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后不到24小时,中国救援队现身灾区,救援物资也源源不断的送往当地,充分体现了中方对“胞波”情谊的重视不是说说而已。但救灾物资刚送到缅方却翻脸不认人,敢于向中国车队开火,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救灾物资刚送到,缅方翻脸不认人,向中国车队开火,中方把话挑明

据路透社报道,缅甸政府发言人绍敏通日前承认了向中国车队开火一事,他们的辩解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援车队进入冲突区域却未通知当局,包括当地车辆在内的红会车队没有停车,军政府维安队伍于是向车队鸣枪警告3次。

尽管中方人员并未因此受伤,但问题却显而易见。一来地震是全缅甸的灾难,不是单独某个武装力量的灾难,在如此天灾面前,缅甸各方仍不忘彰显武力存在、试图加强对势力范围的控制力度,这无疑有悖于人道主义精神、有碍于灾后救援工作。更何况中方还是与缅甸关系比较友好的国家,这都尚且鸣枪威胁,更遑论其他国家救援队面临的处境。

救灾物资刚送到,缅方翻脸不认人,向中国车队开火,中方把话挑明

二来灾情紧急,中方赴缅人员忙着救人,相关程序有必要进行简化,毕竟救灾要紧,这不该是缅甸军人鸣枪示警的理由。倒不如说地震后各处都一片混乱的背景下,居然还有人持枪提防敌对力量的偷袭,这本身就有些本末倒置。更何况红十字会救援车队上面应该是有相关标记的,就算当地人员不知道车辆的隶属,那也总该知道什么叫“红十字会”吧。

因此中方直接把话挑明了。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对此事做了答复,强调希望在大灾面前,缅甸各族各派能够以抗震救灾为主要任务,确保中方在内的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同时确保救援运输通道保持畅通。并重申大灾面前,人命关天,当务之急是全力抗震救灾,中方衷心希望缅甸各族各派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强烈敦促缅甸各方确保中方在内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确保救援运输通道畅通。

救灾物资刚送到,缅方翻脸不认人,向中国车队开火,中方把话挑明

实事求是地讲,缅甸地震与中国何干?就算中方对缅甸灾情视若无睹、不管不顾,那也不存在可指摘的地方。但是中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也本着对缅甸“胞波”情谊的重视,花了大手笔下场帮忙。不光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包括灾区急需的1200顶帐篷、8000条毛毯和4万多个急救包;还派出了包括官方和民间的22支救援队在缅施救,总人数超过500人。

自2021年以来持续至今的缅甸内战致使官方救灾能力十分低下,无法独立解决这一天灾,缅甸政府因此罕见向国际发出了求援申请,然而它不能一边提防着外援一边却高声求援,这未免太矛盾了些。中方并不打算从援缅行动中获得什么东西,可缅甸最起码应该把中方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好,鸣枪示警属实过火。

救灾物资刚送到,缅方翻脸不认人,向中国车队开火,中方把话挑明

此举既把地缘博弈凌驾于灾民生命之上,又消耗了中方对援助的热情,外交部的表态绝非无的放矢。接下来其他打算援助缅甸的国家以及救援队势必心里犯嘀咕:去了不光要面临余震等自然灾害风险,还得面临潜在的遭袭可能,打退堂鼓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而最新消息显示,目前缅甸地震已导致3003人死亡、4515人受伤,另有351人失踪,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场破坏性极强的灾害。这种时候缅甸各派武装力量是不是该放下成见、专注于救灾工作?天灾难以预测,然而人祸却是可以终结的。就算某些派系趁着地震后对手力量的真空期展开行动,夺取的地盘也未必就能巩固下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