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入关后,给予了旗人在政治上的特权,这些八旗子弟们不需要像汉人那样要寒窗苦读,他们入仕相对简单得多。一般而言,旗人入仕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充当侍卫,二是充任笔帖式,这一文一武皆可登上权力的高峰。

应该来讲,旗人只要是稍微有点出息,就可凭借笔帖式和侍卫直接而快速地升迁。清代许多旗人大学士以及高级官员都是通过这两个途径高升的。但让人奇怪的是,和珅也是旗人,为何他在考取科举失利的情况下,却没有获得笔帖式的优缺,甚至是高一级的侍卫?这里面就有值得探讨的原因了。 清代笔帖式考试有一定的程序,除了进行文化考试外,如能翻译汉文,兼字画端正,一般都会录取。不用想,以和珅的才学应付满洲人简单的考试自不在话下,至于弓马骑射,也许和珅并不擅长,但对于简单的考试应该也没有问题。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没有得力的权势人物的扶持,再一个就是家境贫困,没有活动资金。

大约在乾隆三十三四的时候,即是和珅开始步入官场的关口,他家经济状况不太好。因为他的父亲常保的职位并不高,所得俸禄有限,养活一家老小已经不算宽余。何况,常保又是死于任上,需要花费一笔不小数目的银子运回北京安葬,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从和珅婚后数年一直没有生育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当时和家的经济状况确实不乐观。 清人包世臣在他的《中衢一勺·郭君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和珅的外祖父嘉谟担任河库道员(正四品)的时候,和珅因贫穷无以生计,经常派仆人刘全,徒步往返五千里,前往嘉谟衙署借钱。有一次,刘全前去借钱,嘉谟只给了五十两银子。当时,有个叫郭大昌的人正好是嘉谟的下属,他与刘全喝酒喝得高兴,就对刘全说:“看你的相貌,很快就会大富大贵,为何要做人家的奴仆如此受苦呢?”于是他也奉送了五十两银子。

不久,和珅又因家庭花费不及,再派刘全求嘉谟资助三百两银子。嘉谟听后大怒,把刘全赶走。刘全没有借到钱,和珅不得已自己前来求嘉谟,不料嘉谟知道和珅的来意后更为恼怒,甚至想治和珅私自出京(旗人出京需得到批准)之罪。 郭大昌于是权嘉谟说:“下官见和郎将来富贵应当在大人之上,大人千万不要因其贫而慢待他,况且是外祖父以三百两银子帮助自己的外孙,此事甚小,何苦恼怒如此呢?”嘉谟不高兴地说:“既然你如此看好和郎,为何不自己掏钱帮助他呢?”郭大昌说:“大人您不资助和郎,下官如何敢自己资助他呢?” 嘉谟无奈之下,掏出三百两银子给郭大昌说:“今日就替我把他打发走!”郭大昌于是将和珅招至酒楼招待一番,酒足饭饱之后,郭大昌握着和珅的手说:“你不日即将大贵,希望富贵后不要忘记今日之情,多为天下穷困百姓请命。”随后他又为和珅购置了车马,又出资三百两作为和珅返回京城的费用。和珅对此自然是感激不尽。

数年后,和珅以户部尚书升任军机大臣,陪同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红花埠,他想起当年郭大昌的帮助,就派刘全前去见郭大昌。而郭大昌对刘全说:“我当年之所以帮助你家主子,是爱惜你家主子有才华,而今却招权纳贿,成为赃吏逃人的保护伞,毒害百姓,我恨自己当年没有鼓动嘉公将你主人治以逃旗外遣之罪。你们主仆二人大祸即在旦夕,且无死所,千万不要拖累我。” 据考证,嘉谟出任南河道员一职正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以上所说的应该发生在乾隆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间。再考《和珅列传》的记载,乾隆三十四年和珅承袭父亲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乾隆三十七年挑选为粘杆处的侍卫。

和珅在办理这些事情的时候,自然需要花费一大笔银子,因此这个记载应该是可信的。或许和珅是因为这一段无权无势又无钱的痛苦经历,才让他对权势、金钱产生出强烈的渴望。即便不是如此,经过这次教训,和珅对权势、钱财应该有了更深的认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