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第三天,俄外长拉夫罗夫得到了中方接见,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当面转交了来自普京的口信。那么,这次俄外长访华影响几何?中俄之间的密切接触,对全球局势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7月15日,中国领导人接见了来华访问的拉夫罗夫,后者还带来了普京的口信,从通稿来看,这次会见主要谈到三点:一是普京转达了对中国领导人的问候,二是希望中俄关系继续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深化,三是明确俄罗斯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期待加强各领域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协调。可以说,普京借拉夫罗夫带来这些内容,就是要在当前复杂局势下,再次向中方表态,俄罗斯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调整对华立场。
有分析认为,这番表态也有现实背景。过去几个月,俄乌冲突局势反复,特朗普上台后对俄罗斯的态度,逐渐从“愿意调停”转向“强硬施压”。现如今,特朗普已经公开宣布,如果莫斯科在50天内不与乌克兰停火,那么他就对俄罗斯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同时启动“二级关税”,直接针对与俄贸易的国家。
而这个所谓的“二级关税”,显然指向中国。因为目前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能源、原材料都离不开俄方供给。拉夫罗夫此时访华,也是在特朗普抛出最新威胁后,赶来中方“对表”,交换情报、摸清立场。
此外,俄外长此次访华也是为中俄领导人会晤铺路。按照计划,普京将于下个月访华,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并且有消息称,中俄两国元首将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个特殊节点,用“特别方式”共同纪念。
要知道,十年前,中俄领导人还一起去了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活动,但十年后的今天,受限于中美俄关系的变化和俄乌冲突影响,安排显然会大有不同。当然,拉夫罗夫此行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朝鲜。几天前,拉夫罗夫刚结束对朝访问,其与金正恩会谈,讨论俄朝军事合作,随后立刻赶来北京,说明东北亚局势已成为中俄沟通最紧迫的议题之一。
毫无疑问,俄朝关系的升温,直接影响东北亚安全格局。据报道,平壤将向俄罗斯增派工人和部分军事人员,这种安排虽然规模有限,但象征意义很大。朝俄军事合作一旦进一步强化,势必引起日韩和美国的强烈反应。因此,中俄就东北亚形势同步信息,调整应对措施。
在这种压力下,中俄之间的联系,自然就成为国际风云中的压舱石。事实上,双方早已达成共识: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至于所谓“二级关税”威胁,并不能改变中国对俄合作。毕竟,除了经济利益,中俄也有共同的安全关切。
今年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动作频频,强化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又是在南海搞“联合巡航”,又是在朝鲜半岛调动战略武器,这些举动直接牵动亚太安全。特朗普对乌克兰加大军援,等于在欧洲继续给俄罗斯施压;在亚太地区加强存在,等于对中国发起多点围堵。在这样的外部压力下,中俄加强“对表”,保持步调一致,是理所当然。
至于一些外媒炒作的所谓“中俄抱团抗美”,事实上,中俄都在各自层面维护自身的利益,并非要和谁对抗。对中方来说,中美关系近期有一定的积极变化。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吉隆坡首次会晤,可能为特朗普访华铺路。日本媒体甚至称,中国考虑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大阅兵,但这种安排仍存在不确定性,美俄关系已经急剧恶化,中美关系还在摸索改善,形势复杂。
总之,拉夫罗夫此行,体现了俄方迫切需要中方支持,也说明中俄关系的稳定对双方都不可或缺。对于未来走势,不排除美国会继续用关税、军援等方式牵制俄罗斯,施压中国。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中俄会通过更密集的沟通,来稳住合作,正如王毅外长所说: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成熟、最稳定、最有战略价值的大国关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