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惟巍 李茂佳 马嘉豪
荣昌再度成为流量爆发地。
4月27日,360创始人周鸿祎“打飞的”抵达重庆荣昌,“卤鹅哥”终于如愿以偿,不仅成功向周鸿祎递上荣昌卤鹅,还收获了对方的回赠。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更是亲自下场,现场加入“投喂大军”,以地道美食款待远方来客。
在荣昌感受到了非常高的热情,“红衣大叔”周鸿祎不禁调侃,“在这里吃饭不但不要钱,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
4月27日,360创始人周鸿祎“打飞的”抵达重庆荣昌。
周鸿祎奔赴荣昌,其实是对上海车展期间,“卤鹅哥”投喂不成功的致歉。两大流量担当,“红衣大叔”与“卤鹅哥”相逢一喂“泯恩仇”,也由此赚足网民们的眼球。
这一次,荣昌在互联网上的爆火,源自“卤鹅哥”的执着投喂。他身着标志性大红袄,怀揣推广家乡美食的热忱,连续在五座城市“追逐”国际网红“甲亢哥”。
而正是由于“卤鹅哥”的坚持,这场充满烟火气的民间外交,不仅让荣昌卤鹅成功进入亿万国人的视野,更将荣昌这座城市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这波突如其来的流量,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迅速行动,不仅给予“卤鹅哥”林江“10万元重奖+费用报销”的实质性奖励,还第一时间召开全区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接住流量别涨价,严守食品安全”。
正如高洪波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所言,他们要主动接住巨大流量,把游客“引进来”、把特产“卖出去”,让网络流量变成荣昌经济发展的增量,为荣昌卤鹅全产业链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接受封面新闻专访。
封面新闻:“卤鹅哥”事件让荣昌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大火了一把,您怎么看待这次爆火?荣昌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接住“泼天流量”?
高洪波:“卤鹅哥”在全国五城投喂“甲亢哥”,确实让荣昌的知名度大幅提升。这次走红,看似意料之外,也可以说是情理之中。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抓文化旅游、美食和非遗的传承,还有网络经济和网络达人的培养等。
荣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县已有1267年,“繁荣昌盛”之名也有652年的历史。荣昌拥有夏布、折扇、陶器3大国家级非遗,市级非遗23项,区级非遗达198项。
荣昌也是美食之城,有17种中华名小吃,30余种中华名菜。其中,荣昌卤鹅只是中华名小吃的一种,但其制作技艺却是重庆市市级非遗。
荣昌卤鹅。
这一次,“卤鹅哥”将荣昌卤鹅推向了全世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如何接住这波流量,将网红效应转化为长期红利,将网络流量转化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趁此机会,荣昌全区上下将全力以赴,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节。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美食文化活动,以卤鹅为主打。网上调研显示,真正吃过荣昌卤鹅的人并不多,这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这段时间,由于荣昌卤鹅的曝光率大增,其通过电商和网络直播卖到全国各地,销售量实现了10倍增长。电信公司负责人告诉我,“卤鹅哥”回来后,荣昌的电信业务流量大幅增长。物流公司也告诉我,这些天荣昌的物流增长翻倍。顺丰快递原来每天卖到外地的卤鹅只有几百单,现在每天稳稳达到2万单。
“卤鹅哥”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网民追网红的现象,带给我们的启发是,要懂得流量经济和网红经济,如何用好互联网,如何将实体经济、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地方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封面新闻:随着“卤鹅哥”事件热度持续,网络上出现了关于“蹭流量”等不同声音。您如何看待这些争议性评价?
高洪波:我问过“卤鹅哥”,他坦言自己确实蹭了流量,但最终目的是让荣昌以及荣昌卤鹅都出名。
去年我们召开网络达人会议时,就讨论过荣昌能否成为网红城市,产品能否走出去,“卤鹅哥”就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他注意到“甲亢哥”流量巨大,于是决定前去蹭流量。带什么去好呢?他思索后决定带一只卤鹅,乘坐高铁前往成都,成功完成了首次“投喂”。回来后,他得知“甲亢哥”要去重庆,便再次带着食物追到重庆,第二次“投喂”也成功了。
“卤鹅哥”投喂“甲亢哥”。
后来,“卤鹅哥”追到深圳给我回电话说,没食物了,跑了跟多商店都没买到荣昌特产。当时我意识到,“甲亢哥”在抖音平台上已是一个现象级事件,这对荣昌可能是个机会,于是我立即派人前往香港支持“卤鹅哥”。
到了香港,有网民开始不满,说“卤鹅哥”已经“投喂”了三、四站,不要再继续了。“卤鹅哥”就发信息给我说“很害怕”,我回复他:“不要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区人民都支持你。”
“卤鹅哥”在深圳已经和“甲亢哥”的团队建立了联系,要一起完成后续直播。我派人飞往长沙,组成后援团支持他。
“卤鹅哥”和“甲亢哥”。
“卤鹅哥”从长沙坐高铁返回荣昌时,我们热烈欢迎他,决定报销他的费用,还奖励他10万块钱,同时授予他“荣昌卤鹅全球推荐官”的称号。
封面新闻:既然有了流量,荣昌又打算如何利用流量,全产业链地发展卤鹅产业?
高洪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区委、区政府正在研究、思考和推进的。我们成立了专班,由区长担任班长,全力抓全产业链条。我们提出了“千年荣昌、百年卤鹅,百城万店、百亿产值”的目标,以前这是不敢想的。
为此,荣昌出台了“4321”工作体系:
“4”代表四个“一”:成立一个“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专责统筹产业发展;出台一个《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为产业升级提供政策指引;召开一个荣昌卤鹅高质量发展大会,通过产业发展研讨,凝聚各方共识;举办一系列卤鹅营销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3”代表“三个构建”:一是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布局;二是构建品牌质量标准体系,规范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构建线上线下营销推广体系,拓展消费场景,提升品牌影响力。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区。
“2”是成立“两个机构”:一个是荣昌卤鹅产业联盟,促进产业协作与资源共享;一个是荣昌卤鹅产业研究院,聚焦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赋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1”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工匠到销售,全方位强化人才支撑,夯实卤鹅产业发展的基础。
“卤鹅哥”事件后,有30几家企业主动联系我们寻求投资。食品加工行业看好荣昌作为食品加工基地的潜力,羽毛球行业也有3家企业与我们联系,想利用鹅毛做生产。
我们将以卤鹅“出圈”为契机,探讨养殖端和屠宰端的发展,深入研究全产业链的发展。
封面新闻:未来,荣昌将如何持续打造网红城市,实现从网红到长红?
高洪波:我们将持续做大产业,提出建设工业新区、工业强区,并突出大抓制造业、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民营经济、项目建设、数字经济等六大抓手。
同时,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荣昌是“一都三城”,即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美食休闲之城,我们将持续擦亮四张名片。
此外,我们还要打造城市IP。荣昌城市平坦、道路干净、市民友好,游客来荣昌,会感到家的温暖。我们提出“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一家人”,这就是我们的城市IP。
封面新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五年,荣昌作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之一,取得了哪些成绩?
高洪波:在产业协作方面,我们与四川内江、泸州开展了诸多合作。在公共服务领域,我们与毗邻地区开通了互通的公交车,实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互认。
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等领域,我们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位于荣昌的重庆畜牧科学院在四川内江设立了分院,我们的生猪大数据中心也在四川设立了分中心。
在人文交流方面,我们举办的所有活动都会邀请四川相关市州参与,同时也积极参加四川毗邻地区举办的活动,如自贡恐龙灯会、泸州酒文化节等。
我们还依托两个重要平台:一是川南渝西融合发展示范区,与四川的内江、自贡、泸州以及重庆的永川、江津等地合作共建;二是内江荣昌农业高新产业区,我们共同打造了双昌(荣昌、隆昌)产业园,并合作建设了稻渔种养基地和良种繁育场。
这样的交流合作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我们共同致力于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封面新闻:未来五年,对于荣昌自身,以及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都是非常重要。荣昌要达成的愿景有哪些?
高洪波:荣昌提出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的目标。我们要把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其中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我们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突出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荣昌的经济总量仍有待提高,人均GDP与发达地区也存在差距。因此,在新的五年里,我们仍将把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放在首位。
同时,我们将加强城乡环境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城市能级。加强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民生建设。
未来五年,荣昌将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封面新闻:依靠“卤鹅哥”的流量,荣昌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在川渝互动协作方面会有怎样的动作?
高洪波:荣昌处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黄金连接点,“卤鹅哥”这次在网络上爆火,不仅带动了荣昌,也可以让川渝两地双向奔赴,共同开发文旅资源。
荣昌到永川、大足以及四川的内江、隆昌、泸州,都只需半小时车程。最近,重庆市文旅委专门召开会议,统计了永川、大足的住宿床位数量,以便在荣昌接待能力不足时,游客可以前往这些地方。届时,我们将推出一条旅游线路。
目前,川渝两地正在积极推广“蓉进渝出”和“渝进蓉出”旅游线路。例如,从成都入境的游客,可以在游玩成都后,乘坐高铁前往重庆。游客们还可以顺道游览荣昌、大足,内江等地,从而形成一种旅游互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