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越闹越大了。
美国国防部,亲自出面当众点名日本和澳大利亚。
话题直指台海冲突。
他们想知道,如果中美真的因为台湾问题爆发军事冲突,这两个长期盟友,准备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不是随口一问,也不是象征性的外交探讨。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要求日澳表态会在台海冲突爆发后出手相助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
他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设计者之一,同时也是“战略清晰论”的坚定支持者。
他的提问方式并不委婉。
根据日本与澳大利亚方面的消息,科尔比的态度很直接:中美一旦交火,你们要站哪边?你们准备干到什么程度?
这一幕发生在近期美国国防部与日澳两国国防官员的会谈中。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美国近年来对盟友在台海问题上最直接、最清晰的一次表态压力测试。
很显然,美国想听到的答案是“同意当马前卒”,用实际行动证明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我们有事”的承诺。
大陆会作何回应呢?
那我们得先看看为什么是日本和澳大利亚被美国“选中”?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台湾海峡是重要的能源通道,日本70%石油进口都要经过这里,一旦大陆有所行动,日本的能源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所以美国选择拉拢日本。
并且,台湾向北连接日本琉球群岛,向南辐射南海,美日澳援军台湾,能够更好地控制台湾海峡。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强对日澳的部署,比如大批F-35、B-52等战斗机和轰炸机,一旦解放军武统,这些兵力将可以第一时间介入局势。
逐渐形成了日澳联动作战体系,一面可以阻挠中国两岸统一的进程,一面又能分担美国军事压力。
美国的算盘珠子打的有多响,大家都能听得清吧。
美国这么“拉帮结伙”“力挺”台,给了台当局一个“错误信号”。让他们以为冲突爆发后他们就有能力和解放军对抗了。
但他们大错特错。
解放军进行长时间、高强度实弹射击,综合检验快速精准火力打击能力,威慑力拉满
转头解放军就祭出了“硬家伙”。
陆军火箭炮分队展开高强度实弹射击演练;
珠海海事局也发布航行警告,在南海部分海域进行为期5天的实弹射击;
7月10日,福清发布通告:
驻闽某部在福清江阴地域组织实弹射击,警戒区域位于江阴港区至目屿岛海域范围。
7月12日4时00分至22时00分任何人员、船只禁止进入以上海域及周边航行、作业。
这已经不是象征性军演,这算是行动本身。
火力轴线、演训区域、演练强度,三位一体地构建了一套“封控体系”。
从时间上看,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几乎紧贴美国逼迫盟友“表态”的时间点。
而美国的这场行动,显然不是临时起意。
据五角大楼披露的消息,近日美军纠集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法国和加拿大在内的19国部队,共计约4万人,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启动了代号为“护身军刀”的联合军演,演习时间从7月13日一直到8月4日。
另一场代号为“重返太平洋”军事演习,更是率先启动,预计将持续两周时间。
这两场大规模军演同时在中国周边海域进行,不过就是想对中国进行军事威慑。
两场军演有结合也有配合,但总结起来其实就9个字“台海局势的实战预演”。
从兵力规模、军种配置,到指挥架构,“护身军刀”和“重返太平洋”的任务安排,明显包含了海空联合封控、后勤多国协同、敌岸登陆支援等多个可能与“武力阻止中国统一”相关的要素。
美国不是在练兵,而是在推演。
而推演的核心目标,正是“假设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科尔比向日澳提出的“你们准备好了吗”这句话,就显得不是外交语言,而是战略施压。
但问题来了。
日本与澳大利亚愿意站上战车,为美国的“行动买单”吗?
猜得没错的话,那就是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拒绝表态,
对于此事,日本防卫省在东京表示:是否参与区域军事冲突,需要依据宪法、法律框架及当时内阁决议判断,不会对假设性问题轻率作答。
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也在堪培拉表态称:“不会提前承诺军事介入,一切由政府依据实际情况决定。”
这几乎就是拒绝。
面对美国的“援台”要求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表示不会提前派兵参与任何冲突
从表面上看,日本与澳大利亚依然与美方保持军事演训合作。
但在涉及“是否参战”这一敏感议题时,两国的实际回应是回避和谨慎。
原因很现实。
中国是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重要经济伙伴。
2024年,日本对华出口 18.9 万亿日元,自华进口 25.3 万亿日元,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占其外贸总额的三成以上。
而且,台海一旦爆发全面冲突,所引发的不只是军事代价,更是全球供应链、能源通道和地区政治格局的震荡。
在这种前提下,日澳不愿做美国战略的“前排选手”,也不难理解。
相较于美方的布局和盟友的谨慎,解放军的应对方式显得更为直接。
不是演讲,是演练。
不是表态,是部署。
从解放军演训来看,这轮多点实弹射击,不但强化了解放军对台岛周边空域和海域的战术控制,还将火力覆盖圈推进至第一岛链以外,显现出更深层的反介入意图。
不仅如此,多个海事通告显示,本轮军演在战术安排上强化了“靶向”设定。
多个靶区分别模拟台岛逃脱路线、外援介入路径及重要航道。
也就是说,解放军并未单独针对台湾本岛,而是把“援台干预链条”列入模拟打击范畴。
这种演训方式,是对当前台海局势的完整回应。
而台湾方面对此的回应方式,依旧选择了依赖“外部支持”。
台当局仍在推动所谓“汉光41号”演习,企图展示自主防御能力。
但从演练内容到资源调度,台湾的防务体系始终未能独立运作。
大量核心依赖美制系统,空防、情报、后勤体系都嵌套于美军体系之下。
而解放军正在不断压缩这种“支援预期”。
从2023年至今,解放军沿东南海岸的常态化军演频率已经提高了超过40%。
台军调动越发困难。
各方向布防时间窗口被不断压缩,战略弹性越来越小。
从战略角度看,这是一种警告。
你可以想选择拖延、观望、对抗,但代价会越来越高。
一边是美国努力通过实战模拟和外交施压,搭建“多国联动”干预体系;
另一边是中国用持续军事部署和战略威慑,对外释放行动红线。
而台湾,就被夹在这两者之间。
既寄望美国“坚定支持”,又忌惮大陆“高强度压迫”。
但现实很清楚。
美国逼迫盟友越紧,解放军的动作就越快;
台湾幻想靠外部介入获得安全,反而使自身处境更为脆弱。
在国际战场上谁有准备,谁就有话语权。
谁掌握战场节奏,谁就主导局势。
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含糊过。
早在关税战爆发后,美国的信誉值就一直在加速下降,引起不少盟友不满,如今科尔比强行逼迫盟友介入台海冲突一事,只会让美国负面形象进一步加固。
日澳当然明白介入台海冲突有多不明智。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更是将话说的很明白了,“美国对台湾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传递错误信号,只会让这些地区变得动荡。”
中方绝不会在台湾问题上妥协让步。
中国前任驻美大使、资深外交官,外交战线73岁的老将崔天凯,在北京出席会议时,曾直白地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崔天凯义正严词地指出,台湾问题关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谈判和妥协的余地,中国就是要统一,这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他还表示如果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就会很好解决,如果美国坚持对中国搞遏制打压,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