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诊的中老年朋友不少,看似没啥大病,就是精神差、走路累、脸色发白、入睡困难。我一摸脉,就知道:“这是气血两虚。”最常听他们说:“我天天吃红枣花生,怎么身体还是虚?”我劝一句:“补气补血,不在吃得多,而在吃得对。”红枣、花生虽补,但温腻、生湿,用得不当,反伤脾胃。中老年人,正该换成这4样菜,才补得陷处、调得慢病。

气血不足百病生!建议中老年人:少吃红枣花生,多吃这4道菜


一、胡萝卜炒鸡蛋——入脾生气、养血润肤

胡萝卜甘平入肺脾,一身正气多靠它来生源补本。炒鸡蛋搭配,用的是它甘中带润的特性,既能通便解燥,又改善贫血面色。

炒时火不宜过猛,保留一点水分,炒熟即可。黄红搭配,入口软滑,不腻不燥。尤其适合长期熬夜、少动多坐者气血双亏时调理。

是不是你也发现最近手脚凉、脸上没色?气不生、血不化,这个时候,红枣补不上,胡萝卜倒是好帮手。


二、山药菌菇小炒——健脾养阴、补而不腻

山药性平,质润,最能健运中焦,补气不燥。菌菇清而不寒,佐味更养神。二者合炒,轻补、柔和,适合气虚体寒之体质。

加点姜丝,既帮助温胃,又提升香气。山药需切厚片,不烂不硬才好嚼。餐后用此菜调气泄浊,补得才稳。

你是否饭量下降、肠胃胀满?一盘这样的配菜,吃后微汗、肠鸣通畅,就是补气入位的好信号。


三、鸡蛋木耳汤——活化滞血、安养营卫

气虚者多伴血瘀,单补血不通则滞,黑木耳正好活血行瘀、润燥通便。加上鸡蛋平补、养心安神,是动静结合的搭配。

汤不可浓,用清炖法。木耳泡发后切丝,与蛋花一煮,汤色乳白、味道鲜明,非常适口。适合慢性疲劳、睡眠差、脸色灰暗一类的人群服食。

你是不是晨起眼皮肿、白天打盹、晚上睡不好?这才是血不养神的表现,不妨从一碗汤开始温补。


四、番茄牛肉滑片——暖中养阳、生成气血

牛肉是补脾胃、强筋骨之物。番茄引津、助消化,酸甘结合,解腻开胃。合用后,不但补阳,还利脾。

牛肉切薄片,嫩滑易嚼,不塞牙、不膈气。炒时加少许葱姜,佐调料即可。每天吃上几片,气多、力足、人爽朗。

你是不是觉得爬楼没劲、常常想坐着?那是血不载气、阳气不升,需要温补而不燥的牛肉来拉一把。


气血之补,讲四平之法,少走三种弯路

一是补得太热,如红枣、花生连吃七八天,便秘腹胀;
二是补得太凉,入多生冷瓜果,阳气虚脱;
三是补得太杂,该吃的没吃,不该碰的反成主食。

我常讲:“中气足,血自充。”这4道家常菜,补的是根,不是浮皮精气。红枣花生虽好,更多适合年轻人体质,或轻微失调时短用。

你是否也曾补得满嘴上火,却不见好转?当停下脚步,换个方向,或许身子就聪明些,知道朝哪儿养了。


气血正如灯油,油足光亮,油干机停。年过四十,身体就得“慢火细炖”,不是吃得多,而是吃得合时合养。这几样菜,简单不出奇,却药食同理,经得起滋养的积年累月。一口一养,慢慢补回,百病不来。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