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百花的当家小生陈丽君在《我的大观园》里演了贾宝玉,又爆了,网上好评连连。

这里咱们就聊聊,从人物还原度这个角度来看,她这版贾宝玉到底怎么样?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陈丽君的扮相,我就被惊艳到了。

不怕得罪欧阳奋强,陈丽君这越剧版贾宝玉,简直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

《红楼梦》里描写宝玉的那段话,什么“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什么“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用在陈丽君身上,那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她在台上一站,英俊潇洒,英气逼人,活脱脱就是一个少年公子哥儿里的“顶流”。

而且她那双眼睛,转盼多情,语言常笑,真是把宝玉那“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给演活了。

这是“形”。下面再说说“神”。

大家知道陈丽君是前两年演《新龙门客栈》里的“玉面修罗”贾廷爆火的。那可是把“邪魅狂狷”的气质给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瞧,这贾廷和贾宝玉,还都是本家呢!

陈丽君演宝玉,那“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劲儿,也是拿捏得死死的,“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的性格,在陈丽君的演绎下,也是活灵活现。

不过贾宝玉这个人,可不仅仅是个英俊潇洒、行为乖张的少年公子哥儿。他还有个特别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面对自己所不认同的东西时,他主要是消极逃避,而不是积极对抗。

就说这“为科举而读书”吧,宝玉那是一点儿都不感冒。他宁愿把自己的精力放到在女孩儿堆里厮混,研制胭脂花粉,读读黄老之书,也不愿意去碰那些四书五经。

因为他打心眼里就不认同科举那一套。但他当然不曾想过有没有可能改变。他只是逃避。

还有对父亲贾政的“恨铁不成钢”,宝玉也是精神上抗拒,肉身上被动应付。贾政打他,他只能挨着,心里头一万个不愿意,但嘴上也不敢说。

对自己如此,对待自己钟爱的女孩儿也是这样。

就说对林黛玉吧,宝玉虽然说出过石破天惊的“你放心”三字,但怎样才能让黛玉放心呢?他全无着落。他只知道不能让黛玉离开,却不知道如何给黛玉一个未来。

还有金钏儿,明明是他们互相调笑,金钏儿挨了王夫人一巴掌后,宝玉可不是央求母亲别打,而是一溜烟跑没影了。跑哪儿去了呢?半路上去偷窥龄官“划蔷”了。

你说说,这宝玉,全不顾金钏儿死活了。过了没多久,金钏儿投了井,宝玉倒是记得她,后来曾经私自出城祭奠,但这未必能得到金钏儿的理解啊。

对晴雯也是,被王夫人逐出荣国府时,宝玉尽管跑去看她,但同样也不曾为她去向老太太、太太求过什么情。

你说说,这宝玉,是不是太没责任感了?

批判是容易的,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咱得明白,这并不是宝玉不愿意有责任感,而是他没能力。

他是贾府的“凤凰儿”,但其实他只有“厮混”的自由,却没有为自己(遑论别人)作主的权力。

当然他年纪还小是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下面这个观念:

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

好一个“无可如何”啊!他喜欢“聚”,享受“聚”,但若真的“散”了,他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带着种虚无感,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苦苦挽留的。这就是宝玉的骨子里的东西吧。所以关键就是“虚无”两字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陈丽君的扮相可能会让人太有“信任感”,会不会在表现宝玉的英俊潇洒的同时,淡化了表现他骨子里的消极虚无?

不过话说回来,陈丽君是个极有艺术塑造力的演员,只要她理解到了这一点,表现肯定没问题。

从我内心里讲,还在期待陈丽君能演一版《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呢。不说绝对吧,基本上肯定能爆!你们期待不期待呢?

(网图侵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