度,通常情况下是一视同仁、依法办事。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只是这个“例外”必须中国说了算。

学者:中方须防止印度倒卖稀土

事实上,印度企业能不能在印度政府的协调下,获得中方的“例外”待遇,关键还是要看印度自己的表现。

如果印度政府不能拿出让中国满意的表现,那么,他们就必须排队等待中方的审核。对此,印度急也没有用,只能耐心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