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据统计约有3500部微短剧上线,堪称“史上最卷”。随着制作成本的提高,在影视行业的版图中,微短剧正沿着精品化之路迅猛扩张,力求不断提升作品品质。遗憾的是,在如今量价齐升的微短剧中,鲜有破圈引起全民热议的爆款。影院里不断刷新纪录的《哪吒2》,微短剧也期待来一位“哪吒”来闹猛一下,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峰。

曾经,微短剧被贴上“低成本、低质量、剧情俗套”的标签,在影视市场边缘徘徊。但今时不同往日,主流平台纷纷将目光投向精品化赛道。以聚焦非遗传承的《锦衣巷》为例,为精准还原非遗技艺,制作团队在道具、场景搭建以及演员培训上投入大量精力与资金,上线后收获好评,也让大众看到微短剧在内容深度与制作精良度上的潜力。再看展现澳门回归25载变迁的《澳门故事》,从剧本打磨到拍摄取景,用心制作使其成为微短剧努力精品化的一个典型。据了解,部分微短剧制作成本已突破百万,在服化道与镜头语言运用上直追传统影视剧,甚至超越一些小成本电影。长剧演员的加盟更是为微短剧制作水平提升添砖加瓦,倪虹洁、韩童生、舒畅等知名演员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剧集的关注度,也促使微短剧在制作各环节对标更高标准。

今年的春节期间,3500部微短剧为观众提供了一份“大餐”。免费模式成为各大平台吸引观众的利器,抖音、红果、小红书等平台纷纷推出大量免费微短剧,爱奇艺、腾讯视频也针对会员开放众多微短剧资源。播放量数据也颇为亮眼,《好一个乖乖女》《老千》《夫妻的春节》等作品脱颖而出,展现出微短剧在受众群体中的吸引力。

尽管今年以来微短剧迎来了繁荣,可还是没有一部可以成为破圈并让观众津津乐道的爆款。记得去年春节,《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全网播放量达11.3亿,话题量超15亿,而今年春节档播放量较高的微短剧均未突破10亿,也未能像前者一样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让观众期待的是,“微短剧+”模式不断拓展边界,涵盖旅游、普法、文博等多个领域,像《今人不见古时玥》将微短剧与文博结合,讲述围绕马王堆和辛追夫人的时空穿越故事;《包大人,现在是2025!》以“微短剧+普法”的形式,让北宋包拯穿越现代助力反诈……这些创新的尝试,为微短剧注入了新活力,这也为潜在爆款的诞生培养了沃土。

只要微短剧行业持续在精品化道路上深耕,不断突破内容同质化困境,精准把握观众需求,加大创新力度,解决目前面临的观众审美疲劳、内容过度类型化等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的道路会越发清晰,虽暂时未诞生“哪吒”,仍有理由相信某一天他也会脚踩风火轮,掀起波澜。

原标题:文娱现象述评|量价齐升的微短剧也期待“哪吒”来闹猛一下

栏目编辑:孙佳音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吴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