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菲律宾南海激进侵权为何“常态化”
1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近期,菲律宾在南海频繁采取激进侵权措施。在此前多次侵闯黄岩岛附近海域受挫和4月底组织人员非法登上铁线礁后,菲于5月21日又以“生态调查”为名,派遣公务船先后闯入中国南沙群岛渚碧礁、铁线礁附近海域,并派员登上铁线礁,严重侵犯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中方对此持续保持监控,并依法实施有效海上管控与必要查证处置。期间,菲3002号船还无视示警,故意制造了与中方海警21559艇的碰撞。
应当注意,上述行径并非是偶发和孤立的事件,而是反映出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一意孤行,着力推进持续性、系统性侵权的政策抉择。
马科斯政府在早些时候已公开宣称,将制定一项在南海全面对抗中国的长期政策,意图将本届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激进立场,转变为能够持续影响菲未来政策选择的国家战略。
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菲很可能持续开展更加激进的侵权活动,以展现其在各争议区域对中国依法管控的系统性挑战。
频繁侵闯无人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制定所谓“长期政策”的背后,是马科斯政府试图以更激烈的举措掩盖屡屡受挫的心虚,也是其急于向特定域外国家展示其“价值”的焦虑。
马科斯政府南海寻衅的最大目标就是煽动国内国际舆论、炒热南海问题,从而对内引导民族情绪以攫取政治利益,对外迎合特定域外国家需求,聒噪鼓吹老掉牙的“中国威胁论”、试图搅乱中国周边。
然而,马尼拉显然在这两方面都“办事不力”。
尽管马尼拉持续在南海花样百出、四处“转场”,但在中国依法依规、冷静克制的处置管控之下,并未能掀起多大波澜,更遑论使菲受益。
在其国内,马科斯政府的激进南海问题立场未能转移国内民众对民生问题的不满,并没有成为其在选举中的“加分项”。
在国际上,菲频繁的“上蹿下跳”不仅未能引发其余东盟国家的共鸣,反而使国际舆论对此关注减少、对菲观感下降。
在此情况下,孤注一掷的马科斯政府不得不制造新的错误,来掩盖其南海政策的方向性错误,向特定域外国家证明其对围堵打压中国仍有价值。
南海漫评《失信的“肇事者”》
事实上,马科斯政府推动南海激进侵权活动的“长期政策”在法理上缺乏基础、在政治上没有支撑、在实施上缺乏能力,既不可能获利,更不可以持续。
在法理方面,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对其附近海域依其法律属性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菲大而化之地将非法、无效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奉为圭臬、单边推进其立场,是对历史事实的漠视,且构成对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的违反。
在政治方面,马科斯政府忽视国内民众真正需求、一味餍足特定域外国家指令,在当下已经引起民意反弹,更不可能要求未来的政府遵从其错误偏激的南海政策。
在实施上,菲没有在中国管控下持续开展高强度海上侵权活动的能力,域外国家也不可能替其冒险出头、长期投入“真金白银”。
当地时间2025年4月9日,菲律宾马尼拉美国大使馆附近,菲律宾民众举行集会抗议菲美军演。
由此可见,菲近期在南海采取的激进侵权措施和推动其“常态化”的尝试,不过是马科斯政府在内外承压之下的孤注一掷。为掩盖失败、迎合他国,在注定无法成功的赌局中用国家利益“加注”,既不符合菲国内民众期待,也不会得到其他南海周边国家的支持。
马科斯政府应当认识到——或者其事实上也早已认识到——在这场赌局中,最终吞下苦果的不会是中国,也不会是遥遥助威的特定域外国家,而将是菲律宾自己。
(作者:陈曦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研究专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