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23号到24号,短短一天时间,英国忽然发疯了。军事、外交、经济,招招冲着中国来。
有意思的是,英国航母刚到新加坡耀武扬威,咱们的山东舰就掉头往南海走了,辽宁舰也悄没声地回了东海。
英国这是唱的哪出戏?中国双航母回家,又透露啥信号?
作者-阳
英国这一天都干啥了
这一天英国可真够忙的。从清晨开始,就像个急眼的演员,在国际舞台上连连出招。
6月23号上午,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大摇大摆开进新加坡樟宜基地。这艘号称价值31亿英镑的"钢铁巨兽",从4月份就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亚太巡航。表面上说是什么"加强印太合作",实际上心思明着呢。
英国国防部那帮人张口就来,说这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什么和平使者,分明就是去给美国印太战略站台的。
更离谱的是,英国媒体还吹牛说这艘航母能单挑中国的双航母。听着就让人想笑,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这"威尔士亲王"号从服役开始就毛病不断,动力系统三天两头出故障,在热带海域更是水土不服。
舰载的F-35B战机也是个半残废,为了能垂直起降,硬是把载油量和载弹量给阉割了。作战半径只有800公里,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根本施展不开手脚。更搞笑的是,这个编队的预警能力主要靠直升机,跟咱们的空警-500比起来,简直是拖拉机跟高铁的差距。
到了24号,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就开始"作妖"了。这家伙在议会大放厥词,说未来英国要在南海和台海搞更多"自由航行"。还给6月18号"斯佩"号巡逻舰穿越台湾海峡的行为辩护,说什么"合法正当"。
台湾问题是咱们的核心利益和底线,全世界都知道这事儿不能碰。英国明知道是雷区,偏要往上踩,这不是给"台独"势力撑腰打气是什么?
同一天晚上,英国又发布了什么对华关系审查报告。这份报告写得那叫一个矛盾,前脚还承认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后脚就开始渲染"中国威胁论",说什么中国在英国的间谍活动增加了。英国这算盘打得叮当响,可咱们的反应更绝。
中国这招够漂亮
说到反应绝,你看这时间卡得多准。英国航母刚到新加坡显摆,咱们的山东舰说走就走,直奔南海老家。
6月22号,山东舰从巴林塘海峡悄然返航,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大张旗鼓,就这么静悄悄地往回走。辽宁舰也不含糊,6月19号就从西太平洋回到了东海。两艘航母一南一北,这架势摆得,任何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门道。
这可不是什么巧合,时机掐得这么准,说明咱们早就洞察了英国的小心思。人家还在海上飘着呢,咱们就已经布好了棋局。双航母这么一摆,威慑力立马就出来了。
更关键的是,咱们在南海构建的可不只是双航母编队这么简单。天上有空警-500全天候盯着,海面上055型万吨大驱护航,水下还有先进潜艇游弋。岸上的东风-26"航母杀手"更是随时待命,这是一套完整的立体防御体系。
特别是055驱逐舰装备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玩意儿的威力可不是闹着玩的。任何敢在咱们家门口撒野的家伙,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在外交层面,中国驻英使馆也发了声明,有理有据地驳斥了英方那些子虚乌有的指控。什么"间谍活动",纯属胡扯。咱们要求英方停止政治操弄和恶意抹黑,同时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干涉都不可接受。
有意思的是,当英国在南海上演这出闹剧时,美国的态度却相当微妙。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始终与英国舰队保持800公里以上的距离,这出"精神支持、风险自负"的好戏,说明连美国都不愿为英国的冒险行动买单。话说回来,英国真有这个实力跟咱们叫板吗?

英国那点家底
咱们就扒拉扒拉英国的老底。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也就剩个虚名了。
先说那艘"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虽然造价31亿英镑,看着挺唬人,实际上就是个"样子货"。建造过程中就问题不断,为了省钱放弃了核动力,自卫武器系统也是能省就省。服役后更是状况频出,动力系统故障、水密性问题,简直是家常便饭。

更要命的是,这支航母编队完全是七拼八凑的"杂牌军"。主力护航舰艇包括45型驱逐舰和23型护卫舰,45型的动力系统在热带海域经常趴窝,23型更是服役超过30年的老古董了。为了凑数,英国还从荷兰、比利时借了几艘军舰,不同国家、不同型号的舰艇混编,协同作战能力可想而知。
脱欧之后,英国的经济更是一团糟。通胀率高达7%,劳动力短缺严重,GDP增长乏力。曾经号称能够"重拾全球影响力"的英国,现在连军队装备都要依赖别国。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还要硬撑着跟中国过不去,说白了就是想讨好美国这个老大哥。
一边想赚中国钱,一边又要给美国当小弟,英国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注定是要两头落空的。中国是英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英国大学第二大国际学生来源国,每年超过10万中国留学生为英国带来可观收入。离开了中国市场,英国的经济复苏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英国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一边承认离不开中国,一边又要跟着美国对中国指手画脚。这事儿怎么看都觉得似曾相识,想起75年前那档子事。
历史这面镜子
1949年那会儿,也有个不长眼的。英国皇家海军的"紫石英"号闯入长江,企图干扰解放军的渡江战役。
当时的英国还挺狂,远东舰队司令甚至放话说:"中国军队没有能力击沉我们的军舰。"结果呢?解放军的岸炮一开火,"紫石英"号的舰桥中弹,舰体多处被击穿,最后只能搁浅挂白旗。
英军派来增援的"伴侣"号驱逐舰也被打得灰头土脸,两座主炮被毁,只能被迫撤退。万吨级的"伦敦"号重巡洋舰从上海赶来支援,还是被解放军岸炮击退,舰长都被打伤了。
丘吉尔知道后气得要命,叫嚣着要"派航母到中国海武力报复"。可连英国议会都觉得没理,反对党领袖直接反驳:1943年英国就已经放弃了在华内河的航行权,"紫石英"号纯属非法入侵。
最后,我国高层出于大局考虑,密令前线:"如果英舰逃跑,可装作没有发现。"7月30号晚上,"紫石英"号趁着夜色伪装成商船,尾随客轮潜逃出长江口。直到1957年,我国高层才透露:"其实是我们放它走的,还偷偷给它加了油。"
75年过去了,时代完全变了。那时候咱们还弱,现在不一样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日益增强的军事力量,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自信。从山东舰和辽宁舰的威慑布局,到055驱逐舰的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已经有能力让任何挑衅者掂量后果。
结语
英国这24小时的折腾,说白了就是个没底气的表演。既想讨好美国老大哥,又舍不得中国这块肥肉,结果两头不落好。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如今沦落到这个地步,让人既觉得可笑又有些可悲。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英国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孤立。
面对挑衅,中国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双航母的精准布局,既展现了实力,又保持了克制。这就是大国风范,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你觉得英国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还能维持多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