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冯德莱恩的专机刚离开北京上空,一条爆炸性新闻已在全球媒体间炸开——欧盟与美国即将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行程轨迹如同一道隐喻:前脚还在北京参与气氛微妙的中欧峰会,后脚便直飞华盛顿开启美欧谈判的最终回合。当飞机降落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时,欧盟的谈判底线已如透明玻璃般摆在美国人面前:接受15%的统一关税税率。

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辞令,而是欧盟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喘息空间。

根据协议核心条款,欧盟将承受输美商品15%的关税壁垒,同时承诺向美国经济注入6000亿美元直接投资。更具战略意味的是高达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采购清单——欧盟用这笔巨额订单置换美国液化天然气,试图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惯性依赖。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坦言:“在当前形势下,15%是欧委会能争取的最佳结果。”

访华结束后,冯德莱恩就要见特朗普,代表欧盟向美“举了白旗”,美欧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欧盟(资料图)

这番坦白揭开了欧盟的无奈底牌。

协议的精密设计如同咬合的齿轮:汽车关税统一锁定15%,终结了此前25%的高压状态;医药行业紧随其后采用同等税率。但钢铁与铝的关税壁垒岿然不动,芯片领域的关税政策仍在最后磋商。

更值得玩味的是烈酒等敏感品类被暂时排除在协议外——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早已放话,农产品和汽车市场准入才是美国真正的底牌。

当记者追问为何在此时妥协,冯德莱恩的答复直指要害:“俄罗斯能源依赖症必须根治。”这揭示了欧盟核心焦虑。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能源进口数据显示,俄气占比仍高达31%,而美国液化天然气仅占18%。协议签署后,美国能源出口占比预计将突破35%,改写欧洲能源版图。

特朗普的谈判艺术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手握“30%惩罚性关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欧盟在8月1日最后期限前低头。美方谈判代表巧妙利用欧盟内部裂痕:法国农业补贴争议、德国汽车业焦虑、东欧国家能源安全关切——每个痛点都成为施压杠杆。

访华结束后,冯德莱恩就要见特朗普,代表欧盟向美“举了白旗”,美欧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特朗普(资料图)

即便协议框架落定,欧盟仍备好价值930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作为最后筹码,这种“签字笔与核按钮并存”的谈判策略暴露了跨大西洋联盟的脆弱根基。

全球贸易棋盘因此剧烈震动。

美日韩此前达成的15%关税同盟,如今因欧盟加入扩展为横跨大西洋的超级贸易圈。这无疑给中国制造了复合压力: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占全球GDP比重超54%,其协调行动将深度影响国际经贸规则走向。

但观察人士指出,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本能仍可能撕裂这个临时联盟——美国商务部两周内即将公布的芯片关税政策,就是检验联盟成色的第一块试金石。

冯德莱恩的华盛顿之行终以联合记者会画上句号,但协议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英国首相第一时间欢呼协议“振奋人心”,德国工业联合会却警告“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欧盟内部的市场派与保护主义阵营仍在角力——这种分裂基因让协议执行充满变数。正如布鲁塞尔智库研究员所言:“这是战术性妥协而非战略性和解,美欧贸易战只是按下暂停键。”

当冯德莱恩步出白宫时,夕阳给她的身影镀上金色轮廓。

访华结束后,冯德莱恩就要见特朗普,代表欧盟向美“举了白旗”,美欧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盟的妥协暂时避开了贸易核爆,却重塑了全球贸易力量对比。那张写着15%的协议纸页,既是跨大西洋关系的止血绷带,也是新经济秩序诞生的产房。

在这个由关税重构的世界里,每个经济体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坐标——而真正的博弈,其实刚刚开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