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靴子落地,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白宫甩出一纸“对等关税”令,直接给所有进口商品加收10%的关税,一些贸易伙伴还要被征收更高关税。为什么一说特朗普“加关税” ,美国百姓会嚷嚷“肉疼”?咱们用一个公式算笔账。
关税,其实就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过路费”。自上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越来越多的特定国家和商品关税清单,为的是迫使贸易伙伴让步,维护美国利益。
2018年前,全球大趋势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推动更自由的国际贸易。但同年特朗普突然对中国“开刀”,直接带歪节奏。
但大量分析和数据表明,关税大棒砸下来,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才是真“冤种”。
特朗普告诉选民:“关税全是外国来付,绝对割不到美国人韭菜。”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话误导性大了去了。
一个公式告诉你:关税谁买单?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税,美国企业若继续从中国等国进口商品,需支付额外关税。为维持利润,企业通常会将成本转嫁给下游零售商或消费者,导致终端商品价格上升。
让我们举一个实例。
在第一任期中,从钢、铝到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等产品都被特朗普政府征收了关税。其中,对进口洗衣机征收20%到50%的关税。
这意味着什么?让我们用公式说明问题:
????基础设定:
- FOB=商品离岸价(即Free On Board,含货物成本、国内运费、装船费等)
- CIF=商品到岸价(即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含运费、保险)
- CIF=FOB+国际运费+保险
- P%:进口商利润
- t₁:原关税税率原关税=CIF×t₁
- t₂:现关税税率现关税=CIF×t₂
????️如果原有关税下的商品售价=CIF×(1+t₁)×(1+P%)
那么,关税涨后商品售价=CIF × (1 + t₂) × (1 + P%)
????♂️所以,如果进口商想要与关税涨前同样的利润,
那么,消费者多支出金额=CIF×(1+P%)×( t₂-t₁)
公式看麻了吧?别急,咱看看刚才洗衣机的例子,包你懂的!????
假设,当时一台韩国洗衣机的到岸价为500美元,那么:
- CIF到岸价= 500美元
- 原关税:3%(加征前)
- 新关税:53%(按最高档50%加征)
- 进口商利润(P%)按15%计算
原售价=500×(1+3%)×(1+15%)≈592(美元)
但是在53%的关税下,如果零售商还想维持获得15%的利润,那么这台韩国洗衣机卖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就会是:
现售价=500×(1+53%)×(1+15%)≈880(美元)
按这样计算,加征关税后,消费者需要多付288美元才能买到同样的洗衣机,涨幅近50%!????
再来个例子,看看关税大棒挥下来,为何受伤的是美国消费者:
????据美国“全民骑行联盟”(PeopleForBikes)称,今天过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的总关税将加征至81%。
那么,假设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某品牌自行车到岸价为280美元,则:
- CIF到岸价 = 280美元
- 原关税税率(t₁) = 按10%计算
- 新关税税率(t₂) = 81%
- 进口商利润(P%)按20%计算
原售价= 280×(1+10%)×(1+20%)≈370(美元)
但是在现有81%的关税下,如果零售商还想维持获得20%的利润,那么自行车卖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就会是:
现售价= 280 × (1 + 81%) ×(1+20%)≈608(美元)
原本370美元的自行车飙升至608美元,涨幅约64%。这意味着81%的关税中,大多都直接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了,且商家利润一分没涨。
中国是世界自行车制造界的“扛把子”。美国每卖出10辆自行车,差不多有9辆都是中国造(占86.3%)。美国流行的电动自行车,从车架、电池到电机等核心部件,也基本指着中国供应链撑着。
也正因如此,美国自行车零售商忧心忡忡地说:关税的长期影响仍然不确定,但目前而言,一件事很明显,美国的某些自行车将“贵得吓人”。
贵的可不只是洗衣机和自行车。这不,说着说着,涨价的就来了。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大众汽车火速宣布:计划在运往美国的汽车标价中增加进口费。
美国的新一轮关税怕是会让自家物价再次飙升,通胀警告直接拉满。当物价飞涨,美国人边骂、边不得不掏钱时,到底是谁在制裁谁?
总监制丨唐怡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赵新宇
主编丨崔翀
撰稿丨曹梓楠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曹梓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