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本身就是一项极其恶劣的行为。
一些人贪图富贵,便开始干起了偷坟掘墓的事,这些盗墓贼往往将挖掘出来的东西低价售卖。
而在整个挖掘过程中,他们极有可能会毁坏尸骨,破坏墓室,给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从古至今,盗墓事件层出不穷。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之时,盗墓事件更是屡禁不止。
盗墓贼往往在挖掘文物后,通过非法手段运往国外售卖,造成文物流失。
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盗墓案件,大家大概各有选择。
但如果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最恶劣的盗墓案件,大家有可能达成罕见的统一。
那就是杨彬盗墓案!
该案件一度成为不可破解的悬案,真相大白后,案件的主谋被判处了死刑。
虽说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但此次案件造成的文物损坏是无法挽回的。
这起盗墓案为何会成为一起悬案?警方又是如何破解这起悬案的?案件背后的主谋究竟用了怎样的手段?
疑问颇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
“挖祖坟咸鱼翻身案”的牵扯出的盗墓头目
2006年年初,西安警方破获了一起“戏剧性”极强的盗墓案件。
这起案件的主谋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所盗取的文物墓室主人的后人。
现在的啃老都是啃爸啃妈,这个盗墓主谋的啃老是啃祖宗。
这位企图啃祖宗实现发家致富的人,名叫吕富平。
此人从小就有一夜暴富的梦想,而他做这个梦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他出生于西安蓝田县五里头村,村子边上有一座古墓。
家里老人说,这座古墓里埋葬的人是一位大官,也是他们吕家的祖先。
从那之后,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依靠”祖先,发家致富。
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位祖先如果真的做过大官的话,那一定会有很多的陪葬品。
这些陪葬品流传至今,价值肯定是不可估量的。
想到这里,吕富平想要盗墓的心更加蠢蠢欲动。
在一次饭局上,他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分享给了好友邱兆钧。
邱兆钧在得知好友的想法后,决定与他一起盗取文物,发一笔横财。
二人虽一拍即合,但最直观的问题也摆在眼前。
两人对盗墓均一窍不通,周围也没有其他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放弃,便有些不甘心;
可如果坚持,又有些无从下手。
最终,在“一夜暴富”的诱惑下,他们高薪聘请了三位职业盗墓贼。
2006年1月10日晚,吕富平带着一行人来到了自家“祖坟”。
仅仅几个小时,进往这座古墓墓室的通道就被打通了。
连续三夜的轮流盗取,他们从墓室里偷取出119件文物。
吕富平守着这些文物,做着一夜暴富的梦。
那时的他估计不会想到,这些文物在他手里的时限仅有两天。
盗墓案发生后的第三天,警方顺利将他与其他盗墓同伙抓获,所有文物全部上交,得以保存下来。
除此之外,警方还从吕富平雇佣的三名职业盗墓贼口中,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线索。
一个他们一直在寻找的“犯罪事实”。
他们这伙儿职业盗墓贼一共有七个人,到达西安之后,除了吕富平外,他们还接受了另一个西安人的雇佣。
与吕富平案不同的是,他们对另一个西安人知之甚少。
2006年2月12日凌晨,警方抓获了其他盗墓团伙的其余四人。
根据他们交代,他们之前已经盗取了四座古墓,即将盗取第五座古墓。
他们并不知道古墓的具体位置,也不知道老板的身份信息。
每次盗墓活动,老板都十分谨慎,他会派人开车将他们带到指定地点,自己很少露面。
得知他们的安排后,警方决定守株待兔。
没过多久,来接他们的人如期而至。
警方直接将其抓获。
此人名叫郭华强,是一名司机,一直负责接送这伙盗墓贼。
他的老板正是警方苦于没有直接证据,无法抓获的杨彬。
杨彬出生于西安,与吕富平的“啃老”不同。
杨彬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技校毕业后,他先是进入了西安制片厂,成为了一名摄影师。
后来,看着周围的人陆续发家致富,创业,实现经济自由,杨彬也有了想要创业的想法。
1992年,他辞去了西安制片厂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的投入了下海的浪潮之中。
他在小寨开了一家服装店,闲暇之余,他总是愿意出来闲逛,但顾虑到小店极有可能有客人突然上门,所以他不敢走远。
正是因为如此,坐落在小寨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了他打发时间的好去处。
他用眼睛描绘了每一件文物的模样,将它们深深记在心里。
也是在那时,他经常感慨。
一件衣服,一个物品,一个瓷瓶,生产于古代,便是文物,生产于现代,便不值钱了。
一遍一遍的欣赏后,他对文物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感慨变成了后来的打量。
1995年,杨彬失业了,陷入低谷区的他想到了一个新的“出路”——文物。
经常浏览历史博物馆的他,深知这些文物的价值。
如果能将文物进行倒卖,其获利自然是不可估量的。
可这类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杨彬自然也知道。
即便如此,他依旧选择趟浑水。
不仅趟浑水,他甚至在这浑水坑里混的有声有色。
当时的盗墓贼团伙有不同的行内分工,他们自称为“一锅儿”。
“一锅儿”内最高等级的是具有寻找古墓,鉴别文物且能具有二次转销能力的“掌眼”,其次便是能筹备资金和设备进行盗墓的“支锅”。
此外,还有“腿子”和“下苦”,这两者指代的是盗墓贼中的技术人员以及挖掘的苦工。
杨彬在盗墓行业内,既是掌眼,也是支锅。
可此人反侦察意识极强,狡猾至极,警方一直没有掌握他盗墓的直接证据。
就当警方认为此次案件终于能有新的突破口之时,郭华强再也没有交代任何事,他只是说了自己老板名字叫杨彬。
眼见证人的口供无法提供任何有用信息,他们只能转移到其他证物上来。
幸运的是,警方在郭华强身上找到了一串钥匙。
这一串钥匙除了车钥匙之外,还有房门钥匙以及铁门钥匙。
郭华强住在村里,一般村里的大门很少直接安装高级防盗门。
大部分人会选择大铁门连接围墙,将院子围起来。
这也就显得那把高级防盗门钥匙更加诡异。
警方以钥匙为证据,开始排查新的调查线索。
之后没多久,他们在那伙儿盗墓团队所住旅馆不远处的一个小区内发现与钥匙相匹配的防盗门。
不出意外的话,这极有可能就是杨彬等盗墓团伙的藏身之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
之后警方在他们的藏身之处,抓获犯罪嫌疑人杨彬与石永安。
可令人意外的是,审讯当晚,警方刚做好第一份笔录的备案,暂押室传来杨彬逃脱的消息。
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慌乱。
暂押室一直关着且杨彬手上还戴着手铐,他究竟是如何悄无声息的逃脱的?
难道警局内部有他的内应吗?
盗墓贼牵扯出的盗墓悬案
不论如何,杨彬出逃是不可争的事实。
相较于互相猜测,警方深知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再次寻找线索逮捕杨彬。
因为主犯的逃脱,其他从案人员只得被判处缓刑。
为了能够尽快侦破此案,警方顺着各方线索依次排查。
不久后,警方发现杨彬有多位女友分布于全国各地。
这些人彼此不知对方的存在,都以杨彬正牌女友自居。
在不知道这位所谓男友所做之事的情况下,这些女友们的家极有可能是他的藏身之处。
警方顺着线索挨个排查,最终于当年七月份在杨彬深圳女友家顺利将其抓获。
最初被逮捕的杨彬拒绝承认盗墓行为,更不愿意交代文物下落,他自称自己只是被大事件中溅起的一个小石子打到而已。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不交代,警方在不知道犯罪事实的情况下,就无法为自己判定罪名。
虽然关于盗墓的事拒不交代,但关于如何逃出暂押室的事,他说的津津有味,语气中还透露着些许骄傲。
他称自己轻松就捅开了手铐,然后将鞋垫垫在了用来堵门的床的床脚,很轻松的便溜出了暂押室。
交代之时,他颇有几分挑衅的意味,在他看来,警方拿他毫无办法。
可他不知道的是,警方与文物部门合作已经找到了他藏匿文物的场所。
除了发现若干文物外,警方还发现了一个硬盘。
这个硬盘揭开了之前的一桩盗墓悬案!
2005年8月,西安文物稽查大队接到了一起民众举报。
相关工作人员赶到之时,发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
不出意外的话,此洞便是盗墓贼打下的盗洞。
排查时,警方得知这一伙人人数众多,只在半夜出行。
当时有群众外出之时,碰到了这伙盗墓贼,看他们都拿着铁锹和锄头,村民好奇的上前询问。
可那些人只说自己上菜地,如果再多问的话,便要遭到那些人的呵斥与驱赶。
当时警方下洞察看过,可整个洞都是一个谜团。
走进石道后,警方发现,这里什么都没有。
不仅没有陪葬品,甚至连棺椁都没有。
如果不是周围还有残缺的壁画,这里与普通山洞几乎无异。
这伙儿盗墓贼来势汹汹,将山洞里的东西洗劫一空,仅有几幅残缺的无法取下的壁画依旧留在那里。
当时,警方依据屋内留下来的文物进行了推查,仅能得到的信息便是,这是一座唐朝古墓,墓主人是谁?
保护等级是多少?墓室级别多少?一概不知。
另外,盗墓贼十分谨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警方想要排查也无从下手。
这也就成为了一桩悬案。
直到警方在杨彬的硬盘里发现了相关信息,这件事才有了转机。
杨彬的硬盘中存有个124文件夹,共有5232个文件。
警方根据文件里的照片一一排查,发现了一张照片中的壁画与之前所见的壁画极为相像。
经过对比,警方发现这张照片正是05年8月的无名古墓中的照片。
与警方拍摄的照片不同,杨彬照片中的古墓多了一座石棺。
在唐代用石棺包裹棺椁,这说明墓室主人极有可能来自于皇室。
精美的石棺内应该摆放着大量的陪葬品,如今看来,不仅陪葬品,就连石棺也被这伙儿盗墓贼洗劫一空。
根据当时的证据材料来看,2004年5月12日,杨彬进入墓室拍摄照片,寻找买主。
之后的一年,盗墓团伙先后进入墓室五次,盗取大量文物,其中就包括重达27吨的石棺。
当时需要将重达27吨的石椁吊到15米高的地面,机器来来往往,弄出了不小的动静。
取出后,他们还需要将石棺运送到50米外的大路上。
杨彬动用了各类车辆七八辆,耗时数晚,最终将这个巨型文物盗取。
当时这伙人行动十分谨慎,有居民曾经报过警,但警方来后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后来警方排查之时,也没有发现任何东西。
那伙儿盗墓贼仿佛有千里眼顺风耳一般,来得快,躲得也快。
警方顺着线索排查才得知,当时这伙儿盗墓贼人数众多,他们会留一两个人守在警局门口。
一旦发现警方出动,便立即撤退。
石棺出土后,当天下午就被发往广东,之后经由香港转运到美国。
后来经过了6年时间的追缴,公安机关最终成功于2010年将石棺从美国追回。
而在当时,除了相关文物信息外,警方还在杨彬处发现了猎枪,炸药和雷管。
种种证物都表明,杨彬组织参与了多起盗墓案件。
2007年10月,杨彬被判处死刑。
那座被他们盗取的只剩下壁画的墓室也找到了其主人,她正是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
总结
盗墓这类行为随着近些年盗墓相关的电视剧的出现,逐步进入到大众视野。
可大家似乎都对这类行为的恶劣性并不了解。
相关电视剧讲述的大多是盗墓的这一行为,不曾讲述这一行为会带来的后果以及影响。
非专业考古人员极有可能对墓室造成破坏,对墓室中的文物造成损坏。
这是对我国考古事业的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盗墓行为都是违法的存在,也是我们一直要打击的行为。
参考资料:
国家一级文物追回记 盗墓贼称文物工作者太傻------京华时报
追逐稀世国宝的“黑白道”------京华时报
这一“盗”,说的是中国第一盗墓案------钱江晚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