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谈判的成果,让双方都感到满意,然而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后,特朗普就挑好了下一个对手?在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直接警告欧盟必须在贸易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行动第一步,特朗普敲定的第二次出访的三个国家,与大国博弈息息相关,而中国也不甘示弱作出相应行动,专机已经降落在法国,中欧或有大事可谈。

中国是如何让特朗普屈服的

据B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5月13至16日出访海湾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以及阿联酋。这本应是特朗普的首访目标,不过方济各的突然去世,让梵蒂冈成为被首访的意外之地,而如今才是特朗普要大显拳脚的真正博弈场。

特朗普造访中东国家,出于多种目的,比如缓和地区局势、促进中东各国对美投资等等,然而涉及大国博弈层面,无疑中东地区的能源供应,将成为特朗普手中底牌之一。

中国是如何让特朗普屈服的

联系到特朗普刚刚在白宫针对欧盟的强硬表态,如果造访中东三国要谈能源问题,那么很可能是要对欧洲“动刀子”,而非中国。

因为中国的能源供应结构十分多元化,沙特与俄罗斯都是大头,紧随其后的还有伊朗、委内瑞拉等国,这是特朗普撬不开的墙角。

反观欧盟的能源结构是十分薄弱的,自断一臂切断对俄能源依赖后,只剩下两条大路可走,其一是高价进口美国的油气资源;其二是从中东各国进行采购。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就现实情况来看,欧洲可用于接纳液化天然气的港口并不多,反而是中东各国可连接欧洲的能源通道,可供应量更大,综合因素也更稳定。

比如液氮走廊、沙特-欧洲南氢走廊、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北非-欧洲超级电网等等,欧洲重新与中东建立战略联系,已经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大势所趋。

中国是如何让特朗普屈服的

当年海湾战争被打响后,美国通过能源控制与难民危机极大程度上削弱了欧元区经济,在地缘政治上也让欧洲难以整合,巩固了美元霸权的地位。

回顾特朗普的一系列操作,既想通过关税来吸引制造业回流,并大幅增加政府收入,又想做“强势美元”的货币政策,看似截然相悖的两条路实则是通过对外嫁接矛盾才得以同时实现。

4月初时,中国接下一招,不过双方打了一个多月,双方都很难受,尤其是特朗普多次释放虚假信号,迫不及待要坐下谈判。

现在中美刚休战几个小时,就迫不及待要把矛头对准欧盟,显然是要将美国制造业的敌人“逐个击破”。

中国是如何让特朗普屈服的

这点小伎俩,自然是瞒不过我们的,于是中方代表在结束完瑞士日内瓦的谈判之后,便亲自飞抵法国巴黎,访问并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欧洲多次向美求和,结果特朗普统统“已读不回”,还马不停蹄地加征更多关税,试图让欧盟在90天内妥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欧盟若是挺不住了,中国在90天后将面临更大的难题,所以如何与欧盟达成合作,共同应对经济霸凌,也是中方的当务之急。

中国能提供多大的支持,决定着欧洲有多少底气与美国僵持下去,这种分裂不仅仅是经贸关系,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甚至是防务系统上的“分家过日子”。

中国正在通过自己的行动,为“不稳定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90天后,世界又会呈现怎样的对峙态势?我们值得高度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