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1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正式对外确认了一件事:普京将在9月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这可不是普通的公务旅行,而是为了出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佩斯科夫称,现在俄方已经开始为这次出访做准备,并且明确提到,这趟行程“的确在国家元首的日程里”。从准备节奏和行程安排上就能看出,俄罗斯方面对这趟中国行相当重视。毕竟,在一个国家连待4天,这在普京的出访纪录里,绝对算“长驻”了,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也明确说,这种安排“极为罕见”。
细看这4天,安排得也是满满当当。8月31日至9月1日,上合组织峰会;9月2日,中俄高层双边会谈;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基本上,这就是一趟节奏紧凑、内容丰富、目的明确的战略性出访。背后其实也在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普京要借这趟中国之行,强化中俄在当前国际局势中的合作框架,外加稳固自己在东方的战略支点。
而对中方来说,当然也很欢迎普京的到来。毕竟中俄近年来在高层互动上非常频繁,尤其是在国际博弈加剧的大环境下,彼此需要更多沟通、更多协调、更多彼此撑腰的场合,这不仅仅是外交礼仪上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更是当下地缘政治逻辑下的现实需求。
此外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对于外媒炒作的“特朗普可能赴华出席阅兵”,佩斯科夫这次直接一句话泼了冷水:“我们没听说。”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毕竟,中方如果真的邀请了特朗普来参加这种级别的活动,照理说是一定会提前跟俄方打声招呼的,尤其是普京确定出席的情况下。结果俄方说“没听说”,那就很可能是真没这回事,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
要知道外媒之前对这个话题传得那叫一个热,《日本经济新闻》先开了个头,说中方给特朗普发了邀请,《泰晤士报》更来劲,说特朗普宣布对俄加码制裁的“50天窗口期”,最后一天正好落在9月3日,那就是“暗示”特朗普会出现在阅兵式。
可是,中方一直没接这个话茬。有分析称,当下的氛围也并非中美俄会晤的最佳时机,俄乌冲突还在拉锯,中美之间则还有谈判事务,尤其是特朗普现在一边喊“要在50天内促成俄乌和谈”,一边又说“如果不成就加码制裁”,让各方完全摸不清他的真实意图。而且,特朗普此时若真来中国参加这样的活动,舆论压力和国际关注都会瞬间飙升,到时候美国内部和欧洲那边恐怕都得炸锅。
从这一点看,佩斯科夫那句“没听说”,也算是替中方挡了一波流言。至少目前看,中方并不急着拉特朗普过来凑这个热闹,节奏掌握得非常稳。当然了,综合消息分析,确实有迹象显示中美两国正在为下半年的高层会晤铺路。不久前王毅外长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晤,就明确提到“双方都希望看到元首会晤的推进”。这表明大局的方向是正面的,只不过节奏要一步一步来,不急。
所以外媒猜测的那些“会不会在9月阅兵式上见面”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媒体在抢热度。真要见,中美元首还有很多场合可以选择。比如9月底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又或者是10月韩国的APEC峰会,11月南非的G20峰会,都是有可能安排元首会晤的机会。
至于特朗普本人是否有访华计划,最近《纽约时报》也有点风声,说美国商务部长已经在为可能的“总统访华”做企业代表团准备,不过这些还都停留在幕后阶段,并没官方确认。相比之下,和中美之间的“见面问题”不同的是,普京这次访华是实打实、确认落地,而且规格很高。
还有一点,普京的外访行程一直非常有限,因为他不想在多边场合被西方国家围攻,所以这次能在中国“安心待四天”,说明中国对他而言是可以放心交往的伙伴。而中方也不会忽视这份“实打实”的信任,在过去一年的外交互动中,中俄之间无论是在多边峰会、联合声明、能源合作还是战略协调方面,始终维持着一种“高度同步”的态势。
总之,回看这一系列国际局势,俄乌战场还在焦灼,美俄沟通断断续续,中东又冒出了新的危机,特朗普在外交上也面临多重选择,普京则选择用一趟罕见的四天中国之行,明确了他的外交重点——今年下半年,普京大概率不会去参加那些充满“敌意”的多边外交场合,但中国,他一定会来,而且来的时间不短,诚意十足,值得期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