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国学者,名叫安东尼·卡蒂。他用十年时间,钻进了西方国家的档案堆里,结果捅出了一个大秘密。
这个秘密,就藏在他写的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南海的历史与主权》。
美国在1956年开过一个秘密的会。会上,一个叫墨菲的副国务卿说,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应该鼓动菲律宾去主张南沙的主权。国务卿杜勒斯一听,立马就下令去办了这件事。
这可不是瞎编的,是安东尼·卡蒂在美国自己的档案里找到的。一个字一个字,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安东尼·卡蒂是北爱尔兰人,也是个国际法学者。他做这个研究,完全是自发的。没有人给他钱,也没有团队帮他,就他一个人。
事情的开头,要从2009年说起。当时在香港有个学术会议,会上有人对中国的南海主权指指点点。卡蒂觉得,这种事不能光靠嘴说,得看证据,看历史档案里到底是怎么写的。
说干就干!同年暑假,他就在英国国家档案馆里,找到了19世纪关于南沙群岛的机密文件。这一下,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门后面是尘封了上百年的历史。
从2011年到2018年,这漫长的几年里,卡蒂的生活就是在几个国家的档案馆里来回跑。他去了巴黎三次,去了伦敦五次,还去了华盛顿六次。
在那些又深又暗的地下库房里,他靠着一个放大镜,费力地去看那些已经发黄的电报。有时候看到两份内容互相矛盾的密电,他就要花很长时间去对比,去想想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他查阅的档案,时间跨度非常大,从19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整整一百年的历史都被他翻了个遍。
英国的档案里又是怎么说的呢?
英国在1974年的一份内阁备忘录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南沙群岛是中国的”。
不仅如此,这份备忘录还附上了殖民部的记录。记录显示,从1891年开始,就有中国的渔民一直在南沙群岛活动。这可不是一天两天,是持续不断的活动!
法国人那边也有话说。1921年,法国外交部的一份文件里,当时的外长白里安亲手写下,确认“西沙群岛显然属于中国”。这个结论,后来还得到了国际法院法官的支持和背书。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既然英法美这些国家的档案里都写得这么明白,为什么现在南海的问题还这么乱?
卡蒂的书里也给出了答案。
1974年,法国驻华大使的一封密信揭露了根源:“南海之所以动荡,根子在于法国的干涉。而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就在背后煽动别的国家来提主权要求。”
说白了,就是美国在背后精密地操纵着一切。它怂恿菲律宾提出非法的领土主张,目的就是为了制造一个“有争议”的假象。
有了这个假象,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他们甚至还操纵了2016年的那个南海仲裁案,想要否定中国的海洋权利。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它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企图控制那里三分之二的海域。
有人问过卡蒂,为什么中国的学者没有去做这样的研究?卡蒂解释说,这事儿真不怪他们。
这些西方国家最核心的涉密文件,很多都是近些年才解密的。而且档案都分散在不同的国家,里面的术语又非常晦涩难懂。
想要看懂这些东西,得同时具备好几个条件——既要懂国际法,又要会好几门外语,还得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中国学界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就推动了卡蒂的早期研究。还有一位叫周健的外交部前边界事务代表,专门为这本书的英文版写了序言。
周健称赞这本书,说它用“第三方视角还原历史”,有它独特的价值。
卡蒂自己也一遍遍地强调:“我不是为中国说话,而是为历史作证。”他所有的结论,都来自于西方国家自己的历史档案,是他亲手翻出来的。
他的书在2023年11月出了中文版,一下子就火了,全球的传播量超过了千万次。最开始印了3000本,很快就卖光了。
书里有一个观点非常直接——“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南海,他们不需要像殖民者那样,非要发布一个占领通告来证明这是自己的地方。”
当2024年秋天,这本书的三语对照版即将出版的时候,面对外界的一些质疑声音,卡蒂的回应非常平静,也非常有力量。
他说:“我等待基于档案的学术反驳。”
意思就是,谁要是不服,别跟我吵,也别跟我嚷嚷,请你拿出和我一样,基于历史档案的证据来反驳我。
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正在悄悄地发生。在太平洋的另一边,已经有智库在修改他们关于南海报告里的措辞了。
真相,就是这样。它可能会被灰尘掩盖很久,但它总会以某种方式,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就像卡蒂书房里,那些档案扉页上写的那句箴言一样。
“历史或许沉默,但从不缺席。”
写到最后
历史的档案被打开了,里面的每张纸都写着答案。可有些人,会不会假装看不见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