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 |天天
编辑 |南枫
万海案终于判了。
张文菁总算是洗清了冤屈,检察院对其撤回了诉讼。
只不过万海还是被打成了黑社会,整整两年,万海背了这么多版口供。
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一个万海倒下了,千千万万个“万海”起来了。
只不过万海真不是黑社会,而后面站起来的“万海”才是。
明明是万海的辩护律师,判了十年后,李人骏的妹夫反而开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物资集散中心,也终于姓王了。
王彧这次可是打了场硬仗,整整两年,还是报了当年被万海打压的仇,真是风水轮流转。

而新人物也出场了——
禹天成。
剧情发展了一半,东海市地头蛇亮相,天宇集团的势力可要比王彧狠得多。

随着剧情进入正题,《以法之名》的收视率迎来了新高。
一路飙升直到破2.5,看来后面也颇有破3的势头。

然而,新一波口碑,似乎还是比不上步步高升的热度。
尤其是众星云集的阵容,如此多老戏骨齐聚一堂,竟然还是吐槽声一片。

而在追平整部剧后,我才发觉,不是所有人都能拍出《人民的名义》。
无关人物太多
其实正常的群像剧,应该是随剧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在观众面前。
而《以法之名》,更像是用人物来推动剧情,而且有些角色看似与主人公有关,可明显与主线故事发展没有紧密的联系。

比如万海的儿子万潮。
其实《狂飙》中陈舒婷的儿子高晓晨,虽然也极具争议,但,他的镜头并不算多。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与安欣的徒弟陆寒的消失有关。

而万潮,不仅戏份多,而且与主要案情根本没关系。
他一头红发,整个人吊儿郎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其实拿来要挟万海,只要一笔带过就可以了。
偏偏给加了这么多镜头,完全无用。

再比如,乔振兴的弟弟。
如果老乔的弟弟设计成干警,可以一直追查哥哥的死亡真相,那也就算了。
这位老弟偏偏是后勤部门的。
在查案情这方面,老乔的弟弟没什么关键作用,甚至还要蹭男主的镜头。

当然,老乔的大舅哥也是一样。
被迫污蔑老乔受贿也就算了,后面还要给他懊悔、狂吐的镜头。
明明另一边新案件都亮相了,这边的镜头依旧一刀不切,只能拖累节奏。

还有男主的妻子和小舅子、女主的丈夫。
在我看来,当很多镜头都被配角分走时,男女主出镜就不能再有废戏了。
然而,他们出现,依旧不是紧紧围绕案件,还有不少戏份都要带着家人。
案件重点在男主的老丈人,结果非要给妻子安排不少镜头,甚至强行尴尬搞笑,也要给白冰镜头。
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明明人物已经非常多了。
可随着剧情的发展,还有不需要戏份的人物登场,他们仿佛只是为了出镜而出镜,相关的戏份就算删减,对整部剧也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节奏太慢,悬念制造得太生硬
《以法之名》阵仗这么大,还打着尺度的名号,却在剧情播出之后,反而没了之前的呼声。
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就是节奏问题。
一开场,就是张文菁翻供、乔振兴溺水。

中间一会讲男女主之间的矛盾,一会又要写男主的“妻管严”。
明明氛围制造得非常到位,可剧情就是要扯东扯西。
直到第17集,“万海案”才迎来了第一次审判。
中间到底水了多少时长,强行给正派制造多少麻烦,可想而知。

可实际上,所谓的“悬疑”,也根本无法用细节来描述。
只能用直白的镜头来误导观众。
比如乔振兴的死。
我们都知道乔振兴是他杀,可第一集偏偏要拍有人凿冰窟窿,还跳下去的画面。
没有前因后果,上来就是跳河,实际上也并没有骗到观众,完全就是故弄玄虚。

这一点,在李人骏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看来,正是为了让观众才李人骏的阵营,才将其人设塑造得比较割裂。
从剧情来看,李人骏其实没有摇摆不定。
他的目的本来就很明确,那就是要保住检察长的位置。

所以李人骏对万海案格外关注。
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他很多时候偏偏又要展现“柔弱”的一面。

比如得知乔振兴死了,接着就是对李人骏的怼脸长镜头。
他情绪的变化清晰地展现在了镜头之中。
还有在对张文菁道歉后,面对其指责,他也真的愧疚了。
张文菁也没说错,可李人骏倒是一脸丧气样。

尤其是开大会时,讲话中间,特意中间穿插了一波回忆片段。
让他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空话,变成了真心的忏悔。

如此来看,导演是想写李人骏的善。
可这种肤浅的“善”,与他后续做出的行为非常割裂。
既然明白对张文菁是愧疚的,可偏偏要对老同学洪亮大放厥词。

这段戏两个人话不投机、分道扬镳。
按理来说,是彻底走上了两条路。

所以,他看起来是与兰书记、许局长等人,算是一丘之貉了。
尤其是在李人骏过生日这天,一桌人齐聚一堂。

镜头中的李人骏,偏偏态度又变了。
他对万海案的处理、对指导组的态度,摆明了已经不再清白。
可离开了男主,又非要摆出一脸不屑的表情。

无论他是否真的被腐蚀,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都非常割裂。
为了给观众制造悬念,就让人物一会好、一会坏,完全不在乎剧情的完整。

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以法之名》的尺度确实不小。
但,不难发现傅东育导演在反腐题材上,还是有些吃力的。
无论案件再如何精彩,还是需要不少无关的镜头来凑数,用配角来填充。
为了展现尺度,一开始就把结果告诉观众,可又无法把其中的弯弯绕绕,具体丰满地描绘出来。
所以,当观众早就猜测到结局后,剧情还反反复复在那么几个点上绕来绕去。

官场话说了不少,这些演员动不动就吵吵。
反派更是没有一点人性上的温暖,极度的坏直接写在脸上,一出场就必须恶狠狠。
而男主,在职场上不讨喜,回家又变身赘婿受气。
这剧里的正派,就不能挺直腰板吗?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